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日本」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未顯示由 7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4 次修訂)
行 1: 行 1:
 
<div style="float:right; text-align:center">
 
<div style="float:right; text-align:center">
 
[http://www.baike.com/wiki/%E6%97%A5%E6%9C%AC%E5%9B%BD%E6%97%97<img src="http://a1.att.hudong.com/67/60/20300542517414139987604822724_s.jpg" width="250" height="300"/><br> 圖片來源互動百科]</div>
 
[http://www.baike.com/wiki/%E6%97%A5%E6%9C%AC%E5%9B%BD%E6%97%97<img src="http://a1.att.hudong.com/67/60/20300542517414139987604822724_s.jpg" width="250" height="300"/><br> 圖片來源互動百科]</div>
'''日本國'''({{jpn|j=日本国|hg=にっぽんこく、にほんこく|rm=Nippon-koku, Nihon-koku|f=y}}),通稱'''日本''',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岛|琉球群島]]和[[伊豆群島|伊豆]]-{{link-ja|小笠原諸島|小笠原諸島|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鄂霍次克海]]、[[日本海]]、[[东海|東海]]等[[陆缘海|緣海]]環抱,西鄰[[朝鲜半岛|朝鮮半島]]及[[俄羅斯遠東地區|俄屬遠東]],東北接[[千島群島]],西南面[[臺灣]]及[[华东地区|大陸東部]]。[[日本人口|人口]]達1.26億,居於[[国家人口列表|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人居住於首都[[東京都|東京]]及周邊數[[都道府縣|縣]]構成的[[首都圈 (日本)|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城市群|都市圈]]<ref name="RLF"/>。[[政體]]施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天皇制|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 (日本)|國會]]、以及[[日本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日本內閣|內閣]]掌管<ref name=cityu/>。
+
'''日本國'''('''英語 Japan''' ), ({{jpn|j=日本国|hg=にっぽんこく、にほんこく|rm=Nippon-koku, Nihon-koku|f=y}}),通稱'''日本''',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岛|琉球群島]]和[[伊豆群島|伊豆]]-{{link-ja|小笠原諸島|小笠原諸島|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鄂霍次克海]]、[[日本海]]、[[东海|東海]]等[[陆缘海|緣海]]環抱,西鄰[[朝鲜半岛|朝鮮半島]]及[[俄羅斯遠東地區|俄屬遠東]],東北接[[千島群島]],西南面[[臺灣]]及[[华东地区|大陸東部]]。[[日本人口|人口]]達1.26億,居於[[国家人口列表|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人居住於首都[[東京都|東京]]及周邊數[[都道府縣|縣]]構成的[[首都圈 (日本)|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城市群|都市圈]]
 
 
<!--歷史-->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建國<ref name=hq/>,在公元4世紀出現[[大和王權|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數個[[幕府 (日本)|幕府]]及[[武家政權|軍事強人政權]]實際統治,期間包括了政治紛亂的[[南北朝時代 (日本)|南北朝]]與[[戰國時代 (日本)|戰國]]時代。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 (日本)|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商埠|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王政复古|收回政治實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施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天皇專權的君主立憲制]],將[[北海道]]正式納為領土;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琉球處分|併吞琉球]],之後將[[臺灣]]、[[朝鮮日治時期|朝鮮]]、[[樺太廳|库页岛]]等地納為[[外地 (大日本帝國)|殖民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的[[大日本帝國|帝國主義]]列强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並於1937年開始對[[中國]]發動[[中国抗日战争|侵略戰爭]],1941年擴大戰場至[[太平洋戰爭|西太平洋]],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但最终於1945年在原子彈轟炸日本本土後[[日本投降|宣布無條件投降]]。敗戰後,日本在[[同盟國軍事佔領日本|盟軍主導下]]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元首|虛位化]]<ref name=cityu/>,同時依據[[日本国宪法|新憲法]]放棄發動戰爭的權利,僅維持防禦性的[[自卫队|武裝力量]]。
 
 
 
<!--國勢-->
 
日本是[[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列表 (国际汇率)|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八大工業國組織|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已開發國家|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日本战后经济奇迹|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制造业|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ref name="tkp"/>,並是世界第4大[[出口贸易|出口]]國和[[進口]]國<ref name="eww"/>。2018年,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四萬零八百[[美元]],[[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國民收入]]則在四萬四千四百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在最高群組行列<ref name=abo/>。
 
  
 
==国名==
 
==国名==
{{main|日本國名}}
 
[[日語]]中「日本」一詞有多種讀法,一般讀作「{{jp|j={{audio|help=no|ja-nippon(日本).ogg|にっぽん}}|rm=Nippon}}」或「{{jp|j={{audio|help=no|ja-nihon(日本).ogg|にほん}}|rm=Nihon}}」<ref>{{cite web|title=日本語は悪魔の言語か:日本の正式な読みは「ニッポン」? |author=小池清治 |url=http://toron.pepper.jp/jp/kodai/kigen/nippon.html |accessdate=2014-03-20 |archiveurl=https://archive.is/20051028052305/http://toron.pepper.jp/jp/kodai/kigen/nippon.html |archivedate=2005-10-28 |deadurl=yes }}</ref>,時至今日,[[日本政府]]並無规定其标准读音,因此两种读法并存<ref name="kokkai171_570">{{cite web | url=http://www.shugiin.go.jp/internet/itdb_shitsumon.nsf/html/shitsumon/b171570.htm | title=衆議院議員岩國哲人君提出日本国号に関する質問に対する答弁書 | publisher=[[日本眾議院|衆議院]] | date=2009-06-30|accessdate=2016-03-18|language=ja}}</ref>。日本國名的意思為“朝阳升起的地方”,在《[[万叶集]]》及《[[源氏物語]]》中都有出現;後來受到[[漢文化]]的影響,此名詞的發音由[[训读]]改為今日的[[音读]]。而由於日本國土地處[[中國]]東面的[[海|海洋]]上,故此[[中文]]使用上又稱其為「[[東瀛]]」或「[[東洋]]」<ref>{{cite web|url=http://www.kpcn.org/zhuanti/swjz/a/a004.htm |title="扶桑"與日本 |author=吴鸿春 |accessdate=2015-03-21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402100646/http://www.kpcn.org/zhuanti/swjz/a/a004.htm |archivedate=2015-04-02}}</ref>,中國古籍亦以「[[扶桑]]」代稱。根據《旧唐書·東夷伝》《新唐書·日本傳》的記載:咸亨元年(670年),日本[[遣唐使|遣使入唐]],使者自言「因近日出,以為名。」 經承認後,『続日本紀』記述西元702年(大宝2年)定名稱為日本。
 
 
== 歷史 ==
 
{{main|日本历史}}
 
 
=== 先史時代 ===
 
{{clarify|reason=後面說日本人類化石有三萬年,請問化石只有三萬年如何可以推論出二十萬年前就有人類?需要進一步來源解釋|date=2018九月|text=日本列島最早在20萬年前出現人類}},已知最早的日本人類化石可追溯到約3萬年前。今日的[[考古學]]證據則表明,古代的日本除了原住民外其他是由[[東南亞]]跟[[東北亞]]遷徙而來的各民族融合演變而成的<ref>{{cite web | url=http://news.163.com/11/0701/00/77RBHPMO00014JB6.html | title=中科院:日本人口从5000年前快速增长 | publisher=中国新闻网 | via=网易 | date=2011-07-01 | accessdate=2013-12-10}}</ref>。大約在公元前一萬年開始,日本進入[[新石器時期]],是為[[繩紋時代]](公元前一萬年至公元前3世紀)和[[彌生時代]](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3世紀)。
 
 
伴隨著從[[東亞]]遷入日本的[[渡來人]],日本在[[彌生時代]]初期出現[[陶器]]、[[鐵器|鐵]]、[[青銅器|銅器]]以及[[稻田|水田]]等文化,逐漸成為一個農業社會<ref>{{cite web|url=http://www.britannica.com/eb/article-23121 |title=The Yayoi period (c.250 BC – c.AD 250) |publisher=[[大英百科全書|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date=2006 |accessdate=2006-12-28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1215033041/http://www.britannica.com/eb/article-23121 |archivedate=2007-12-15 }}</ref>,同時一些如[[奴國]]等的小國也開始與中國發展外交關係<ref name="Hanshu">《[[後漢書]]·卷八十五·東夷傳》</ref>。
 
 
=== 古代 ===
 
在《[[日本書紀]]》中,[[天照大神]]的後裔[[神武天皇]]於[[前660年|公元前660年]][[正月初一|舊曆1月1日]]即位為初代[[天皇]]、並建立日本國・[[倭朝廷]]。現今日本的[[建國紀念之日|建國紀念日]]即依此而定為[[2月11日]]<ref name="hq">{{cite web|url=http://calendar.huanqiu.com/japan_foundation_day |title=日本建國紀念日 环球日历 |publisher=环球网 |accessdate=2014-03-25 |archiveurl=https://archive.is/20140325124740/http://calendar.huanqiu.com/japan_foundation_day |archivedate=2014-03-25 |deadurl=yes }}</ref>。
 
 
日本(倭朝廷)一直透過[[朝鮮半島]]的諸國吸收來自於亞洲大陸的文化。587年,豪族[[蘇我氏]]的頭目[[蘇我馬子]]擊敗[[物部守屋]],又在592年暗殺[[崇峻天皇]]、立女皇[[推古天皇]]為帝,[[聖德太子]]攝政<ref>{{cite web | url=http://miko.org/~uraki/kuon/furu/text/syoki/syoki22.htm | title=日本書紀:卷廿二—推古紀 | accessdate=2015-03-21}}</ref>,日本進入[[飛鳥時代]]。聖徳太子制定官位十二階,并頒布憲法十七条,嘗試建立一個以[[天皇]]為中心的國家。聖徳太子過世後,蘇我氏長期掌權。645年,[[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鐮足]]暗殺[[蘇我入鹿]],掌握政權,是為「[[乙巳之變]]」<ref>{{cite web | url=http://miko.org/~uraki/kuon/furu/text/syoki/syoki24.htm | title=日本書紀:卷廿四—皇極紀 | accessdate=2015-03-21}}</ref>。中大兄皇子擁立[[孝德天皇]]即位,推動[[大化革新]]等改革,仿效中国[[唐朝]]的[[唐朝#政治體制|政治制度]],嘗試建立一個[[令制国|律令制]]的國家。710年,[[元明天皇]]遷都[[平城京]]<ref>{{cite web | url=http://miko.org/~uraki/kuon/furu/text/syokki/syokki05.htm | title=續日本紀:卷第五—元明紀二 | accessdate=2013-12-10}}</ref>,日本進入[[奈良時代]],[[令制国|律令制]]國家也日益成熟。大和政權的版圖在這時也逐漸擴張,征服[[東北地方]]部分地區和[[南九州]]<ref>{{cite web | url=http://www.jlbooks.com.tw/Epaper/upload/StyleS/S38.htm | title=日語精讀教材(上) | publisher=致良出版社 | accessdate=2013-12-10 | author=大森和夫}}</ref>。
 
  
奈良 代後期 ,政 局動蕩 律令制松弛。794年 ,[[ 桓武天皇]] 遷都[[ 平安京]] 在的[[ 京都]] )<ref>{{cite web | url=http://miko.org/~uraki/kuon/furu/text/kouki/kouki03.htm#kou03_02 | title=日本後紀 卷第三 桓武紀三 | accessdate=2014-03-20}}</ref> ,此 後到1192年成立[[ 鎌倉幕府]]的 這段期間是為[[ 平安時代]] [[ 日語假名]] 以及[[ 國風 ]] 在此時代成形。[[ 嵯峨天皇]] 时期的《[[ 新撰姓氏錄]] 》记录居住在京都及畿內的1182个氏族 中「 為163氏 「百濟」為104氏 ,「 高句麗」為41氏 「新羅 為9氏 「任那」為9氏<ref>{{cite web | url=http://miko.org/~uraki/kuon/furu/text/mokuroku/syoujiroku/syoujiroku.htm | title=新撰姓氏錄 しんせんしょうじろく | accessdate=2013-12-10}}</ref>
+
[[日語]]中「日本」一詞有多種讀法, 至今日 [[日本 府]]並無规定其标准读音 因此两种读法并存。日本國名的意思為“朝阳升起的地方” 在《[[ 万叶集]] 》及《[[ 源氏物語]] 》中都有出 ;後來受到[[ 漢文化]] 的影響 ,此 名詞的發音由[[ 训读]] 改為今日 的[[ 音读]]。而由於日本國土地處[[中國]] 東面的[[ 海|海洋]] 上,故此[[ 文]] 使用上又稱其為「[[ 東瀛]] 」或「[[ 東洋]] ,中 國古籍亦以 [[扶桑]] 代稱。根據《旧唐書·東夷伝》《新唐書·日本傳》的記載:咸亨元年(670年) 日本[[遣唐使|遣使入唐]] 使者自言 因近日出 以為名。 經承認後 『続日本紀』記述西元702年 大宝2年 定名稱為日本
  
  平安 時代 末期 ,出現 [[ 東國]] 為勢力范圍 的[[ 源氏]] 和以[[ 西國]] 為勢力範圍 [[平氏]]兩個龐大 武家勢力,1159年,發生[[平治之亂]],源氏實力雖遭遇很 削弱,但 東國仍擁有強大實力 國家內部因為割據有源平二氏及[[ 奧州藤原氏]]等勢力,加上各界不滿架空朝廷的[[太政大臣]][[平清盛]]專橫擅政而內戰頻仍。經過長 的[[源平合戰]], 平氏被趕出京都,將朝廷遷往[[ 福原京]] ,之後於1185 [[ 壇之浦之戰]] 中徹底覆滅<ref>{{cite web |url=http://www.kamakura-burabura.com/rekisiyositunedannourakassen.htm |title=源平合戦 壇ノ浦の戦い ーー平氏滅亡 |accessdate=2008-01-12|language=ja}}</ref>
+
== 先史 時代 ==
 +
{{clarify|reason=後面說日本人類化石有三萬年 請問化石只有三萬年如何可以推論出二十萬年前就有人類?需要進一步來源解釋|date=2018九月|text=日本列島最早在20萬年前 出現 人類}},已知最早的日本人類化石可追溯到約3萬年前。今日的[[ 考古學]] 證據則表明,古代 日本除了原住民外其他是由[[ 東南亞]] [[ 東北亞]] 遷徙而來 各民族融合演變而成 公元前一萬年開始 日本進入[[ 新石器時 期]], 是為[[ 繩紋時代]] (公元前一萬 至公元前3世紀)和[[ 彌生時代]]( 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3世紀 )。
  
=== 幕府時代===
+
伴隨著從[[東亞]]遷入日本的[[渡來人]],日本在[[彌生時代]]初期出現[[陶器]]、[[鐵器|鐵]]、[[青銅器|銅器]]以及[[稻田|水田]]等文化,逐漸成為一個農業社會,同時一些如[[奴國]]等的小國也開始與中國發展外交關係<ref name="Hanshu">《[[後漢書]]·卷八十五·東夷傳》</ref>。
 +
== 幕府時代==
 
1192年,武家首領[[源赖朝]]被封为[[征夷大将军]],建立[[镰仓幕府]],並展開幕府統治,开始日本600多年的[[幕府 (日本)|幕府]]時代。源赖朝過世後,其妻子的娘家[[北條氏]]實力擴大,開始操縱、暗殺或廢立之後的繼位者,幕府大權旁落[[執權]]的北條氏[[得宗]]家之手<ref>{{cite web | url=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content.jsp?rno=1659169  | title=北條氏的專權 | accessdate=2013-12-11}}</ref>。[[承久之亂]]後,北條氏的[[合議制]]執權政治達於全盛。1232年(貞永元年),北條泰時制訂法典《[[御成敗式目]]》(又稱《貞永式目》)<ref>{{cite web |url=http://www.tamagawa.ac.jp/sisetu/kyouken/kamakura/goseibaishikimoku/exp.html |title=御成敗式目の要点 |publisher= |date= | accessdate=2008-01-12|language=ja}}</ref>。該法典最初僅適用於[[武家]]內部,後來適用於全國。1274年(文永十一年)與1281年(弘安四年),[[蒙古帝國|蒙元]]兩次侵日都未能成功,而戰後受貨幣經濟影響,無法恩賞抗元兵,導致[[御家人]]的貧困與御家人制度的解體<ref>{{cite web | url=http://www.ee-techs.com/japan/japan-2c.htm | title=鐮倉幕府的成立 | accessdate=2013-12-09}}</ref>。北條氏實行一族獨裁,加深御家人和非御家人武士的反感,地方武士和農民積極進行反幕活動,幕府由盛轉衰。[[後醍醐天皇]]乘機發動[[正中之變]]與[[元弘之變]],倒幕號召得到各地武士響應。1333年5月[[新田義貞]]攻陷[[鎌倉]],北條氏控制的鎌倉幕府滅亡<ref>{{cite web | url=http://d.hatena.ne.jp/keyword/%BF%B7%C5%C4%B5%C1%C4%E7 | title=新田義貞とは - はてなキーワード | accessdate=2013-12-10}}</ref>。
 
1192年,武家首領[[源赖朝]]被封为[[征夷大将军]],建立[[镰仓幕府]],並展開幕府統治,开始日本600多年的[[幕府 (日本)|幕府]]時代。源赖朝過世後,其妻子的娘家[[北條氏]]實力擴大,開始操縱、暗殺或廢立之後的繼位者,幕府大權旁落[[執權]]的北條氏[[得宗]]家之手<ref>{{cite web | url=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content.jsp?rno=1659169  | title=北條氏的專權 | accessdate=2013-12-11}}</ref>。[[承久之亂]]後,北條氏的[[合議制]]執權政治達於全盛。1232年(貞永元年),北條泰時制訂法典《[[御成敗式目]]》(又稱《貞永式目》)<ref>{{cite web |url=http://www.tamagawa.ac.jp/sisetu/kyouken/kamakura/goseibaishikimoku/exp.html |title=御成敗式目の要点 |publisher= |date= | accessdate=2008-01-12|language=ja}}</ref>。該法典最初僅適用於[[武家]]內部,後來適用於全國。1274年(文永十一年)與1281年(弘安四年),[[蒙古帝國|蒙元]]兩次侵日都未能成功,而戰後受貨幣經濟影響,無法恩賞抗元兵,導致[[御家人]]的貧困與御家人制度的解體<ref>{{cite web | url=http://www.ee-techs.com/japan/japan-2c.htm | title=鐮倉幕府的成立 | accessdate=2013-12-09}}</ref>。北條氏實行一族獨裁,加深御家人和非御家人武士的反感,地方武士和農民積極進行反幕活動,幕府由盛轉衰。[[後醍醐天皇]]乘機發動[[正中之變]]與[[元弘之變]],倒幕號召得到各地武士響應。1333年5月[[新田義貞]]攻陷[[鎌倉]],北條氏控制的鎌倉幕府滅亡<ref>{{cite web | url=http://d.hatena.ne.jp/keyword/%BF%B7%C5%C4%B5%C1%C4%E7 | title=新田義貞とは - はてなキーワード | accessdate=2013-12-10}}</ref>。
  
 
 後醍醐天皇掌握大權以後,并沒有滿足武士階層的期望。大軍閥[[足利尊氏]]成為所有武士的代表,于1336年攻陷京都,扶持[[兩統迭立]]中的[[持明院統]][[光明天皇]]即位。[[大覺寺統]]的後醍醐天皇把持著[[日本皇室]]的[[三神器]]逃到[[吉野]]山中,堅持自己才是正統<ref>{{cite web | url=http://www9.wind.ne.jp/fujin/rekisi/nanboku/godaigo.htm | title=後醍醐天皇 | accessdate=2013-12-09}}</ref>,足利尊氏則在京都建立[[室町幕府]],于是出現京都(北朝)和吉野(南朝)兩個對立的朝廷。[[南北朝 (日本)|南北朝]]的征戰持續將近60年,1392年,足利義滿逼南朝的[[後龜山天皇]]讓位,由室町幕府擁立的北朝[[後小松天皇]]成為天皇,也終止長達57年的南北朝時期<ref>{{cite web|url=http://www.cc.matsuyama-u.ac.jp/~tamura/mannbokutyou.htm |title=南北朝(期) |accessdate=2008-01-12 |language=ja |archiveurl=https://archive.is/20070205150109/http://www.cc.matsuyama-u.ac.jp/~tamura/mannbokutyou.htm |archivedate=2007-02-05 |deadurl=yes }}</ref>。1401年,[[室町幕府]]第三任[[征夷大將軍|將軍]][[足利義滿]]為了经济利益和抗衡天皇而向[[明朝]]朝貢,明廷遂封其為「[[日本國王]]」,但幕府於7年後與明朝斷交<ref>{{cite web|url=http://qk.cass.cn/rbxk/qkml/2007year/1/200911/P020140416544758520115.pdf|title=中日邦交史值得研究|publisher=中国社会科学院|accessdate=2015-03-21}}{{dead link|date=2018年3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
 
 後醍醐天皇掌握大權以後,并沒有滿足武士階層的期望。大軍閥[[足利尊氏]]成為所有武士的代表,于1336年攻陷京都,扶持[[兩統迭立]]中的[[持明院統]][[光明天皇]]即位。[[大覺寺統]]的後醍醐天皇把持著[[日本皇室]]的[[三神器]]逃到[[吉野]]山中,堅持自己才是正統<ref>{{cite web | url=http://www9.wind.ne.jp/fujin/rekisi/nanboku/godaigo.htm | title=後醍醐天皇 | accessdate=2013-12-09}}</ref>,足利尊氏則在京都建立[[室町幕府]],于是出現京都(北朝)和吉野(南朝)兩個對立的朝廷。[[南北朝 (日本)|南北朝]]的征戰持續將近60年,1392年,足利義滿逼南朝的[[後龜山天皇]]讓位,由室町幕府擁立的北朝[[後小松天皇]]成為天皇,也終止長達57年的南北朝時期<ref>{{cite web|url=http://www.cc.matsuyama-u.ac.jp/~tamura/mannbokutyou.htm |title=南北朝(期) |accessdate=2008-01-12 |language=ja |archiveurl=https://archive.is/20070205150109/http://www.cc.matsuyama-u.ac.jp/~tamura/mannbokutyou.htm |archivedate=2007-02-05 |deadurl=yes }}</ref>。1401年,[[室町幕府]]第三任[[征夷大將軍|將軍]][[足利義滿]]為了经济利益和抗衡天皇而向[[明朝]]朝貢,明廷遂封其為「[[日本國王]]」,但幕府於7年後與明朝斷交<ref>{{cite web|url=http://qk.cass.cn/rbxk/qkml/2007year/1/200911/P020140416544758520115.pdf|title=中日邦交史值得研究|publisher=中国社会科学院|accessdate=2015-03-21}}{{dead link|date=2018年3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
 +
== 產業結構 ==
 +
== 第一產業 ==
 +
日本的农业实行小型[[机械化]],单位耕地产量世界第一<ref>{{cite web|url=http://www.mybulesea.com/japan.html |title=Why Start A Business In Japan? |publisher=The Prysm group |archiveurl=https://archive.is/20130829075708/http://www.mybulesea.com/japan.html |archivedate=2013-08-29 |accessdate=2013-12-10 |deadurl=yes }}</ref>。日本的[[稻米]]主要在日本海沿岸地區和東北地方生產<ref>{{Cite web|url=http://www.okomehp.net/grow/grow007|title=お米の産地 ― 日本で美味しいお米ができる理由|publisher=お米とごはんの基礎知識|accessdate=2012-02-04}}</ref>,自给有余<ref>{{cite web | url=http://www.skillclear.co.uk/japan/default.asp | title=Japan Immigration Services - About Japan | publisher= SkillClear| accessdate=2013-12-10}}</ref>,而在[[越光米]]、[[富士蘋果]]等農產品均聞名於世界。日本政府的農業政策除了會確保國內糧食穩定供應外,也推動農業現代化、農民收入穩定<ref>{{Cite web|url=http://www.people.com.cn/GB/guoji/1031/2489176.html|title=〈日本保護農業的現狀與未來〉|publisher=《人民日報》|accessdate=2004-05-11}}</ref>。日本是世界上第二大渔业资源生产国,[[捕鱼]]技术和捕鱼量居世界前列。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以上,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ref name="jtan"/>,但是由於林业主要著重於保護生态环境,因此工業上使用的[[木材]]基本使用进口资源,是世界上进口木材最多的国家<ref name="jtan">{{cite web | url=http://www.jatan.org/eng/japan-e.html | title=Japan's Timber Trade and Forestry | publisher={{lang|ja|熱帯林行動ネットワークJATAN}} |accessdate=2013-12-10}}</ref>。此外,日本还是世界上[[填海]]造陆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約有0.5%的國土面積來自填海<ref>{{cite web | url=http://japanpropertycentral.com/real-estate-faq/reclaimed-land-in-japan/ | title=Reclaimed Land in Japan | publisher=Japan Property Central |accessdate=2013-12-10}}</ref>。
  
[[室町幕府]]末期(1467年)發生[[應仁之亂]],標誌著 日本 進入長達148年 的[[ 战国时代 (日本)|戰國時代]]<ref>{{cite book |first=George|last=Sansom |year=1961 |title=A History of Japan: 1334–1615 |publisher=[[史丹福大學出版社|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pages=42, 217 | isbn=0-8047-0525-9}}</ref> 。1573年 ,[[ 大名 (稱謂)|大名]][[ 織田信長]] ,亦是當時最強悍的諸侯,攻下室町幕府所在地[[ 二條御所]], [[ 足利義昭]]流放到[[河內國]], 室町幕府滅亡, 日本 進入[[安土桃山時代]](1573年至1603年)。1582年 織田信長 家臣[[明智光秀]][[本能寺之变|發動兵變]] 而被 <ref>{{cite web | url=http://news.sina.com.tw/books/history/barticle/9414.html | title=本 能寺之變 | publisher= 遠流出版公司 | accessdate=2013-12-09 | author=林明德}}</ref> 。信長重臣[[羽柴秀吉]]繼承其勢力 繼續進行統一 日本 的戰爭。1586年,秀吉受賜姓豐臣氏並就任[[太政 臣]]與[[關白]]的官職,並於1590年击败[[北條氏]]統一全日本,隔年秀吉將關白一職讓與過繼來的養子[[豐臣秀次]],自稱[[太閤]],以世襲的方式宣示[[豐臣政權]]的穩定<ref>{{cite web | url=http://www7a.biglobe.ne.jp/echigoya/jin/HashibaHideyoshi.html | title= 羽柴秀吉(はしば・ひでよし) 1536~1598 | accessdate=2013-12-09}}</ref>。 秀吉統率 部分 大名諸侯,自1592年起發動[[ 萬曆朝鮮之役|文祿・慶長之役]], 攻打[[朝鲜王朝|朝鮮]]<ref>{{cite web | url=http://www.h4.dion.ne.jp/~kosak/korea.htm | title= 文禄・慶長の役 | accessdate=2013-12-10|language=ja}}</ref> 。1593年6月, 日本 因海戰失利,無法補給,加上朝鮮[[瘟疫]]流行,為保朝鮮南部四道 戰果 遂派使節隨同明使沈惟敬到[[ 北京]] ,其間談判使者[[ 石星]]、[[沈惟敬]]與[[小西行長]]合謀欺瞞矇混中日雙方,使得明朝在冊封秀吉為[[日本 ]] 時態度輕慢。9月,明朝賜封的使者抵達日本,[[豐臣秀吉]]因朝鮮王子不前來答謝而頓感大怒,拒絕受封,下令驅逐明朝使節,並將小西行長治罪,再次發兵攻打朝鮮<ref>{{cite book | title= 日本史話—近古篇 | pages=108 | isbn=9570829281 }}</ref> 。1598年7月,豐臣秀吉在[[伏見城]]過世,日方於當年逐漸撤出朝鮮結束戰爭
+
==第二產業 ==
 +
日本的 主要工业範圍包括钢铁、汽车、造船、电子电器、化工、[[ 纺织]] 和食品加工等<ref>{{cite web | url=http://www.economywatch.com/world_economy/japan/industry-sector-industries.html | title=Japan Industry Sectors | publisher=Economy Watch | date=2013-06-04 | accessdate=2013-12-10}}</ref>, 當中[[ 汽车工业]] 佔日本制造业總产值16%,其产业链延伸到[[ 制造]] [[ 销售]] 、维修保养、材料等广阔领域 与汽车工业相关的从业人员也佔了全国[[ 就业]] 人数的10% 日本 国民提供了巨大就业机会 ,因而被 稱為日本的「支柱产业」<ref>{{cite web | url=http://www.dss.gov.cn/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248103 | title= 汽车工业概况 |publisher= 决策支持网| accessdate=2014-03-02}}</ref>, 也使 日本 成為全球第二 汽車出口國<ref>{{cite web|title=World Motor Vehicle Production by Country|url=http://oica.net/wp-content/uploads/worldprod_country.PDF|publisher=OICA|accessdate=2011-01-16}}</ref>。 此外,日本是世界最 大的[[ 碳纖維]] 生產國 全球70%以上碳纖維產量均源自日本公司<ref>{{cite web | url=http://web-japan.org/trends/11_sci-tech/sci120329_2.html | title=CARBON FIBERS - A Dream Material Developed over 40 Years by Japanese Companies | accessdate=2013-12-10}}</ref> 日本的 核发电量居世界第三位 僅次於[[ 美國]]和[[ 國]]<ref name=stats>{{cite web|url=http://www.iaea.org/PRIS/WorldStatistics/NuclearShareofElectricityGeneration.aspx|title=Nuclear Share of Electricity Generation in 2011|accessdate=2013-04-14|date=2013-04-13|publisher=IAEA}}</ref>。
  
1600年,封地 在[[ 关东地方| 關東]] 地方的大名[[ 德川家康]] 取得[[ 關原之戰]] 的勝利<ref>{{cite web |url=http://www.cam.hi-ho.ne.jp/y-t-ueno/newpage11.htm |title=関ヶ原の戦いとは | accessdate=2008-01-12|language=ja}}</ref>,基本上獲得全國軍 政上的優勢。1603年,家康被任命為征夷大將軍,開創[[ 江戶幕府]]<ref>{{cite book|last=Turnbull|first=Stephen|title=Toyotomi Hideyoshi|year=2010|publisher=[[ 魚鷹出版|Osprey Publishing]]|isbn=978-1-84603-960-7|page=61}}</ref>。1615年,德川家康在[[ 大坂之役]] 中完全消滅[[ 豐臣氏]] 的勢力 實現了日本 統一 江戶幕府也成為 日本 實際上 統治者。江戶幕府實行日本獨特的封建體制「{{link-ja|幕藩制|幕藩体制}}」 將社會分為[[ 四民|士農工商]] 四個階級及穢多、非人等[[ 賤民]] ,基本上階級間的流動受到限制。在幕藩制之下,各藩领国在經濟上依賴中央政府的市場進行交易,幕府凭借经济上优势确保其统治权;但隨著後期商品經濟的高度發展,藩际贸易大大减少各领国对中央的依附性,各藩表现出明显的独立倾向,瓦解了幕藩体制的政治基础<ref>{{cite web|url=http://www.2vi.org/s/shijieshi/LS20070000K5/LS20070000K5124.html |title= 《北方论丛》(哈尔滨)2007年5期第104~109页:日本江户时代的幕藩体制与商品经济 |publisher=[[ 哈尔滨师范大学]] |author= 左学德/王晓燕 |accessdate=2013-12-09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009235738/http://www.2vi.org/s/shijieshi/LS20070000K5/LS20070000K5124.html |archivedate=2013-10-09 }}</ref>。
+
日本的电子机械市場 基本上是由[[ 日立製作所| 日立]]、[[松下]] [[ 索尼]] [[ 东芝]]、[[NEC]]、[[ 富士通]] [[ 三菱电机]] [[ 夏普]] [[ 三洋电机]] 等九大製造商瓜分 以电子电器产业和汽车工业为代表 制造业高速发展。[[汽车]]工业方面 ,日本 汽车 生产量位全球第三 僅次於[[ 美国]] [[ 中国]]<ref>{{cite web | url=http://oica.net/category/production-statistics/ | title=OICA » Production Statistics - 2012 Production Statistics | publisher=[[ 世界汽車工業國際協會|Organis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Constructeurs d'Automobiles]] | date=2012 | accessdate=2013-12-10}}</ref>,以[[豐田汽車| 丰田]] [[ 马自达]] [[ 本田技研工业|本田]]、[[ 产]]等公司的产品畅销全球 由于电子机械包括了洗衣机、电冰箱、灯光设备以及个人电脑等多個範疇,总生产额超过了 日本 整个机械工业的10% 因此 被視為汽车工业以外的第二個支柱产业。<ref>{{cite web|url=http://cn.j-cast.com/2004/11/01000401.html |title= 瞭望日本 : 电子机械工业 |publisher=J-CAST |date=2004-11-01 |accessdate=2014-03-15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314205134/http://cn.j-cast.com/2004/11/01000401.html |archivedate=2014-03-14 |deadurl=yes }}</ref>
1543年,一艘[[葡萄牙]] 船漂流到[[ 鹿兒島灣|鹿兒島]] [[ 種子島]]<ref>{{cite web | url=http://www.zipangguide.net/travel/sight/kagoshima/index.html | title=鹿兒島介紹 | publisher= 本見聞錄| accessdate=2013-12-09}}</ref> 日本 正值[[战国时代 (日本)|戰國]]紛擾 葡萄牙人將歐式火槍傳入日本,[[基督教]] 在這時進入日本<ref>{{cite book | title= 日本文化史: 日本文化的光与影 |publisher= 語橋文化 |author= 楊永良 |year=1999 |pages=190-191 | isbn=9789579821636}}</ref>。然而,傳教活動與[[南蠻貿易| 發達的貿易]]逐漸威脅到江戶幕府的統治,於是幕府在1641年把[[荷蘭]]商館遷移到長崎的[[出島]],奉行保护主義([[日本鎖國| 鎖國]])<ref name="ETM207">{{cite book |title=[[江戶東京博物館]]展覽目錄 |pages=207}}</ref>,這段期間日本只容许荷蘭和中國的商人來日貿易。在奉行保护主義的200多年間,荷蘭商人通過與日經商傳入[[蘭學]],[[蘭學]]因而在日本生根發芽<ref>{{cite web |url=http://data.book.hexun.com.tw/chapter-6364-1-6.shtml | title=脫亞入歐:日本的弒父情結(1)|author=陳斌 |publisher=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accessdate=2013-12-13}}</ref><ref>{{cite web | url=http://www.sanada.net.cn/shiliao/shiliao_01.htm |title=兰学的归去来兮辞 |author=江户川乱舞|accessdate=2013-12-13}}</ref>。1854年[[美國]]海軍准將[[馬休·佩里]]率領[[黑船|黑船艦隊]]駛抵[[江戶]]附近的[[浦賀]],迫使日本開港通商,才一改日本的貿易保护主義作風<ref>{{cite web |url=http://wwwi.netwave.or.jp/~mot-take/jhistd/jhist2_3_1.htm |title=黒船来航-幕府の混乱  |author=武田元介 |accessdate=2008-01-12|language=ja}}</ref><ref>{{cite web | url=http://opinion.dwnews.com/news/2013-12-09/59355198-all.html |title=榜样日本 | publisher=[[多維新聞網]]|date=2013-12-09 |accessdate=2013-12-13}}</ref>。[[幕末|江戶幕府末年]]暴動頻繁,幕藩體制搖搖欲墜,在西南四藩([[薩摩藩|薩摩]]、[[长州藩|長州]]、[[土佐藩|土佐]]、[[肥前]])為主的維新志士帶領下,一場全國性的[[倒幕运动|倒幕尊皇]]運動正式開展<ref>{{cite web|url=http://bookstrg.com/shtml/Reading/jing/065.htm |title=「倒幕」運動與明治維新 |publisher=策略出版 |archiveurl=https://archive.is/20130828165740/http://bookstrg.com/shtml/Reading/jing/065.htm |archivedate=2013-08-28 |accessdate=2013-12-10 |deadurl=yes }}</ref>。
 
 
 
=== 帝国時代===
 
1867年末代江戶幕府將軍[[德川慶喜]]迫於情勢主動[[大政奉還]],以[[明治天皇]]為首的新政府[[王政復古|正式成立]]<ref>{{cite web | url=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content.jsp?rno=1659187 |title=大政奉還與王政復古 |publisher=[[中華民國教育部]]| accessdate=2013-12-09}}</ref>,[[江戶時代]]結束。1889年,新政府頒布了《[[大日本帝國憲法]]》(又稱《明治憲法》),1890年舉行了第一次[[帝國議會 (日本)|帝國議會]]<ref>{{cite web|url=http://www.lib.ncku.edu.tw/www2008/news/news_show_ch_news.php?news_id=2857 |title=新增:日本帝國議會議事速記錄-臺灣檔 |publisher=[[國立成功大學]] |date=2013-12-18 |accessdate=2014-03-14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314174431/http://www.lib.ncku.edu.tw/www2008/news/news_show_ch_news.php?news_id=2857 |archivedate=2014-03-14 }}</ref>。在整頓內政的同時,日本也積極對外擴張版圖。1867年開始的[[明治维新]]對日本进行了多项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地方政治上[[廢藩置縣]],廢除[[大名 (稱謂)|大名]]制度<ref>{{cite book |author=袁昌堯,張國仁 |year=1996 |title=日本简史 |publisher=書林出版有限公司|pages=33 |isbn=9789575865993}}</ref>。然而大量[[士族 (日本)|士族]]在明治維新的過程中失業,造成極大社會問題<ref>{{cite book |author=小島慶三 |year=1996 |title=《戊辰戦争から西南戦争へ》 |publisher=中央公論新社|pages=186-191 | isbn=4-12-101316-6|language=ja}}</ref>,並引發1877年的[[西南戰爭]]<ref>{{cite web |url=http://big5.huaxia.com/thjq/jsgoucheng/2008/06/1010934_3.html |title=日本最後的內戰:日本武士覆滅的西南戰爭 | publisher=華夏經緯網 |date=2008-06-26 |accessdate=2014-01-22}}</ref>。為安撫[[武士 (日本)|士族]]情緒,遂有出兵臺灣之議<ref>{{cite book |author=林明德 |year=1986 |title=日本史 |publisher=三民書局|pages=248 | isbn=957-14-0710-0}}</ref><ref>{{cite book |author=Donard King,著、角地幸男譯 |year=2001 |title=《明治天皇(上)》 |publisher=新潮社|pages=431-447 | isbn=4-10-331704-3}}</ref>。1871年10月,一艘[[琉球國]]船隻於[[颱風]]後漂流至[[臺灣]]東南部<ref name="征臺記事p.26">{{cite book |author=Edward H. House (譯/陳政三) |year=2003 |title=征臺記事‧武士刀下的牡丹花 |publisher=原民文化事業有限公司|pages=26-30 | isbn=957-8491-95-6}}</ref>,其中54名登島乘客被原住民[[出草]]殺害,史稱[[八瑤灣事件]]<ref name="真相">{{cite book |author=林呈蓉 |year=2006 |title=牡丹社事件的真相 |publisher=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957-0463-76-7}}</ref>。由於當時琉球國同時向[[清朝]]和日本朝貢,而清廷表示將事件交由日本處理<ref group="註">日本在1872年3月派遣外務卿[[副島種臣]]前往中國,詢問清朝為何不懲辦臺番,清朝[[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總理衙門]]大臣吏部尚書[[毛昶熙]]及戶部尚書[[董恂]]當時以「生番」(不順服清廷的臺灣原住民)不服王化為理由推搪。<br>原文:「副島:「生番害人,貴國置之不理,我國有必要問罪島人,因與貴國盟好,特先來奉告。」毛、董:「生番係我化外之民,問罪與否,聽憑貴國辦理。」」</ref>,日本因而在1874年5月攻打臺灣南部[[排灣族]]部落,是為「[[牡丹社事件]]」<ref>{{cite web |url= http://distance.shu.edu.tw/taiwan/ch16/ch16_sec02.htm |title= 牡丹社事件|publisher=[[世新大學]]|accessdate=2014-03-14}}</ref>。在駐华英國公使調停下,中日兩國簽訂《[[北京專約]]》,後來日本政府將條文中的「[[琉球族|琉球人]]」詮釋為「日本國屬民」,因而在1879年以此为由[[琉球處分|吞并]]了琉球,琉球王国灭亡<ref name="琉球王國的滅亡 (三)">{{cite web |url= http://paper.udn.com/udnpaper/PII0002/112357/web/#02 |title= 琉球王國的滅亡 (三)|publisher=歷史月刊|author=赤嶺守|accessdate=2014-03-14}}</ref>。1894年,[[李氏朝鮮|朝鮮]]發生[[東學黨起義]],中日按《[[中日天津会议专条|天津條約]]》同時出兵朝鮮半島,起义平息后日本要求继续驻兵被拒,其後扣留[[朝鮮高宗|高宗李熙]],命[[大院君]][[李昰应]]主国事,後日本稱發現李昰应曾要求[[東學黨]]與清軍一起驅逐日軍<ref>{{cite book| title=東学党事件ニ付会審ノ顛末具報 (明治28年9月20日の別紙第二号) | year=1895}}</ref>,於是不宣而战,突襲駐守於朝鮮的大清海軍。隨後於1894年8月1日,中日兩國互相宣戰,[[甲午戰爭]]正式爆發<ref>{{cite web | url=http://www.21ccom.net/lsjd/ssjt/2012/0801/64881.html | title=1894年8月1日清朝和日本政府互相向对方宣战 |date=2012-08-01| accessdate=2014-01-23|publisher=[[共识网]]|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5011746/http://www.21ccom.net/lsjd/ssjt/2012/0801/64881.html|archivedate=2016-03-05|deadurl=yes}}</ref>。1895年2月,清軍潰敗,清廷被迫派李鴻章代表清廷向日本求和,並以戰敗國身份在日本威逼下签订了條件苛刻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日本在此條約中獲得了[[臺灣]]和[[澎湖群島]]以及二[[億]]兩白银的巨額賠款<ref>{{cite web | url=http://www.millionbook.net/lsxs/d/dingzhongjiang/byjf/008.htm | title=北洋軍閥史話:六、甲午戰爭与馬關和約 |author=丁中江| accessdate=2014-01-23}}</ref>。
 
 
 
1900年,[[俄罗斯帝国|俄国]]趁[[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单独出兵佔據[[中国东北地区|中国東北]],但各国与清廷议和后俄国拒不撤兵,遂与日本交恶,最終在1904年爆發[[日俄戰爭]],日本獲勝,取得[[庫頁島]](日本称樺太)北緯50度以南的部分<ref>{{cite web|url=http://news.qq.com/zt2011/zxzg/1904.htm |title=1904年度事件:日俄战争 | publisher=騰訊| accessdate=2014-01-22}}</ref>。1910年與[[大韓帝國]]簽訂了《[[日韓合併條約]]》,令朝鮮半島[[日韓合併|合併成為日本的一部分]]<ref>{{cite web |url= http://www.japantimes.co.jp/opinion/2010/08/29/editorials/the-annexation-of-korea/#.VuwDt8fWXJw |title=The annexation of Korea | publisher = The Japan Times | date = 2012-08-29 | accessdate=2016-03-18}}</ref>。
 
 
 
日本於1910年併[[大韓帝國]]入版圖,是為[[日韓合併]];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投向[[協約國]],向[[同盟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國]]宣戰,以獲得德國在中國山東半島的殖民地。<ref>{{cite web|url=http://www.takungpao.com.hk/mainland/content/2012-07/24/content_813093_3.htm |title=中國向東 日本向西 |publisher=陽光 總第128期 |via=大公網 |date=2012-07-24 |accessdate=2014-01-23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427025401/http://www.takungpao.com.hk/mainland/content/2012-07/24/content_813093_3.htm |archivedate=2014-04-27 }}</ref>1914年9月,日本向[[德意志帝國|德國]]宣战,發動[[青島戰役]],11月攻佔[[青島]]<ref>{{cite web | url=http://cul.shangdu.com/today/20130823/425_5832488.shtml | title=历史上的8月23日:日本向德国宣战 | publisher=商都网 | accessdate=2013-12-09 | deadurl=yes |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212131115/http://cul.shangdu.com/today/20130823/425_5832488.shtml | archivedate=2013-12-12 }}</ref>。[[第一次世界大戰]]使日本富強,日本進入短暫的「[[大正民主]]」時期。1918年,米價急漲,日本農村爆發[[1918年米骚动|米騒動]]事件,並演變成武裝衝突,参与者逾二百萬人;事後警方逮捕超過二萬五千人,其中八千二百人被判各項刑罰:轻则罚款,重则處死<ref>{{cite book | title=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Japan 1868–1941 | publisher=[[劍橋大學出版社|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author=W. J. Macpherson | year=1995 | isbn=978-0521557924}}</ref>;此事亦使[[寺內正毅|寺內內閣]]下台。由於當時[[內地 (大日本帝國)|日本內地]]的大米供不應求,因而增加生產朝鮮和臺灣的大米,並进口更多的[[外地 (大日本帝國)|外地]]([[屬地]])大米至內地,以解內地缺米之憂;朝鲜和臺湾对内供米减少,朝鲜农民祇能从滿洲进口杂粮充饥<ref>{{cite journal|author=許介鱗|title=日本殖民統治台灣與朝鮮的比較(二)|journal=海峡评论|year=2006|issue=182|url=http://www.haixiainfo.com.tw/182-954.html|accessdate=2014-01-22|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201220843/http://www.haixiainfo.com.tw/182-954.html|archivedate=2014-02-01}}</ref>。翌年,[[臺灣總督府]]宣布,開始[[臺灣日治時期]]極重要的水利工程——[[嘉南大圳]]<ref>{{cite web |url=http://wcis.pcc.gov.tw/files/15-1004-1886,c121-1.php |title=嘉南大圳 |publisher=中華民國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accessdate=2014-01-22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427030857/http://wcis.pcc.gov.tw/files/15-1004-1886,c121-1.php |archivedate=2014-04-27 }}</ref>,並於1930年竣工<ref name="multiple">台灣的古圳道 王萬邦/著 ISBN 978-957-28561-0-9 2003年4月出版</ref>。1923年9月,日本[[關東大地震]]<ref>{{cite web |url= http://www.tanken.com/sinsai.html |title=関東大震災の惨状  |publisher ={{lang|ja|探検コム}} | accessdate=2008-01-12|language=ja}}</ref>,死亡人數達十三萬人,日本經濟遭遇重創;1927年4月,由于日本政府救濟[[臺灣銀行]]失敗,陷全國金融於險地,史稱「[[昭和金融恐慌]]」<ref>{{cite web | url=http://news.sina.com.tw/books/history/barticle/9504-4.html | title=昭和初期金融恐慌的台銀危機(之三)台灣總督府在1927年昭和金融恐慌期的應對 |publisher=遠流出版 | via=新浪新聞 | accessdate=2014-03-14 | author=黃紹恆}}</ref>;1930年,世界經濟陷入嚴重[[經濟衰退|衰退]],日本未能倖免。在此期間,[[濱口雄幸|濱口]]、[[犬養毅|犬養]]和[[岡田啟介|岡田]]內閣為挽救經濟,主張削減軍費,使軍部和右翼組織不滿,三人亦先後被暗殺<ref>{{cite web | url=http://www.simplyarticle.com/article/63591498004/ | title=辛亥百年祭——中國人完全不了解的近代史(五)|publisher=中華網 | accessdate=2015-06-11}}</ref>。
 
 
 
1931年,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入侵中國東北,扶植[[傀儡國家]][[满洲国]];再於1932年,在上海發動[[一·二八事變]]。1936年2月26日,發生了[[二二六事件]]<ref>{{cite web |url= http://www.tanken.com/226.html |title=写真で見る二・二六事件、証言で綴る226事件 |author= | publisher = {{lang|ja|探検コム}}| accessdate=2014-03-22|language=ja}}</ref>,[[廣田弘毅]]組閣、[[東條英機]]為軍部當權派閥領袖,建立以[[天皇]]及軍部[[統制派]]為本的[[日本法西斯主義|法西斯]]體制<ref>{{cite web |url=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5-06/08/content_3057728.htm | title=甲級戰犯中被絞死的惟一文官:廣田弘毅|publisher=中國青年報|via=新華網 | date=2005-06-08 | accessdate=2013-12-09}}</ref>。1937年7月7日,日軍策動[[盧溝橋事變]],正式入侵中國,引發[[中国抗日战争|第二次中日戰爭]]。戰時[[日本皇軍|日軍]]佔領華東平原,包括首都[[南京]],並試圖以[[南京大屠殺]]逼中國軍民屈服<ref>{{cite web |url=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7-04/24/content_6022978.htm |title=日本政府承认南京大屠杀事件中有杀害非战斗人员行为 |publisher=新華網| accessdate=2015-03-21}}</ref>,估計被殺人數約三十萬人<ref>{{cite web|url=http://jds.cass.cn/UploadFiles/2010/11/201011041014223781.pdf |title=论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认定的历史演变 |publisher=江海学刊 |author=孙宅巍 |year=2001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322091900/http://jds.cass.cn/UploadFiles/2010/11/201011041014223781.pdf |archivedate=2014-03-22 }}</ref><ref group="註">數字有爭議,詳見[[關於南京大屠殺的爭論]]以及[[南京大屠杀的死亡人数]]。</ref>,[[蔣中正]]率領的[[國民革命軍]]祇能退守中國西南一帶<ref>{{cite web | url=http://www.bookzone.com.tw/event/gb299/page032.asp |title=中國命運‧關鍵十年 - 美國與國共談判真相(1937~1947) | publisher=天下文化 |date=2010-07-07 |accessdate=2014-03-25}}</ref>。但其後戰情僵持不下,令日軍陷入[[消耗戰]];曠日持久,消耗日軍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ref>{{cite web | url=http://hk.crntt.com/doc/1010/0/5/6/101005686.html |title=險象環生的日本二戰投降內幕:主戰派爆兵變|publisher=中國評論新聞網|date=2009-06-26 |accessdate=2013-12-09}}</ref>,加上歐美對日本[[禁運]],[[石油]]和[[鋼鐵]]等,不得運往日本。因此军方孤注一擲,發動「[[大東亞戰爭]]」,向南亚继续扩张,史稱[[太平洋戰爭]]<ref>{{cite web | url=http://war.163.com/07/0205/14/36ISOCQI00011232.html |title=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真正原因 |publisher=世界博览 |via = 网易| date=2005-06 | accessdate=2014-03-25}}</ref>。
 
 
 
1941年12月,日軍偷襲[[夏威夷]]的美军基地[[珍珠港事件|珍珠港]],並正式向[[美國]]、[[英國]]和[[荷蘭]]宣戰,同時開始進軍[[东南亚]]等太平洋地區。日軍起初連戰皆捷,然而[[大日本帝國海軍]]在[[中途島戰役]]大敗,成為太平洋戰爭的轉捩點<ref>{{cite web | url=http://big5.huaxia.com/zt/js/15-005/4361400.html | title= 中途島戰役 |publisher=華夏網 | date=2015-04-16 | accessdate=2015-06-11}}</ref>。1938年以来,日军以「[[扫荡]]」、「[[三光作战]]」,试图稳定中國的日佔區,但仍无法扭转整体局势。戰爭後期,美國海軍陸戰隊接連攻下[[硫磺島]]和[[沖繩島]],美軍[[B-29轟炸機]]隨即密集轰炸日本本土,許多城市遇襲,市民傷亡慘重、工業設施盡毀,並重創日本的飛機工廠和機場<ref>{{cite web | url=http://wenhui.news365.com.cn/xsz/201307/t20130710_1310055.html | title=1945,攻佔沖繩島 | date=2013-07-10 | accessdate=2013-12-09}}{{Dead link|date=July 2016}}</ref>。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军依次在[[廣島市]]和[[长崎市]]投下两枚[[原子弹]];同時[[苏联]]亦於8月8日對日本宣戰,[[八月風暴行動|佔領日屬滿洲]]。8月15日,[[昭和天皇]]以[[玉音放送|電台廣播宣佈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簽署[[降伏文書]],接受[[波茨坦宣言]],並將領土範圍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以及其他指定島嶼,约占1920年日本国土面积的54%<ref>{{cite web | url=http://www.ndl.go.jp/constitution/e/etc/c06.html | title=Potsdam Declaration|Birth of the Constitution of Japan | accessdate=2013-12-11}}</ref>。[[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結束<ref>{{cite web |url=http://library.educationworld.net/txt15/surrend1.html |title=Japanese Instrument of Surrender |publisher=educationworld.net |accessdate=2006-12-28}}</ref>。
 
 
 
=== 二戰以後 ===
 
從1945年9月2日戰敗到1952年4月28日《[[舊金山和約]]》生效期間,日本被[[同盟國軍事佔領日本|盟軍軍事佔領]],由美軍為首的[[同盟國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駐日盟軍司令部]](GHQ)統治,實行財閥解體政策,對壟斷資本進行大規模重組;日本除了失去所有屬地,也暫時被迫移交[[小笠原諸島]]與[[美國統治琉球時期|琉球]](原[[沖繩縣]])予美國[[軍事政府|軍政管理]]。1950年,[[韓戰]]爆发,美国对日本的政策開始改變,包括单方面和日本議和並放弃戰勝國对日索赔的權利<ref name="ft">{{cite book|author=崔新京, 李坚, 张志坤|title=日本法西斯思想探源|year=2006|publishe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isbn=9787802303065}}</ref><ref>{{cite book|author=苏智良, 荣维木, 陈丽菲|title=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和赔偿问题|year=2005|publisher=商务印书馆|isbn=9787100046596}}</ref>,允许日本設置[[自卫队]]<ref name="zbg">{{cite book|author=鄭保國|title=美國霸權探析|year=2009|publisher=秀威出版|isbn=9789862212943}}</ref>,同时向日本订购大量军火及军需产品,帶動日本戰後军工产业的發展<ref name="jc">{{cite book|author=James Cotton, Ian Neary|title=The Korean War in History|year=1989|publisher={{link-en|曼徹斯特大學出版|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isbn=9780719029844}}</ref><ref>{{cite web|author=鲁思平, 马平|title=朝鲜战争的美军“特需”使日本经济起死回生|url=http://old.globalview.cn/ReadNews.asp?NewsID=8029|accessdate=2015-03-21}}</ref>。美国亦在经济、政治方面對日本提供援助,使其成為[[第一島鏈]]的一部分,遏制共产主义<ref>{{cite book|author=袁昌堯, 張國仁|title=日本简史|year=1996|publisher=書林出版有限公司|isbn=9789575865993}}</ref><ref>{{cite book|author=陈峰君, 王传剑|title=亚太大国与朝鲜半岛|year=2002|publisher=北京大学出版社|isbn=9787301056554}}</ref>,由此而生的「特需繁榮」讓日本經濟進入[[日本戰後經濟奇蹟|高速發展期]],並在隨後十年分別出現[[神武景氣]]、[[岩戶景氣]]等多次經濟發展高潮。1956年12月18日,日本加入[[聯合國]]<ref>{{cite web |url=http://www.mofa.go.jp/mofaj/gaiko/jp_un/un_jp50.html |title=日本の国際連合加盟50周年 |publisher=[[外務省]] |date= |accessdate=2008-01-12|language=ja}}</ref>。1964年,東京成功舉辦[[1964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奧運會]],帶來[[奧林匹克景氣]],同年日本加入了[[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民生產總值]]在其後4年超越英、法,德,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正式躋身於先進國家之列<ref>{{cite web | url=http://big5.chinastock.com.cn/yhwz_about.do?methodCall=getDetailInfo&docId=3690743 |title=日本申奧成功 鉅額開支能否削減債務? | |publisher=每日經濟新聞 | via=每經網 |date=2013-09-10 | accessdate=2015-03-21}}</ref>。1972年,美國將琉球的行政權、施政权[[沖繩返還|交还給日本]]<ref>{{cite web | url=http://www.china001.com/show_hdr.php?xname=PPDDMV0&dname=CULED41&xpos=116 | title=美日冲绳问题与冲绳返还得以实现的原因 | accessdate=2013-12-12 | author=张杨 | deadurl=yes |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923202822/http://www.china001.com/show_hdr.php?xname=PPDDMV0&dname=CULED41&xpos=116 | archivedate=2015-09-23 }}</ref>。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發,日本經濟增長每年僅4%左右,低於六十年代初的9%,日本高速經濟成長時期宣告結束,但日本在世界經濟體中仍排第二位<ref>{{cite web | url=http://japan.xinhuanet.com/2013-06/04/c_132428586_2.htm | title=政壇風雲:當日本"得罪"美國 | publisher=新華網 | date=2013-06-04 | accessdate=2013-12-10}}</ref>。至1990年代初期,[[日本泡沫經濟]]崩潰,經濟陷入長期不景氣階段。這一時期失業攀升,[[國債]]與[[赤字]]龐大,加上1995年[[奧姆真理教]]發動的一系列恐怖攻擊與[[阪神大地震]],社會陷入不安。1990年代日本的[[人均国內生产总值|人均国內总生产值]](生产性)爲歷史上的高位。
 
 
 
戰後的日本自1955年起長期由[[自民黨 (日本)|自民黨]]執政,因而出現「[[55年體制]]」<ref>{{cite web | url=http://paper.wenweipo.com/2013/07/21/YO1307210004.htm |title=自民黨今料奪參院 日派閥內戰烽煙四起 |publisher=[[文汇报 (香港)|文匯報]] | date=2013-07-21 |accessdate=2013-12-10}}</ref>,直至1993年由於部份自民黨黨員退黨,導致自民黨在該年國會眾議院選舉過後[[非自民·非共產連立政權|短暫失去組閣權]]約10個月,然而短短一年後自民黨與[[日本社會黨|社會黨]]聯手,藉社會黨[[村山富市]]內閣的組建重返執政地位<ref>{{cite web |url=http://www.nippon.com/hk/in-depth/a02302/ |title=日本首相和義大利總理為何「短命」 |publisher=nippon.com| author=池谷知明|date=2013-11-18|accessdate=2013-12-09}}</ref>。
 
 
 
=== 21世紀 ===
 
進入21世紀初期,日本經濟透過往[[新興市場]]出口出現小波段復甦的[[伊邪那美景氣]]<ref>{{cite web |url=http://news.bbc.co.uk/1/hi/business/5178822.stm |title=Japan scraps zero interest rates |publisher=[[BBC]] |date=2006-07-14|accessdate=2006-12-28}}</ref>,但是2008年發生全球[[金融海嘯]],[[索尼]]和[[豐田汽車|豐田]]等指標性大企業紛紛出現巨大虧損<ref>{{cite web|url=http://digital.sina.com.hk/news/-7-1442246/1.html |title=平井一夫: Sony 正走在復興的路上 |publisher=新浪網 |date=2013-11-13 |accessdate=2013-12-10 |archiveurl=https://archive.is/20140317094153/http://digital.sina.com.hk/news/-7-1442246/1.html |archivedate=2014-03-17 |deadurl=yes }}</ref>。
 
 
 
2009年,執政[[自民黨 (日本)|自民黨]]在[[第45屆日本眾議院議員總選舉]]中慘敗,再次下台,更首次失去共計長達54年眾議院第一大黨的地位。僅僅三年後,由於[[民主党 (1998年)|民主黨]]施政失當和在[[東日本大震災]]中救災不力<ref>{{cite web | url=http://dailynews.sina.com/bg/news/int/chinanews/20110404/18022348522.html |title=菅直人政權救災不力 自民黨有望參與執政 | publisher=中國青年報 | via=新浪網 |date=2011-04-05 |accessdate=2015-03-21}}</ref>,[[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內閣總理大臣]]更換頻繁,加上[[福島核災]]使日本的經濟再次陷入困境,造就自民黨再次上台的機會<ref name="e2">{{cite web |url=http://news.e2.com.tw/utf-8/sp2012/12461518.htm |title=承諾跳票人民怒 民主黨慘敗 安倍回任做首相 |publisher=壹凸新聞|date=2012-12 | accessdate=2013-12-10}}</ref>。2012年12月,自民黨取得壓制性勝利,黨總裁[[安倍晉三]]在上台後倡議修改憲法,取消當中否定的[[集體自衛權]]<ref name="www86"/>以允許自衛隊到海外參與[[聯合國]]的維和反恐行動<ref name="mdnkids"/>,同時將自衛隊的目標改為「本土防衛和國防保障」<ref name="mdnkids"/><ref name="kenpou">{{cite web|url=https://www.jimin.jp/policy/pamphlet/pdf/kenpou_qa.pdf |title=日本国憲法改正草案(增補版) |publisher=[[自由民主黨 (日本)|自民党]] |date=2012-04-27 |accessdate=2013-12-10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221080225/https://www.jimin.jp/policy/pamphlet/pdf/kenpou_qa.pdf |archivedate=2013-12-21 }}</ref>,透過自主制定的新憲法使日本成為一個正常的[[主權國家]]<ref name="jimin116667">{{cite web |url=https://www.jimin.jp/activity/colum/116667.html | title=「憲法改正草案」を発表 |publisher=自民黨 |accessdate=2013-12-10}}</ref>。然而由於新憲法的部分字眼具爭議性,引發部分亞洲鄰國不安<ref name="hantai"/>,其推出的{{link-ja|特定秘密保護法案|特定秘密保護法案|秘密保護法案}}在社會上亦引起一些疑慮<ref>{{cite web | url=http://paper.wenweipo.com/2013/12/08/YO1312080014.htm |title=日強推秘密法 恐恃勢硬修憲 |publisher=[[文汇报 (香港)|文匯報]] |date=2013-12-08| accessdate=2013-12-11}}</ref>。[[安倍晉三]]推行了一系列經濟改革措施,包括推動[[日圓]][[貶值]]、實行[[量化寬鬆]]等<ref>{{cite web | url=http://finance.chinanews.com/cj/2013/11-04/5458704.shtml |title=日本繼續維持量化寬鬆政策 |publisher=[[经济日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日报]] |via=中新網 |date=2013-11-04 |accessdate=2014-02-09}}</ref>,被稱為「[[安倍經濟學]]」<ref name="whjg">{{cite web | url=http://finance.china.com.cn/money/forex/whjgzl/20131209/2030646.shtml |title=日元一貶再貶 凱恩斯也叫不回來 |publisher=中國網 |date=2013-12-09|accessdate=2015-06-11}}</ref>。縱使當中調高[[消費稅]]的措施可能會令部分國民的薪資追不上物價升幅<ref name="whjg"/><ref>{{cite web |url=http://geft.edn.udn.com/files/15-1000-2829,c88-1.php |title=日本:是的!經濟正在復甦 |publisher=[[經濟日報 (台灣)|經濟日報]]|date=2014-01-18 |accessdate=2014-02-09}}</ref>,但由於日圓兑[[美元]]贬值,帶動日本產業出口量和國內消費需求攀升,使日本能夠擺脫長達15年之久的通縮陰影<ref>{{cite web |url=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31227/KHC4MIV3OC41R.shtml |title=經濟觀察─日本通脹穩步上行,工業產出連續增長 |publisher=鉅亨網|date=2013-12-27 |accessdate=2014-02-09}}</ref>,亦令[[失業率]]創6年新低<ref>{{cite web |url=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40204/KITKPGGQ3XR9E.shtml |title=12月失業率降至3.7% 創6年新低 |publisher=精實新聞 |via=鉅亨網 |date=2014-02-04 |accessdate=2014-02-09}}</ref>,[[日經平均指數]]升至近六年高位<ref>{{cite web | url=http://hk.finance.yahoo.com/news/美元升至103日圓-帶動日經平均指數漲至近六年高位-072706256.html |title=美元升至103日圓 帶動日經平均指數漲至近六年高位 |publisher=infocast|date=2013-12-03 |accessdate=2013-12-09}}</ref>。
 
 
 
== 地理 ==
 
日本是位于[[欧亚大陆]]以東,[[太平洋]]西部,由3個弧状[[群島]]([[日本列島]]、[[琉球群島]]、[[伊豆群島|伊豆]]-[[小笠原群島]])組成。其中[[北海道]]、[[九州 (日本)|九州]]、[[本州]]及[[四国]]四大島的面積就佔了國土面積的99.37%。日本通常被歸劃於[[東亞]]或[[東北亞]]的範疇<ref>{{cite web | url = http://unstats.un.org/unsd/methods/m49/m49regin.htm#asia | title = Standard Country and Area Codes Classifications | accessdate =2010-07-16 | date = 2010-04-01 | publisher = United Nations Statistics Division}}</ref>,北與[[俄羅斯聯邦|俄羅斯]]、西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北韓]]、[[大韓民國|南韓]]、[[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與[[中華民國|臺灣]]、南與[[菲律賓共和國|菲律賓]]隔海相望。日本由6,852個島嶼組成<ref name=nijinet>{{Cite web|url=http://www.nijinet.or.jp/info/faq/tabid/65/Default.aspx|title=知る-基本情報-|publisher=日本離島センター|accessdate=2016-02-29|language=ja}}</ref>,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ref name=jnto>{{cite web|title=日本概況|url=http://www.welcome2japan.hk/arrange/essential/overview/index.html#01|publisher=日本國家旅遊局|accessdate=2015-10-15}}</ref>。國土面積75%屬山地丘陵地帶<ref>{{Cite web|url=http://www.jcca.or.jp/invitation/sihon/page2.html|title=悩み多い国土“日本”|publisher={{lang|ja|社団法人 建設コンサルタンツ協会}}|accessdate=2012-02-05|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0304120954/http://www.jcca.or.jp/invitation/sihon/page2.html|archivedate=2012-03-04}}</ref>,因此森林覆蓋率高,但卻不適合農耕,耕地面積僅佔日本國土的11.1%<ref>{{cite web |url=http://www.worldinfozone.com/country.php?country=Japan |title=Japan Information—Page 1 |publisher=WorldInfoZone.com |accessdate=2006-12-28}}</ref>。也因此日本的人口多集中在沿海地區,日本的人口密度在世界排名第37位<ref>{{cite web | url=http://www.indexmundi.com/g/r.aspx?v=21000 | title=Population density - Country Comparison | publisher=index mundi | accessdate=2014-03-20}}</ref>。日本國土狹長,南北總長3,800公里,與[[澳洲]]、[[馬達加斯加]]、[[美國]]相近。
 
 
 
日本列島按照地質構造可分為[[東日本]]與[[西日本]]兩大區域,其界線為位於本州中部,[[新潟縣]][[糸魚川市]]與[[靜岡縣]][[靜岡市]]之間的[[糸魚川靜岡構造線]]<ref>{{Cite web|url=http://www.gsi.go.jp/atlas/archive/j-atlas-d_2j_03.pdf|title=3 自然|publisher=国土地理院部|accessdate=2013-12-20}}</ref>。日本列島附近是[[歐亞板塊]]、[[菲律賓海板塊]]、[[太平洋板塊]]和[[北美洲板塊]]的交界地<ref>{{Cite web|url=http://www.jma.go.jp/jma/kishou/know/whitep/2-1.html |title=地震と火山 |publisher=[[氣象廳 (日本)|気象庁]] |accessdate=2012-02-05 |archiveurl=https://archive.is/20130501103201/http://www.jma.go.jp/jma/kishou/know/whitep/2-1.html |archivedate=2013-05-01 |language=ja |deadurl=yes }}</ref>,同時日本列島還處在[[環太平洋火山帶|環太平洋造山帶、火山帶、地震帶]]之上<ref name="ett">{{cite web | 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430/42934.htm | title=硫磺島近海變色 日:未來恐海底噴火 | publisher=東森新聞| date=2012-04-30 | accessdate=2013-12-09}}</ref>,故日本為一個經常發生[[地震]]、但同時也擁有許多[[火山]]與[[溫泉]]的國家。日本最高的山峰,海拔3,776米的[[富士山]],本身就是一座[[活火山]]。據統計,世界全部芮氏規模6.0以上的地震中,超過20%都發生在日本<ref>{{cite book | title=《日本 地震成就建筑》,中国国家地理雜誌 2008年 第6期 地震專輯 | author=楊鵬 | year=2008}}</ref>;而日本發生的地震,釋放的地震能量就占全球地震釋放能量的10%<ref>{{cite book | title=《世界進入強震周期?》,中國國家地理雜誌 2008年 第6期 地震專輯 | publisher=思遠 | year=2008}}</ref>。
 
 
 
由于日本面積狹小多山,因此河流普遍長度不長但落差較大<ref name="xiamen-dixing">{{Cite web|url=http://japan.xmu.edu.cn/website2.aspx?language=gb&research_id=33|title=日本的地形地貌|publisher=廈門大學日本研究所 《走進日本》|accessdate=2007-02-16|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823203241/http://japan.xmu.edu.cn/website2.aspx?language=gb&research_id=33|archive-date=2007-08-23|dead-url=yes}}</ref>。日本的河流在梅雨和台风季节容易形成洪水,日本政府因而修筑了大量的[[堤壩]]和[[水库]]用于防洪<ref>{{Cite web|url=http://www.damnet.or.jp/jdf/jandw_f.html|title=日本のダム・世界のダム|publisher={{lang|ja|財団法人 日本ダム協会}}|accessdate=2012-02-02|language=ja}}</ref>,同時實行[[水力发电]]<ref name="ccd">{{cite web | url=http://www.chincold.org.cn/chincold/zt/dwj/hyzn/webinfo/2009/9/1280908328407292.htm | title=日本水利水电情况介绍 | publisher=中国水科院信息网络中心 | date=2008-10-20 | accessdate=2014-03-02}}</ref>。日本最長的河川是發源于[[長野縣]],並在[[新潟縣]]注入[[日本海]]的[[信濃川]]<ref>{{cite web|url=http://www.mlit.go.jp/river/jiten/nihon_kawa/84035/84035-2.html |title=信濃川 |publisher=国土交通省 |accessdate=2008-01-12 |language=ja |archiveurl=https://archive.is/20040820113053/http://www.mlit.go.jp/river/jiten/nihon_kawa/84035/84035-2.html |archivedate=2004-08-20 |deadurl=yes }}</ref>,總長367公里;而第二長的[[利根川]]也是日本流域面積最大的河川<ref>{{cite web | url=http://www.ktr.mlit.go.jp/tonedamu/tonedamu00061.html | title=利根川のながれ | publisher=[[国土交通省]]関東地方整備局 | accessdate=2014-03-02|language=ja}}</ref>。日本最大的湖泊是位于[[滋賀縣]]的[[琵琶湖]],面積670.25平方公里<ref>{{cite web |url=http://www.tabi2ikitai.com/geography/j0102a/a01005.html |title=日本で一番大きい湖はどこ? 日本の湖ランキング |accessdate=2008-01-12|language=ja}}</ref>。
 
 
 
=== 各地氣候 ===
 
日本地处温带,一年四季溫差很大。深受海洋影響,海洋性氣候明顯。日本國土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ref name="xiamen-dixing" />{{NoteTag|按[[柯本氣候分類法]]可分類為Cfa類別。}},但由於日本的島嶼自西南向東北延伸得很長,南北跨越緯度約20度,因此全國各地的氣候仍然有很大的不同,主要可分為六個氣候區:<ref>{{cite web | url=http://www.nichinan-city.com/22_kyouiku/5_kikou_kubun.htm | title=日本の気候区分 |publisher={{lang|ja|日南市の情緒的町づくり応援サイト}}| accessdate=2013-12-09|language=ja}}</ref>
 
 
 
* [[北海道]]氣候:北海道不受梅雨的影響,降雨量較日本其他地方為少。夏季短暫且涼爽,冬季漫長而寒冷。
 
* [[日本海側氣候]]:範圍包括本州島西部的海岸地區。冬季受[[西伯利亞高氣壓]]所影響,吹西北風。同時由于暖流[[對馬海流]]在冬季通過[[日本海]]而帶來大量水汽,因而常有豪雪。夏季降水較少,因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地带有時出现[[焚風]]而異常高溫。
 
* {{link-ja|中央高地式氣候|中央高地式気候}}:典型的內陸性氣候,冬寒夏涼。冬季與夏季及晝夜之間溫差很大,降雨量少。
 
* [[太平洋側氣候]]:包括了本州東海岸、南四國和九州大部分地區。夏季受東南季風影響,梅雨強颱風多,冬季的降雪較少。
 
* [[瀨戶內海式氣候]]:包括了山陽地方、北四國、近畿與九州局部地區。天氣常是晴天,降雨量少,不時遭受熱浪侵襲<ref>{{cite web | url=http://news.tvbs.com.tw/entry/24529 | title=水深火熱 九州再降豪雨又逢熱浪 |publisher=[[TVBS]]| date=2012-07-16 | accessdate=2013-12-10}}</ref>。
 
* [[琉球群岛|南西諸島]]式氣候:範圍為[[琉球群島]]。這里屬亞熱帶氣候,夏季炎熱冬季溫暖,降雨量大,且常受颱風吹襲。
 
 
 
日本是世界上降水量較多的地區,主要包括日本海側地區的冬季降[[雪]]、[[沖繩群島|沖繩]]5至7月連綿不斷的[[颱風]],以及夏季到秋季登陸或接近日本的[[颱風]]<ref>{{cite web | url=http://www.jma.go.jp/jma/kishou/know/faq/faq1.html | title=雨・雪について |publisher=[[日本氣象廳|氣象廳]]| accessdate=2013-12-10}}</ref>。日本有記載的最高溫度紀錄是[[攝氏]]41度,于2013年8月12日在高知縣[[四萬十市]]測得;有記載的最低溫度紀錄是攝氏-41.2度,于2016年1月25日在北海道[[上川町]]測得。
 
 
 
=== 行政區劃 ===
 
日本政府在1947年根據《{{Link-ja|地方自治法 (日本)|地方自治法|地方自治法}}》將全國分成47個一級行政區,稱為「[[日本行政區劃|都道府縣]]」,分別為一[[首都|都]]、一[[道 (行政區劃)|道]]、二府、四十三[[縣]]<ref name="xiamen-xingzheng">{{Cite web|url=http://japan.xmu.edu.cn/website2.aspx?language=gb&research_id=2|title=日本的行政區劃|publisher=廈門大學日本研究所 《走進日本》|accessdate=2007-02-17|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823203354/http://japan.xmu.edu.cn/website2.aspx?language=gb&research_id=2|archive-date=2007-08-23|dead-url=yes}}</ref>。部份市因人口較多,在當地影響較大,而被指定為[[政令指定都市]]、[[中核市]]、[[特例市]]。截止到2013年4月1日,日本全國共有20個政令指定都市、42個中核市和40個特例市<ref>{{Cite web|url=http://www.tt.rim.or.jp/~ishato/tiri/cities/tyukaku.htm|title=政令指定都市・中核市・特例市一覧表:都道府県別|publisher={{lang|ja|地理データ集}}|accessdate=2012-02-03|language=ja}}</ref>。都道府縣下的行政區劃為[[市町村]]<ref>{{Cite web|url=http://www.soumu.go.jp/main_sosiki/jichi_gyousei/bunken/chihou-koukyoudantai_kubun.html|title=地方公共団体の区分|publisher={{lang|ja|総務省}}|accessdate=2012-02-05|language=ja}}</ref>,此外還有[[郡]]、[[支廳]]、區、[[特別區]]等行政單位。根據地理與人文、經濟特徵,日本通常被分為[[日本地理區劃|八大區域]],包括[[北海道地方]]、[[東北地方]]、[[關東地方]]、[[中部地方]]、[[近畿地方]]、[[中國地方]]、[[四國地方]]和[[九州地方|九州及沖繩地方]]<ref>{{cite web | url=http://www.tt.rim.or.jp/~ishato/tiri/code/code.htm | title=市町村コード一覧表 | publisher={{lang|ja|総務省}} | date=2013-08-23 | accessdate=2014-03-25|language=ja}}</ref>。
 
 
 
日本自1888年起逐步實行[[市町村合併]]政策,町村數目大量減少<ref>{{Cite web|url=http://www.soumu.go.jp/gapei/gapei2.html|title=市町村数の変遷と明治・昭和の大合併の特徴|publisher={{lang|ja|総務省}}|accessdate=2012-02-05|language=ja}}</ref>。踏入21世紀,為增進地方分權,政府開始檢討廢除都道府縣,改實行道州制的必要性,引起[[日本道州制議論]]。1968年,日本[[自治省]]導入了[[日本地方公共團體編號|地方公共團體編號]]制度,目前全日本的都道府縣與各市町村均有自己的編號,編號與[[ISO 3166-2:JP]]符合。
 
 
 
=== 主要城市 ===
 
日本沒有法定首都,其行政中心位於[[東京都]]<ref>{{Cite web|url=http://www.metro.tokyo.jp/CHINESE/ABOUT/HISTORY/history01.htm|title=东京都的由来|accessdate=2016-09-01|publisher=[[東京都廳]]}}</ref>。截至2012年,[[東京都區部]](又稱為「東京23區」,即口語所稱的東京市區)人口中約有900萬,全東京都的人口約有1323萬人。以東京都為中心,包括神奈川縣、埼玉縣、千葉縣的[[首都圈 (日本)|首都圏]]人口約為3670萬人,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圈]]<ref name="RLF">{{cite web | url=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467-9663.2009.00537.x/abstract |title=WHICH ARE THE LARGEST? WHY LISTS OF MAJOR URBAN AREAS VARY SO GREATLY | publisher={{link-en|皇家荷蘭地理協會|Royal Dutch Geographical Society|Royal Dutch Geographical Society}} | accessdate=2014-03-20 | author=RICHARD L. FORSTALL, RICHARD P. GREENE, JAMES B. PICK |year=2009 |pages=34}}</ref>。日本的[[皇居]]、[[國会議事堂]]、内閣、[[最高裁判所]]、各省廳、各国[[駐日本外交機構列表|駐日大使館]]、大企業的本部、[[日本銀行]]、証券公司、百貨商店、報社及[[電視台]]大都集中在東京。目前在東京都區部內和東京周邊衛星郊縣已經形成了眾多副都心,亦擁有全世界規模最大、密度最高的郊區購物商圈及高效完善的城市軌道系統<ref>{{cite web | url=http://sh.eastday.com/m/20120717/u1a6711275.html | title=[资料]东京:高效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 publisher=新華網 | via=东方网 | date=2012-07-17| accessdate=2013-12-10}}</ref>。東京也是世界上擁有最多財富500強公司總部的城市<ref>{{cite web | url=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7-07/12/content_6366053.htm | title=《財富》500強:企業最多城市東京居首 北京第四 | publisher=新華網 | date=2007-07-12 | accessdate=2013-12-10}}</ref>。
 
 
 
如果將東京都區部視為一個都市的話,日本共有12個人口超過一百萬的城市,其中除了川崎市之外,其他都是都道府縣廳的[[日本都道府縣廳所在地|所在地]]。
 
 
 
== 政治 ==
 
日本為[[君主立憲]]國家,[[日本國憲法]]訂明“[[主權在民]]”,而[[天皇]]則為“日本國及人民團結的象徵”<ref>{{cite web|url=http://www.sangiin.go.jp/japanese/aramashi/houki/1.htm|title=日本国憲法|publisher={{lang|ja|参議院}}|date=|accessdate=2008-01-01|language=ja|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1022080937/http://www.sangiin.go.jp/japanese/aramashi/houki/1.htm|archivedate=2007-10-22}}</ref>。如同世界上多數[[君主立憲]]制度一样,[[天皇]]在日本只有[[國家元首]]名義,並無政治實權,只能進行禮儀性的事務,例如,簽署法律和行政命令,任命[[內閣總理大臣]]。<ref name=cityu>{{cite web | url=http://www.cityupress.edu.hk/Template/Shared/previewSample/9789629371838_preview.pdf | title=天皇制度與皇室軼事  | publisher=[[香港城市大學]] | accessdate=2014-03-02}}</ref>。日本政府的行政機關是指《國家行政組織法》以及《內閣府設置法》中規定的內閣府、省及其外局,並以[[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內閣總理大臣]](首相)為首的「1府12省廳」。2001年實施的「中央省廳再編」機構改革以大部門體制為重點,按照職能優化的原則將原本的1府22省廳精簡成為[[內閣府]]、[[總務省]]、[[法務省]]、[[外務省]]、[[財務省]]、[[文部科學省]]、[[厚生勞動省]]、[[農林水產省]]、[[經濟產業省]]、[[國土交通省]]、[[環境省]]、[[防衛省]]和[[警察廳 (日本)|警察廳]]的「1府12省廳」體制。經過改革的日本行政機關核心機構數量屬主要發達國家中最少<ref>{{cite web | url=http://news.cntv.cn/special/opinion/centralgovernmentreform/index.shtml | title=發達國家中最精幹的中央政府部門架構 | publisher=[[中央電視台]] | accessdate=2014-03-13}}</ref>。
 
 
 
日本古代的法律體制深受中國的[[中華法系]]影響,[[江戶幕府|江戶時代]]制定的國家最高法律《{{link-ja|公事方御定書|公事方御定書}}》就是建基於其基礎之上<ref>{{cite book|last=Dean|first=Meryll|title=Japanese legal system: text, cases & materials|year=2002|publisher=Cavendish|isbn=978-1-85941-673-0|pages=55–58|edition=2nd}}</ref>。 然而自18世紀末期,日本大部份的法律則是在歐洲法系的基礎上編寫,例如[[明治政府]]在1896年通過的民事法則參考了[[德意志帝國|德國]]的《[[德国民法典]]》,此法律至今依然是日本民事法律的骨幹<ref>{{cite journal|last=Kanamori|first=Shigenari|title=German influences on Japanese Pre-War Constitution and Civil Code|journal=European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date=1999-01-01|volume=7|issue=1|pages=93–95|doi=10.1023/A:1008688209052}}</ref>。日本最高的法院是[[最高裁判所]],下分三個不同等級的法院<ref>{{cite web |url=http://www.kantei.go.jp/foreign/judiciary/0620system.html |publisher=Office of the Prime Minister of Japan |title=The Japanese Judicial System |accessdate=2007-03-27}}</ref>。日本的主要法律被統稱為《[[六法全書|六法]]》<ref>{{cite book|last=Dean|first=Meryll|title=Japanese legal system: text, cases & materials|year=2002|publisher=Cavendish|isbn=978-1-85941-673-0|page=131|edition=2nd}}</ref>。
 
 
 
日本現行的[[憲法]]是於1947年5月3日由當時佔領日本的[[美軍]]草拟,經過日本國會的審議後再由[[天皇]]颁行。日本國憲法最重要的三大原則是主權在民、基本人權的尊重以及和平主義,日本政治以這三大原則及其中最基本的、對個人尊嚴的尊重運行<ref name="世界大百科事典日本国憲法">{{cite book |title=[[世界大百科事典]]「日本國憲法」|publisher=[[平凡社]] |year=2007 | isbn=9784582034004}}</ref>。日本實行[[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立法權]]歸兩院制[[日本國會|國會]],[[司法權]]歸裁判所(即[[法院]]),[[行政權]]則由[[日本內閣|內閣]]、地方公共團體及[[中央省廳]]分別處理<ref>{{cite web | url=http://japan.xmu.edu.cn/website2.aspx?language=gb&research_id=4 | title=日本政治體制 | publisher=厦门大学 日本研究所 | accessdate=2014-03-02 }}{{Dead link|date=2018年7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憲法規定國家最高權力機構為國會。日本實行兩院制,[[日本眾議院|眾議院]]有480席,[[日本參議院|參議院]]有242席,由18歲或以上的國民投票選出<ref>{{cite web|title=18歲投票! 日本通過了|url=http://udn.com/news/story/6809/1000765-18歲投票!-日本通過了|publisher=udn|accessdate=2016-03-17|date=2015-06-18}}</ref>。眾議院議員任期為四年,但由於眾議院可以在任期結束之前中途解散,所以實質上眾議院議員任期平均只有兩年多<ref>{{cite web |url=http://law.e-gov.go.jp/cgi-bin/idxselect.cgi?IDX_OPT=1&H_NAME=%8c%9b%96%40&H_NAME_YOMI=%82%a0&H_NO_GENGO=H&H_NO_YEAR=&H_NO_TYPE=2&H_NO_NO=&H_FILE_NAME=S21KE000&H_RYAKU=1&H_CTG=1&H_YOMI_GUN=1&H_CTG_GUN=1 |title=日本国憲法第45条 |publisher=Law.e-gov.go.jp |date= |accessdate=2017-05-23 }}{{dead link|date=2017年12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參議院議員任期為6年,每3年改選一半,不能中途解散<ref>{{cite web |url=http://law.e-gov.go.jp/cgi-bin/idxselect.cgi?IDX_OPT=1&H_NAME=%8c%9b%96%40&H_NAME_YOMI=%82%a0&H_NO_GENGO=H&H_NO_YEAR=&H_NO_TYPE=2&H_NO_NO=&H_FILE_NAME=S21KE000&H_RYAKU=1&H_CTG=1&H_YOMI_GUN=1&H_CTG_GUN=1 |title=日本国憲法第46条 |publisher=Law.e-gov.go.jp |date= |accessdate=2017-05-23 }}{{dead link|date=2017年12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
 
1955年起,[[自由民主黨 (日本)|自由民主黨]](自民黨)一直長期執政,只在1993年至1994年及2009年至2012年成為[[在野黨]]。其中1994年至1996年自民黨是作為聯合政權其中一黨,擁立[[日本社會黨]]委員長[[村山富市]]擔任[[日本內閣總理大臣|總理大臣]]([[首相]]),1996年初開始才重新掌握組閣權。2009年,時任首相[[麻生太郎]]宣布提前舉行眾議院選舉,結果自民黨大敗,[[民主党 (1998年)|民主黨]](今[[民進黨 (日本)|民進黨]])大勝。然而,由於民主黨在執政後遲遲未能兌現競選承諾<ref>{{cite web|url=http://big5.workercn.cn/theory.workercn.cn/c/2010/07/21/14322324860075.html |title=日本民主黨參議院選舉失敗的原因 |publisher=中工網 |date=2010-07-21 |accessdate=2014-03-14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318134731/http://big5.workercn.cn/theory.workercn.cn/c/2010/07/21/14322324860075.html |archivedate=2014-03-18 }}</ref>,因此在執政僅僅三年多後的[[第46屆日本眾議院議員總選舉|大選]]即慘敗下台,自民黨再次成為執政黨<ref name="e2"/>,黨總裁[[安倍晉三]]取代落敗的民主黨總裁[[野田佳彥]]成為[[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內閣總理大臣]](即[[首相]])<ref>{{cite news|last=Fackler|first=Martin|title=Ex-Premier Is Chosen To Govern Japan Again|url=http://www.nytimes.com/2012/12/27/world/asia/shinzo-abe-selected-as-japans-prime-minister.html?_r=1&|accessdate=2013-03-12|newspaper=[[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date=2013-12-27|location=New York}}</ref>。雖然所有總理大臣均需由天皇任命,但是憲法已經規定無論任何人在選舉中勝出,天皇都必須予以任命<ref name="Constitution">{{cite web |url=http://www.kantei.go.jp/foreign/constitution_and_government_of_japan/constitution_e.html |title=The Constitution of Japan |publisher=Prime Minister of Japan and His Cabinet |date=1946-11-03 |accessdate=2014-02-1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409032655/http://www.kantei.go.jp/foreign/constitution_and_government_of_japan/constitution_e.html |archive-date=2011-04-09 |dead-url=yes }}</ref>。目前日本執政聯盟由[[自由民主黨 (日本)|自民黨]]和[[公明黨]]組成<ref>{{cite web | url=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07/22/c_125041646.htm | title=日本执政联盟在参议院选举中获胜 | publisher=新華社 | date=2013-07-22 | accessdate=2014-03-14}}</ref>,主要在野黨包括[[民進黨 (日本)|民進黨]]、[[日本維新會]]、[[眾人之黨]]、[[社会民主党 (日本)|社民黨]]和[[日本共產黨|共產黨]]等。
 
 
 
== 外交 ==
 
日本現代在國際上最親密的盟友為[[美國]]<ref>{{cite web |url=http://www.realclearpolitics.com/articles/2007/03/japan_is_back_why_tokyos_new_a.html |title=Japan Is Back: Why Tokyo's New Assertiveness Is Good for Washington| author=Michael Green |publisher=Real Clear Politics | accessdate=2007-03-28}}</ref>,雙方在1960年簽署《[[美日安保條約]]》並生效至今。由於日本扼東北亞通往[[太平洋]]的門戶,在[[冷戰]]時期是美國抵禦[[共產主義]]於亞洲擴張的前線,即「[[島鏈]]」<ref>{{cite web | url=http://www.nownews.com/n/2013/01/21/330145 | title=林濁水:中日競飆戰機下的台灣角色 | publisher=NOWnews | date=2013-01-21 | accessdate=2014-03-14}}</ref>。日本亦同時是美國在亞洲的重要軍事據點,[[美軍]]在日本設有多處[[軍事基地]],日本在美國的東亞外交策略中也有一定影響力<ref>{{cite web | url=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9-01/20/content_10687221.htm | title=“亞洲版北約”︰日美軍事同盟的歷史與未來 | publisher=中國網| date=2009-01-20| accessdate=2015-03-21}}</ref>。作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系,日本努力在世界舞台上爭取與之相等的角色。自1956年來,日本累計擔任了16年的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日本亦曾聯同[[德國]]、[[巴西]]及[[印度]]組成[[四國聯盟]]向[[聯合國]]提交改革[[安全理事會]]建議,其中包括允許四國加入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但由於受到中國和南韓的反對而未能成功<ref>{{cite web | url=http://the-sun.on.cc/channels/news/20050607/20050607013838_0001_6.html | title=日本入常關鍵時刻 | publisher=[[太陽報 (香港)|太陽報]] | date=2005-06-07 | accessdate=2013-12-10}}</ref>。
 
 
 
日本是[[八大工業國組織]]和[[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APEC]]成員,同時也是[[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中[[東協十加三]]論壇的參與國。縱然日本的[[日本捕鯨業|捕鯨活動]]偶爾令日本成為國際組織的批評對象<ref>{{cite web |url=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6350000/newsid_6356600/6356647.stm |title=BBC中文 推動解除商業捕鯨日本遭抵制 |publisher=BBC | accessdate=2007-12-29}}</ref>,但日本與世界各國的關係基本上和諧,並分別在2007年和2008年與[[澳洲]]和[[印度]]簽訂安保條約<ref>{{cite web|url=http://www.mofa.go.jp/region/asia-paci/australia/joint0703.html |title=Japan-Australia Joint Declaration on Security Cooperation |publisher=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Japan|accessdate=2010-08-25}}</ref><ref>{{cite web|url=http://www.mofa.go.jp/region/asia-paci/india/pmv0810/joint_d.html |title=Joint Declaration on Security Cooperation between Japan and India |publisher=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Japan |date=2008-10-22 |accessdate=2010-08-25}}</ref>。根據美國[[馬里蘭大學]]與[[英國廣播公司]]對全世界四萬人進行的民意調查,日本是給世界人民最佳印象的國家之一<ref>{{cite web|url=http://www.worldpublicopinion.org/pipa/pdf/mar07/BBC_ViewsCountries_Mar07_pr.pdf |title=BBC World public opinion |publisher=BBC |date= |accessdate=2007-12-29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1005042050/http://www.worldpublicopinion.org/pipa/pdf/mar07/BBC_ViewsCountries_Mar07_pr.pdf |archivedate=2007-10-05 }}</ref>。
 
 
 
與此相對,由於日本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以及[[韓國]]對歷史和領土等認知的分歧,故至今跟兩國的關係仍較其他國家相對緊張。[[首爾]]的[[日本駐韓大使館]]經常有示威者要求日本政府對韓國[[慰安婦]]問題作出賠償和道歉,中國民間也經常發生[[反日]]示威和[[抵制日货|抵制日貨運動]]<ref>{{cite web | url=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ese_news/2012/09/120919_iv_china_japan.shtml | title=分析:中國反日示威向何處發展? | publisher=[[BBC]] | date=2012-09-19 | accessdate=2013-12-09}}</ref>。日本目前與中俄韓三國存在領土糾紛的問題,包括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爭議的[[東海油氣田問題|東海油氣田]];與[[台海兩岸]]政府之間所存在的[[釣魚台列嶼主權問題|尖閣諸島/釣魚台列嶼主權問題]];與韓國的[[獨島|竹島(獨島)]][[獨島主權爭議|主權爭端]]和與[[俄羅斯]]之間的[[南千島群島|北方四島(南千島群島)]][[北方四島爭議|主權問題]],但是[[日俄關係|日本和俄羅斯的關係]]在近年已大幅改善,兩國在[[天然气]]以及其他自然资源方面的合作亦越趨緊密<ref>{{cite web | url=http://www.dw.de/日俄关系升温-领土争端现契机/a-17420012 | title=日俄关系升温 领土争端现契机? | publisher=[[德國之聲]] | date=2014-02-09 | accessdate=2014-03-14}}</ref>。
 
 
 
日本對[[發展中國家]]提供的[[政府开发援助]]額為世界第二,大部分用於免於[[債務]]和國家建設[[基建]]。截至2004年,[[日本政府发展援助|日本政府的援助]]達2千億[[美元]],而最大的受益國家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14.4億美元)、[[印度尼西亞]](8.6億美元)和[[菲律賓]](8億美元)<ref>{{cite web|title=Development Assistance from Japan|url=http://web.worldbank.org/WBSITE/EXTERNAL/COUNTRIES/EASTASIAPACIFICEXT/JAPANEXTN/0,,contentMDK:20647244~menuPK:1685924~pagePK:1497618~piPK:217854~theSitePK:273812,00.html|publisher=World Bank|accessdate=2014-03-14}}</ref>
 
  
== 軍事 ==
+
== 第三產業 ==
日本當今的[[國防|国家防衛]]組織為[[自卫队]],成立於1954年7月1日,目的是維持日本的自我防衛能力。1945年,日本在駐日盟軍總司令[[麦克阿瑟]]的主导下制定了[[日本國憲法]],當中的[[日本憲法第九條|第九條]]规定日本永遠放棄以國權發動的[[軍事|戰爭]]、武力威脅或武力行使來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被視為世界上最能落實和平主義的憲法<ref name=sdf>{{cite web|url=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6/1/1/328008/1.html |title=安倍晉三與日本和平憲法 |publisher=明報 |date=2006-12-07 |accessdate=2014-03-14 |deadurl=no |archiveurl=https://archive.is/20120713052223/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6/1/1/328008/1.html |archivedate=2012-07-13 }}</ref>。因此,自衛隊在名義上不是[[武裝力量|軍事組織]],但在[[實際上]]的功能等同其他[[國家]]的[[軍隊]]<ref>{{cite web |url=http://www.clearing.mod.go.jp/hakusho_data/2004/2004/datindex.html|title=日本防衛白書(平成18年版) 資料編 資料55 自衛官の定員及び現員 |publisher={{lang|ja|防衛省}}| accessdate=2007-12-29|language=ja}}</ref><ref>{{cite web | url=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3-05/22/content_881406.htm | title=小泉说日本自卫队“实质上是军队” |publisher=新華網| date=2003-05-22 | accessdate=2013-12-12}}</ref>。
 
 
 
自衛隊分為[[陸上自衛隊]]、[[海上自衛隊]]、[[航空自衛隊]]等三大分支,由[[防衛省]]統籌管轄。在[[韓戰]]爆發後,日本政府在1950年成立警察預備隊本部,並在其後更名為防衛廳。防衛廳是根據日本《內閣府設置法》第49條第3項以及《防衛廳設置法》第2條的內容而設置的機關,屬[[日本內閣總理大臣]]管轄範圍之下設置的[[內閣府]]之[[外局]]<ref name="crntt">{{cite web | url=http://hk.crntt.com/doc/1002/8/5/5/100285582.html | title=日防衛廳升格防衛省 爲變“正常國家”鋪路 | publisher=中國評論通訊社| date=2007-01-09 | accessdate=2014-02-07}}</ref>。隨著《防衛廳設置法》的修改,[[防衛廳]]在2007年升格為[[防衛省]],從內閣府獨立成為日本中央一級單位,升格爲與11個平級的單位,防衛廳長官晋升後的防衛大臣在制定政策和申請預算等方面享有更大的權限和獨立性<ref name="crntt"/>,但總理大臣仍為自衛隊的最高指揮官,並保留著對自衛隊的最高指揮監督權和頒布“防衛出動命令”權力。 另外,原本定義為「附屬任務」的國際緊急救援協助事務、[[聯合國]]維和事務以及根據《周邊事態法》的後方支援等事宜,亦不用再以個案的方式經國會兩院審議通過<ref>{{cite web | url=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7-01/09/content_5583483.htm | title=日本防卫厅正式升格为防卫省 | publisher=新华网  |date=2007-01-09 | accessdate=2013-12-10 | author=吴谷丰}}</ref>。
 
 
 
日本自卫队的人数受到法律约束,现行编-{制}-为22.4万人,编-{制}-常保持不整状态,军事人员中亦包括大量军校士官以及军校教师职工,以及4.3萬名具培训新兵能力的干部{{cite web|title=解密日本自卫队:实力亚洲领先 25万人仅作种子|url=http://mil.news.sina.com.cn/2013-11-10/0915748814.html|date=2013-11-10|publisher=新京报 | via=新浪军事 | accessdate=2013-12-11}}</ref>。2010年,日本政府發表《防卫计划大纲》,决定将陸上自卫队的坦克数量削减到400辆,但為了对应巨大地震等大规模灾害,陆上自卫队的人数則保持不变<ref>{{cite web | url=http://war.163.com/13/1112/10/9DFNSB1B00014OMD.html | title=日决定将坦克减至300辆 陆上自卫队人数不变 | publisher=中國新聞網 | via=网易 | date=2013-11-12 | accessdate=2014-02-07}}</ref>。自衛队在踏入21世纪後開始進行海外軍事任務,除了參與了2002年[[阿富汗戰爭 (2001年)|阿富汗戰爭]]後的維和任務外,也曾於2004年至2009年間向[[伊拉克]]派遣了「[[自衛隊伊拉克復興支援群]]」,協助支援[[美伊戰爭]]後的基礎設施重建工程<ref>{{cite web | url=http://www.kantei.go.jp/foreign/koizumiphoto/2004/02/01asahikawa_e.html | title=Prime Minister Koizumi Encourages Japan Ground Self-Defense Force (JGSDF) to be Dispatched to Iraq | publisher=[[總理大臣官邸|Prime Minister of Japan and His Cabinet]]| date=2004-02-01 | accessdate=2014-02-07}}</ref>。2009年3月,[[海上自衛隊]]首次向[[索马里]]海域派遣了两艘護衛舰打击[[海盗]]<ref>{{cite web |url=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07/06/content_11661688.htm|title=日本向索马里海域派出打击海盗替换舰队|publisher=新華網 |date= | accessdate=2014-03-14}}</ref>,並在其後數月分別組成了三批舰队互相接替。[[航空自衛隊]]於2009年向索马里海域派遣两批[[P-3]]C巡逻机部队,为打击海盗进行预警监视<ref>{{cite web |url=http://mil.news.sina.com.cn/2009-10-13/1532569949.html|title=日本向索马里海域派遣第三批舰队打击海盗|publisher=新華網 | via=新浪網 |date=2009-10-13 | accessdate=2014-03-14}}</ref>。[[自由民主党 (日本)|自民黨]]在2012年上台後倡議修改憲法,將自衛隊的目標設定為「本土防衛和國防保障」<ref name="mdnkids"/><ref name="kenpou"/>,同時提出取消當中否定的[[集體自衛權]]允許自衛隊到海外參與[[聯合國]]的維和反恐行動<ref name="www86">{{cite web | url=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0828/10519611.html | title=日本修憲派擬改走軟化路線 認為冒進將招致反感 | |publisher=新浪網|date=2013-08-28| accessdate=2013-12-13}}</ref><ref name="mdnkids">{{cite web|url=http://www.mdnkids.com/nie/nie_indicate/Unit7/W-960523N15/W-960523N15.htm |title=日本修憲 和平與戰爭拉鋸 |publisher=臺灣讀報教育指南 |accessdate=2013-12-10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213054016/http://www.mdnkids.com/nie/nie_indicate/Unit7/W-960523N15/W-960523N15.htm |archivedate=2013-12-13 }}</ref>以及保護在[[公海]]上與日本共同聯合行動的船艦艇<ref>{{cite web | 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0209/163505.htm | title=安倍晉三重起懇談會 提修憲改革自衛隊 | publisher=東森新聞| date=2013-02-09 | accessdate=2014-02-07}}</ref>。但修憲的內容具有爭議性<ref>{{cite web |url=http://www.vjmedia.com.hk/articles/2013/08/15/46364|title=第九條以外 - 安倍政權修憲究竟要修甚麼?|publisher=輔仁網 |date=2013-08-15 | accessdate=2013-12-13}}</ref>,因此在社會上亦引起一些疑慮<ref name="hantai">{{cite web | url=http://paper.wenweipo.com/2013/11/23/GJ1311230036.htm | title=小澤一郎專訪:日本修憲違人權 安倍建軍 走錯路 | publisher=文匯報 | date=2013-11-23 | accessdate=2013-12-11}}</ref>。
 
 
 
日本於2014年的國防預算總額為4.8928万亿日圓,较去年增长2.9%<ref name="ppl13">{{cite web|author=赵松|title=日本新年度国防预算或将增加2.9%|url=http://news.163.com/13/1110/10/9DAIGQSL00014JB6.html?from=tag|publisher=人民网|via=网易|date=2013-11-10|accessdate=2014-01-22}}</ref>,但因[[日圓]][[兌換|兑]][[美元]]大幅[[貨幣貶值|贬值]],換算為美元後数值實際与去年同比下降近10%<ref name="tkp13">{{cite web | url=http://www.xinruijunshi.com/ttgz/20131230/60532.shtml | title=安倍擴軍底氣不足 日圓貶值導致軍費大減10% | date=2013-12-27 | publisher=新锐军事 | accessdate=2015-03-21 | deadurl=yes |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402091227/http://www.xinruijunshi.com/ttgz/20131230/60532.shtml | archivedate=2015-04-02 }}</ref>。由於日本的軍購均依賴美國進口<ref name="tkp13"/>,預算中增加的款項將用在於弥补因日圓贬值而上升的进口武器装备价格的费用、恢復[[東日本大震災]]減薪措施結束後的薪资增长以及搬迁[[沖繩]][[普天間飛行場|普天間美军基地]]。1976年,時任首相[[三木武夫]]訂立了防衛開支不得超過[[國民生產總值]]1%的限制,至今只曾於1986年超過限制,而在1980年代末經濟爆破後,自衛隊預算撥備在10多年間並無增加,故扣除通脹後實質是減少。日本軍事支出目前仍維持在[[GDP]]總值的1%<ref>{{cite web | url=http://paper.wenweipo.com/2014/01/22/GJ1401220014.htm | title=日軍費上限:GDP 1% | publisher=文匯報 | date=2014-01-22 | accessdate=2014-02-07}}</ref>,比例約為全球第134名,總支出位居[[美国]]、[[俄罗斯]]、[[德国]]、[[英国]]、[[法国]]、[[中国]]之後,為全球第7位<ref>{{cite web|url=http://www.stnn.cc/glb_military/200906/t20090609_1040541.html |title=2008年全球军费1.4万亿 美国居首中国第二 |publisher=星島環球網 |date=2009-06-09 |accessdate=2014-03-14 |deadurl=no |archiveurl=https://archive.is/20120914005328/http://www.stnn.cc/glb_military/200906/t20090609_1040541.html |archivedate=2012-09-14 }}</ref>。
 
 
 
== 經濟 ==
 
日本的經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受到了毀滅性打擊,但在戰後快速復興。日本经济自1960年代开始了持续长达30年的高度增长,被誉为“[[日本战后经济奇迹]]”<ref>{{cite web | url=http://www.pep.com.cn/gzls/xs/tbxx/u1_2_1/jxck/201105/t20110520_1042491.htm | title=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publisher=重慶師大 |author=罗杰 |date=2011-05-20| accessdate=2013-12-10}}</ref>,目前绝大多数世界知名的日本[[跨国企业]]都诞生于这一时期<ref>{{cite web|url=http://www.country-data.com/cgi-bin/query/r-7176.html |title=Japan: Patterns of Development |publisher=country-data.com |date=January 1994 |accessdate=2006-12-28}}</ref>。而从1990年代开始,由于过度[[投资]]所造成的資產膨脹以及[[证券]]和[[房地产]]市场的「[[日本泡沫經濟|泡沫化]]」,日本经济最終在逾放比過高與[[日圓]]不斷升值下,[[泡沫經濟]]崩溃,而政府改革经济的努力也沒有成效,被稱作「[[日本經濟問題|失去的十年]]」。2002年2月以來日本经济的景氣景象一直擴大,創下了戰後最長的景氣復甦期紀錄<ref>{{cite web | url=http://www.epochtimes.com/b5/6/5/4/n1307635.htm | title=九成四企業看好 日景氣復甦期創戰後最長紀錄 | date=2006-05-04| accessdate=2013-12-10}}</ref>,被稱作「[[日本經濟問題|失去的二十年]]」。
 
 
 
日本是一个自由[[市场经济]]体,其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在世界位居前茅<ref name=tkp>{{cite web | url=http://news.takungpao.com.hk/world/focus/2013-03/1504827.html | title=中日誰才是亞洲的真正的主導者(圖) |publisher=大公網| date=2013-03-21 | accessdate=2013-12-10}}</ref>,同时也是当今世界第四大[[出口貿易|出口]]国和[[进口]]国<ref name="eww"/>。日本经济高度发达,国民拥有很高的[[生活质量|生活品質]]<ref>{{Cite news| title=China confirmed as World's Second Largest Economy|newspaper=[[衛報|The Guardian]] | date=2011-11-21| url=http://www.guardian.co.uk/business/2011/jan/21/china-confirmed-worlds-second-largest-economy| accessdate=2011-11-21 | first=James | last=Inman | location=London}}</ref>。日本[[GDP]]总量1968年超过[[联邦德国]],自1968年至2009年,日本一直保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ref>{{cite web | url=http://unstats.un.org/unsd/snaama/cList.asp | title=United Nations Statistics Division - National Accounts | publisher=[[聯合國|UN]] | accessdate=2013-12-10}}</ref>;2010年被[[中国]]超过,GDP总量退居世界第3位。2015年日本全國国内生产总值高达4.124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2,478美元,在世界195个国家中排第24名,是全球國際最[[富有|富裕]]、经济最发达與[[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ref name=abo>{{cite web | url=http://tw.aboluowang.com/2013/0821/327735.html#sthash.hqKID7UZ.dpbs | title=這就是差距!揭秘世界上人均財富最多的國家(組圖) |publisher=阿波羅新聞網| date=2013-08-21 | accessdate=2013-12-10}}</ref>。此外,日本還是世界最大的債權國,海外淨資產達到296.3兆日圓<ref>{{cite web |url=http://tw.news.yahoo.com/連22年-日居全球最大債權國-070502570.html |title=連22年 日居全球最大債權國 |publisher=法新社 | via=Yahoo!奇摩 |date=2013-05-28 | accessdate=2014-03-17}}</ref>。日本经济的特点包括[[製造商]]與[[供應商]]和[[經銷商]]的緊密结合、强大的企业联盟和對於僱員採用[[年功序列|年功序列制]]與[[終身僱用制]]等<ref>{{cite web | url=http://tim.nccu.edu.tw/exchange/98s/liu/liu03.pdf |archivedate=2014年 | title=終身雇用制的秘密 -職場前輩 |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 accessdate=2014-03-17 | author=劉益滄 | archiveurl = http://merhabayt.blogspot.hk/2010/10/blog-post_23.html}}</ref><ref>{{cite web |url=http://www.economist.com/displayStory.cfm?story_id=7193984 |title=Japan's Economy: Free at last |publisher=[[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date=2006-07-20 |accessdate=2007-03-29}}</ref>。
 
 
 
=== 產業結構 ===
 
==== 第三產業 ====
 
 
 日本的[[第三产业]],特别是[[銀行|银行业]]、[[金融业]]、[[航運|航运业]]、[[保險|保险业]]及商业服务业对GDP贡献最大,佔全國GDP逾70%<ref>{{cite web|title=Manufacturing and Construction|url=http://www.stat.go.jp/english/data/handbook/c0117.htm#c03|work=Statistical Handbook of Japan|publisher=Statistics Bureau|accessdate=2014-03-14}}</ref>。东京不仅是国内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更是世界上最大工商城市和全世界生产总值[[世界城市國內生產總值列表|名列第一]]的城市<ref>{{cite web|title=国民経済計算(GDP統計) |url=http://www.esri.cao.go.jp/jp/sna/toukei.html#kenmin |quote=GDP of Tokyo Metropolitan Area (Prefecture of Tokyo, Kanagawa, Saitama and Chiba) is 165 trillion yen (approximately US$1.9 trillion) |publisher=[[內閣府|Cabinet Office of Japan]]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210185302/http://www.esri.cao.go.jp/jp/sna/toukei.html |archivedate=2010-02-10 |accessdate=2014-03-20 |deadurl=yes }}</ref>,同时也是世界顶级的金融、航运和服务中心。服务业是日本第三产业的核心,佔日本GDP逾70%<ref>{{cite web | url=http://mecometer.com/infographic/japan/gdp-composition-breakdown/ | title=Japan : GDP Composition Breakdown |publisher=Mecometer | accessdate=2014-03-14}}</ref>;日本2011年的服務貿易出口佔世界出口3.4%,排名全球第七<ref>{{cite web | url=http://www.twcsi.org.tw/international_detail.php?Iid=1407 | title=日本重點服務業推動政策 | publisher=台灣服務業聯盟 | accessdate=2014-03-15}}</ref>。
 
 日本的[[第三产业]],特别是[[銀行|银行业]]、[[金融业]]、[[航運|航运业]]、[[保險|保险业]]及商业服务业对GDP贡献最大,佔全國GDP逾70%<ref>{{cite web|title=Manufacturing and Construction|url=http://www.stat.go.jp/english/data/handbook/c0117.htm#c03|work=Statistical Handbook of Japan|publisher=Statistics Bureau|accessdate=2014-03-14}}</ref>。东京不仅是国内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更是世界上最大工商城市和全世界生产总值[[世界城市國內生產總值列表|名列第一]]的城市<ref>{{cite web|title=国民経済計算(GDP統計) |url=http://www.esri.cao.go.jp/jp/sna/toukei.html#kenmin |quote=GDP of Tokyo Metropolitan Area (Prefecture of Tokyo, Kanagawa, Saitama and Chiba) is 165 trillion yen (approximately US$1.9 trillion) |publisher=[[內閣府|Cabinet Office of Japan]]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210185302/http://www.esri.cao.go.jp/jp/sna/toukei.html |archivedate=2010-02-10 |accessdate=2014-03-20 |deadurl=yes }}</ref>,同时也是世界顶级的金融、航运和服务中心。服务业是日本第三产业的核心,佔日本GDP逾70%<ref>{{cite web | url=http://mecometer.com/infographic/japan/gdp-composition-breakdown/ | title=Japan : GDP Composition Breakdown |publisher=Mecometer | accessdate=2014-03-14}}</ref>;日本2011年的服務貿易出口佔世界出口3.4%,排名全球第七<ref>{{cite web | url=http://www.twcsi.org.tw/international_detail.php?Iid=1407 | title=日本重點服務業推動政策 | publisher=台灣服務業聯盟 | accessdate=2014-03-15}}</ref>。
  
行 136: 行 36:
 
 日本的航空运输业也相当发达,东京的[[東京國際機場|羽田机场]]和[[成田国际机场|成田机场]]的客货吞吐量均居世界前列,其中羽田机场2014年的旅客吞吐量在全球排前4名,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之一<ref>{{cite web | url=http://www.aci.aero/Data-Centre/Monthly-Traffic-Data/Passenger-Summary/12-months | title=Passenger Traffic for past 12 months | accessdate=2014-03-14}}</ref>。在2013年机场服务质量排名中,羽田机场位列世界第二<ref>{{cite web|url=http://www.worldairportawards.com/Awards_2013/beststaff.htm |title=World's Best Airport Staff Service Awards |accessdate=2013-12-10 |archiveurl=https://archive.is/20130630162833/http://www.worldairportawards.com/Awards_2013/beststaff.htm |archivedate=2013-06-30 |deadurl=yes }}</ref>,航班晚点率全球最低<ref>{{cite news| url=http://www.theage.com.au/executive-style/business-travel/worlds-most-ontime-airports-20090909-fhfr.html | location=Melbourne | work=The Age | first=Jeff | last=Koyen | title=World's most on-time airports | date=2009-09-09}}</ref>,而且是全球衛生情況最佳的機場<ref>{{cite web|url=http://www.worldairportawards.com/Awards_2013/category.htm |title=Airport Award winners - by Category |publisher=[[Skytrax]] |accessdate=2013-12-10 |archiveurl=https://archive.is/20130829092810/http://www.worldairportawards.com/Awards_2013/category.htm |archivedate=2013-08-29 |deadurl=yes }}</ref>。日本的四大航空公司[[日本航空]]、[[全日本空輸|全日空]]、[[Air Do|北海道国际航空]]、[[天馬航空|SKY(天马航空)]]为日本空中交通的重要标志。由於日本99.7%的原材料和商品均依賴海運進出口<ref>{{cite web | url=http://www.mofa.go.jp/policy/oda/white/2006/ODA2006/html/honpen/hp102060000.htm | title=Assistance to Asian Coastal Nations for Ensuring Maritime Safety  | publisher=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Japan| accessdate=2013-12-10}}</ref>,水路交通一直被重視而且十分便利<ref>{{cite web| url=http://www.wanzhuan-japan.com/cht/pages/jpt| title=日本的交通| publisher=株式會社 Creative Engine(玩轉日本)| accessdate=2013-12-10|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213032830/http://www.wanzhuan-japan.com/cht/pages/jpt| archivedate=2013-12-13}}</ref>。日本全國一共有1020個各式的港口,當中屬於指定重要港灣的{{link-ja|超級中樞港湾|スーパー中枢港湾}}包括了「京濱港」([[東京港]]、[[橫濱港]])、「名四港」([[名古屋港]]、[[四日市港]])以及「阪神港」([[大阪港]]、[[神戶港]])<ref>{{cite web | url=http://www.mlit.go.jp/kisha/kisha05/11/110701_.html | title=指定特定重要港湾の指定について | publisher={{lang|ja|国土交通省}} | date=2005-07-01 | accessdate=2014-03-11|language=ja}}</ref>。
 
 日本的航空运输业也相当发达,东京的[[東京國際機場|羽田机场]]和[[成田国际机场|成田机场]]的客货吞吐量均居世界前列,其中羽田机场2014年的旅客吞吐量在全球排前4名,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之一<ref>{{cite web | url=http://www.aci.aero/Data-Centre/Monthly-Traffic-Data/Passenger-Summary/12-months | title=Passenger Traffic for past 12 months | accessdate=2014-03-14}}</ref>。在2013年机场服务质量排名中,羽田机场位列世界第二<ref>{{cite web|url=http://www.worldairportawards.com/Awards_2013/beststaff.htm |title=World's Best Airport Staff Service Awards |accessdate=2013-12-10 |archiveurl=https://archive.is/20130630162833/http://www.worldairportawards.com/Awards_2013/beststaff.htm |archivedate=2013-06-30 |deadurl=yes }}</ref>,航班晚点率全球最低<ref>{{cite news| url=http://www.theage.com.au/executive-style/business-travel/worlds-most-ontime-airports-20090909-fhfr.html | location=Melbourne | work=The Age | first=Jeff | last=Koyen | title=World's most on-time airports | date=2009-09-09}}</ref>,而且是全球衛生情況最佳的機場<ref>{{cite web|url=http://www.worldairportawards.com/Awards_2013/category.htm |title=Airport Award winners - by Category |publisher=[[Skytrax]] |accessdate=2013-12-10 |archiveurl=https://archive.is/20130829092810/http://www.worldairportawards.com/Awards_2013/category.htm |archivedate=2013-08-29 |deadurl=yes }}</ref>。日本的四大航空公司[[日本航空]]、[[全日本空輸|全日空]]、[[Air Do|北海道国际航空]]、[[天馬航空|SKY(天马航空)]]为日本空中交通的重要标志。由於日本99.7%的原材料和商品均依賴海運進出口<ref>{{cite web | url=http://www.mofa.go.jp/policy/oda/white/2006/ODA2006/html/honpen/hp102060000.htm | title=Assistance to Asian Coastal Nations for Ensuring Maritime Safety  | publisher=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Japan| accessdate=2013-12-10}}</ref>,水路交通一直被重視而且十分便利<ref>{{cite web| url=http://www.wanzhuan-japan.com/cht/pages/jpt| title=日本的交通| publisher=株式會社 Creative Engine(玩轉日本)| accessdate=2013-12-10|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213032830/http://www.wanzhuan-japan.com/cht/pages/jpt| archivedate=2013-12-13}}</ref>。日本全國一共有1020個各式的港口,當中屬於指定重要港灣的{{link-ja|超級中樞港湾|スーパー中枢港湾}}包括了「京濱港」([[東京港]]、[[橫濱港]])、「名四港」([[名古屋港]]、[[四日市港]])以及「阪神港」([[大阪港]]、[[神戶港]])<ref>{{cite web | url=http://www.mlit.go.jp/kisha/kisha05/11/110701_.html | title=指定特定重要港湾の指定について | publisher={{lang|ja|国土交通省}} | date=2005-07-01 | accessdate=2014-03-11|language=ja}}</ref>。
  
==== 第二產業 ====
+
== 对外贸易 ==
日本的主要工业範圍包括钢铁、汽车、造船、电子电器、化工、[[纺织]]和食品加工等<ref>{{cite web | url=http://www.economywatch.com/world_economy/japan/industry-sector-industries.html | title=Japan Industry Sectors | publisher=Economy Watch | date=2013-06-04 | accessdate=2013-12-10}}</ref>,當中[[汽车工业]]佔日本制造业總产值16%,其产业链延伸到[[制造]]、[[销售]]、维修保养、材料等广阔领域,与汽车工业相关的从业人员也佔了全国[[就业]]人数的10%,为日本国民提供了巨大就业机会,因而被稱為日本的「支柱产业」<ref>{{cite web | url=http://www.dss.gov.cn/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248103 | title=日本汽车工业概况 |publisher=决策支持网| accessdate=2014-03-02}}</ref>,也使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汽車出口國<ref>{{cite web|title=World Motor Vehicle Production by Country|url=http://oica.net/wp-content/uploads/worldprod_country.PDF|publisher=OICA|accessdate=2011-01-16}}</ref>。此外,日本是世界最大的[[碳纖維]]生產國,全球70%以上碳纖維產量均源自日本公司<ref>{{cite web | url=http://web-japan.org/trends/11_sci-tech/sci120329_2.html | title=CARBON FIBERS - A Dream Material Developed over 40 Years by Japanese Companies | accessdate=2013-12-10}}</ref>。日本的核发电量居世界第三位,僅次於[[美國]]和[[法國]]<ref name=stats>{{cite web|url=http://www.iaea.org/PRIS/WorldStatistics/NuclearShareofElectricityGeneration.aspx|title=Nuclear Share of Electricity Generation in 2011|accessdate=2013-04-14|date=2013-04-13|publisher=IAEA}}</ref>。
 
 
 
日本的电子机械市場在基本上是由[[日立製作所|日立]]、[[松下]]、[[索尼]]、[[东芝]]、[[NEC]]、[[富士通]]、[[三菱电机]]、[[夏普]]和[[三洋电机]]等九大製造商瓜分,以电子电器产业和汽车工业为代表的制造业高速发展。[[汽车]]工业方面,日本汽车的生产量位全球第三,僅次於[[美国]]和[[中国]]<ref>{{cite web | url=http://oica.net/category/production-statistics/ | title=OICA » Production Statistics - 2012 Production Statistics | publisher=[[世界汽車工業國際協會|Organis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Constructeurs d'Automobiles]] | date=2012 | accessdate=2013-12-10}}</ref>,以[[豐田汽車|丰田]]、[[马自达]]、[[本田技研工业|本田]]、[[日产]]等公司的产品畅销全球。由于电子机械包括了洗衣机、电冰箱、灯光设备以及个人电脑等多個範疇,总生产额超过了日本整个机械工业的10%,因此也被視為汽车工业以外的第二個支柱产业。<ref>{{cite web|url=http://cn.j-cast.com/2004/11/01000401.html |title=瞭望日本 : 电子机械工业 |publisher=J-CAST |date=2004-11-01 |accessdate=2014-03-15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314205134/http://cn.j-cast.com/2004/11/01000401.html |archivedate=2014-03-14 |deadurl=yes }}</ref>
 
 
 
==== 第一產業 ====
 
日本的农业实行小型[[机械化]],单位耕地产量世界第一<ref>{{cite web|url=http://www.mybulesea.com/japan.html |title=Why Start A Business In Japan? |publisher=The Prysm group |archiveurl=https://archive.is/20130829075708/http://www.mybulesea.com/japan.html |archivedate=2013-08-29 |accessdate=2013-12-10 |deadurl=yes }}</ref>。日本的[[稻米]]主要在日本海沿岸地區和東北地方生產<ref>{{Cite web|url=http://www.okomehp.net/grow/grow007|title=お米の産地 ― 日本で美味しいお米ができる理由|publisher=お米とごはんの基礎知識|accessdate=2012-02-04}}</ref>,自给有余<ref>{{cite web | url=http://www.skillclear.co.uk/japan/default.asp | title=Japan Immigration Services - About Japan | publisher= SkillClear| accessdate=2013-12-10}}</ref>,而在[[越光米]]、[[富士蘋果]]等農產品均聞名於世界。日本政府的農業政策除了會確保國內糧食穩定供應外,也推動農業現代化、農民收入穩定<ref>{{Cite web|url=http://www.people.com.cn/GB/guoji/1031/2489176.html|title=〈日本保護農業的現狀與未來〉|publisher=《人民日報》|accessdate=2004-05-11}}</ref>。日本是世界上第二大渔业资源生产国,[[捕鱼]]技术和捕鱼量居世界前列。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以上,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ref name="jtan"/>,但是由於林业主要著重於保護生态环境,因此工業上使用的[[木材]]基本使用进口资源,是世界上进口木材最多的国家<ref name="jtan">{{cite web | url=http://www.jatan.org/eng/japan-e.html | title=Japan's Timber Trade and Forestry | publisher={{lang|ja|熱帯林行動ネットワークJATAN}} |accessdate=2013-12-10}}</ref>。此外,日本还是世界上[[填海]]造陆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約有0.5%的國土面積來自填海<ref>{{cite web | url=http://japanpropertycentral.com/real-estate-faq/reclaimed-land-in-japan/ | title=Reclaimed Land in Japan | publisher=Japan Property Central |accessdate=2013-12-10}}</ref>。
 
 
 
=== 对外贸易 ===
 
 
 外贸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日本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国和进口国<ref name="eww">{{cite web | url=http://www.economywatch.com/world_economy/japan/export-import.html | title=Japan Export, Import & Trade | accessdate=2013-12-10}}</ref>。日本在1950年代确立了贸易立国方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開始跟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进行自由贸易,这为日本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创造了有利的国内和国际条件。此后,日本的对外贸易迅猛增长,主要贸易对象为[[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南韓]]、[[香港]]、[[台灣]]和[[沙地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ref name="eww"/>。日本主要出口的商品包括[[汽车]]、[[半導體]]、[[鋼鐵]]、[[塑膠]]、化工产品等,而主要进口的产品則是[[化石能源]]、[[机械]]、影音產品和[[纺织品]]等<ref name="eww"/>。目前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ref name="eww"/>。
 
 外贸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日本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国和进口国<ref name="eww">{{cite web | url=http://www.economywatch.com/world_economy/japan/export-import.html | title=Japan Export, Import & Trade | accessdate=2013-12-10}}</ref>。日本在1950年代确立了贸易立国方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開始跟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进行自由贸易,这为日本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创造了有利的国内和国际条件。此后,日本的对外贸易迅猛增长,主要贸易对象为[[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南韓]]、[[香港]]、[[台灣]]和[[沙地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ref name="eww"/>。日本主要出口的商品包括[[汽车]]、[[半導體]]、[[鋼鐵]]、[[塑膠]]、化工产品等,而主要进口的产品則是[[化石能源]]、[[机械]]、影音產品和[[纺织品]]等<ref name="eww"/>。目前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ref name="eww"/>。
  
===  基建和 交通 ===
+
== 交通 建設 ==
 
 日本的交通以公路、[[日本鐵路運輸|铁路]]、航空和水路为主<ref>{{cite web | url=http://www.lonelyplanet.com/japan/transport/getting-around | title=Transport in Japan | publisher= [[寂寞星球|Lonely Planet]] | accessdate=2014-03-22}}</ref>,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技术水平和运输量均居世界前列。
 
 日本的交通以公路、[[日本鐵路運輸|铁路]]、航空和水路为主<ref>{{cite web | url=http://www.lonelyplanet.com/japan/transport/getting-around | title=Transport in Japan | publisher= [[寂寞星球|Lonely Planet]] | accessdate=2014-03-22}}</ref>,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技术水平和运输量均居世界前列。
  
行 158: 行 50:
 
 日本的[[基礎建設]]完善,特別是交通建設上。1964年開通的[[新幹線]]是世界最早的高速鐵路<ref>{{cite web|url=http://www.kurogane-rail.jp/osakarm/cosakarm_13.html |title=0系新幹線電車 |publisher=鐵道之路 |accessdate=2013-12-10 |archiveurl=https://archive.is/20130829090612/http://www.kurogane-rail.jp/osakarm/cosakarm_13.html |archivedate=2013-08-29 |deadurl=yes }}</ref>,其中歷史最為悠久的[[東海道新幹線]]更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鐵道<ref>{{cite web|url=http://english.jr-central.co.jp/company/company/achievement/transportation/index.html|title=Transportation Data |publisher=[[東海旅客鐵路|JR Central]]|accessdate=2013-12-11}}</ref>,全長515.4公里。連接[[本州]]和[[北海道]]的[[青函隧道]]為目前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全長3911米的[[明石海峽大橋]]則是世界上最長的[[吊橋]]<ref name="fc2web">{{cite web|url=http://www.jb-honshi.co.jp/bridgeworld/index.html |title=明石海峡大橋ブリッジワールド:世界最長の吊橋を体験しよう!-JB本四高速- |publisher={{lang|ja|明石海峡大橋}} |accessdate=2013-08-10|language=ja}}</ref>。
 
 日本的[[基礎建設]]完善,特別是交通建設上。1964年開通的[[新幹線]]是世界最早的高速鐵路<ref>{{cite web|url=http://www.kurogane-rail.jp/osakarm/cosakarm_13.html |title=0系新幹線電車 |publisher=鐵道之路 |accessdate=2013-12-10 |archiveurl=https://archive.is/20130829090612/http://www.kurogane-rail.jp/osakarm/cosakarm_13.html |archivedate=2013-08-29 |deadurl=yes }}</ref>,其中歷史最為悠久的[[東海道新幹線]]更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鐵道<ref>{{cite web|url=http://english.jr-central.co.jp/company/company/achievement/transportation/index.html|title=Transportation Data |publisher=[[東海旅客鐵路|JR Central]]|accessdate=2013-12-11}}</ref>,全長515.4公里。連接[[本州]]和[[北海道]]的[[青函隧道]]為目前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全長3911米的[[明石海峽大橋]]則是世界上最長的[[吊橋]]<ref name="fc2web">{{cite web|url=http://www.jb-honshi.co.jp/bridgeworld/index.html |title=明石海峡大橋ブリッジワールド:世界最長の吊橋を体験しよう!-JB本四高速- |publisher={{lang|ja|明石海峡大橋}} |accessdate=2013-08-10|language=ja}}</ref>。
  
===  創新 研 ===
+
== 科 技發展 ==
 
 日本在全球百大创新力科研企业中佔28個席位,僅次於[[美國]]<ref>{{cite web|url=http://thomsonreuters.com/press-releases/102013/thomson-reuters-2013-top-100-global-innovators |title=Thomson Reuters Names the World’s Top 100 Most Innovative Organizations for 2013 |accessdate=2013-12-10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213023945/http://thomsonreuters.com/press-releases/102013/thomson-reuters-2013-top-100-global-innovators |archivedate=2013-12-13 }}</ref>。日本全国有约70万的科研人员,每年的科研经费达1300亿[[美元]],高居全球第三<ref>{{cite news|last=McDonald|first=Joe|title=China to spend $136 billion on R&D|newspaper=BusinessWeek|date=2006-12-04}}</ref>。日本在電子、[[手機]][[通訊]]、低耗能環保車、[[機械]]、工業用[[機器人]]、[[光學]]、[[化學]]、[[半導體]]和[[金屬]]等多項領域具世界領先技術且屢獲殊榮<ref>{{cite web |title=Japanese Nobel Laureates |publisher=[[京都大學|京都大学]] |year=2009 |url=http://www.kyoto-u.ac.jp/en/profile/intro/honor/nobel.htm/ |accessdate=2009-11-07}}</ref><ref>{{cite web|title=Japanese Fields Medalists |publisher={{lang|ja|京都大学}} |year=2009 |url=http://www.kyoto-u.ac.jp/en/profile/intro/honor/fields.htm |accessdate=2009-11-07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310203313/http://www.kyoto-u.ac.jp/en/profile/intro/honor/fields.htm/ |archivedate=2010-03-10 }}</ref><ref>{{cite web |title=Dr. Kiyoshi Ito receives Gauss Prize |publisher={{lang|ja|京都大学}} |year=2009 |url=http://www.kyoto-u.ac.jp/en/profile/intro/honor/gauss.htm |accessdate=2009-11-07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309181805/http://www.kyoto-u.ac.jp/en/profile/intro/honor/gauss.htm/ |archivedate=2010-03-09 }}</ref>,並在[[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各有11人、7人、4人獲獎,自然科學三大獎(22人)人數為亞洲第一<ref>{{cite web | url=http://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chemistry/laureates/index.html | title=All Nobel Prizes in Chemistry | publisher=[[諾貝爾基金會|Nobel Foundation]] | date=2011-10-07 | accessdate=2014-03-15}}</ref><ref>{{cite web | url=http://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physics/laureates/ | title=All Nobel Prizes in Physics | publisher=Nobel Foundation | accessdate=2014-03-15}}</ref>。此外,日本獲得其他國際科學大獎的人數,也都是亞洲第一。其包括[[沃爾夫獎]](科學類8人)、[[富蘭克林獎章]](12人)、[[拉斯克獎]](7人)、[[蓋爾德納國際獎]](13人)、[[羅伯·柯霍獎]](11人)以及[[湯森路透引文桂冠獎]](26人)。
 
 日本在全球百大创新力科研企业中佔28個席位,僅次於[[美國]]<ref>{{cite web|url=http://thomsonreuters.com/press-releases/102013/thomson-reuters-2013-top-100-global-innovators |title=Thomson Reuters Names the World’s Top 100 Most Innovative Organizations for 2013 |accessdate=2013-12-10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213023945/http://thomsonreuters.com/press-releases/102013/thomson-reuters-2013-top-100-global-innovators |archivedate=2013-12-13 }}</ref>。日本全国有约70万的科研人员,每年的科研经费达1300亿[[美元]],高居全球第三<ref>{{cite news|last=McDonald|first=Joe|title=China to spend $136 billion on R&D|newspaper=BusinessWeek|date=2006-12-04}}</ref>。日本在電子、[[手機]][[通訊]]、低耗能環保車、[[機械]]、工業用[[機器人]]、[[光學]]、[[化學]]、[[半導體]]和[[金屬]]等多項領域具世界領先技術且屢獲殊榮<ref>{{cite web |title=Japanese Nobel Laureates |publisher=[[京都大學|京都大学]] |year=2009 |url=http://www.kyoto-u.ac.jp/en/profile/intro/honor/nobel.htm/ |accessdate=2009-11-07}}</ref><ref>{{cite web|title=Japanese Fields Medalists |publisher={{lang|ja|京都大学}} |year=2009 |url=http://www.kyoto-u.ac.jp/en/profile/intro/honor/fields.htm |accessdate=2009-11-07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310203313/http://www.kyoto-u.ac.jp/en/profile/intro/honor/fields.htm/ |archivedate=2010-03-10 }}</ref><ref>{{cite web |title=Dr. Kiyoshi Ito receives Gauss Prize |publisher={{lang|ja|京都大学}} |year=2009 |url=http://www.kyoto-u.ac.jp/en/profile/intro/honor/gauss.htm |accessdate=2009-11-07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309181805/http://www.kyoto-u.ac.jp/en/profile/intro/honor/gauss.htm/ |archivedate=2010-03-09 }}</ref>,並在[[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各有11人、7人、4人獲獎,自然科學三大獎(22人)人數為亞洲第一<ref>{{cite web | url=http://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chemistry/laureates/index.html | title=All Nobel Prizes in Chemistry | publisher=[[諾貝爾基金會|Nobel Foundation]] | date=2011-10-07 | accessdate=2014-03-15}}</ref><ref>{{cite web | url=http://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physics/laureates/ | title=All Nobel Prizes in Physics | publisher=Nobel Foundation | accessdate=2014-03-15}}</ref>。此外,日本獲得其他國際科學大獎的人數,也都是亞洲第一。其包括[[沃爾夫獎]](科學類8人)、[[富蘭克林獎章]](12人)、[[拉斯克獎]](7人)、[[蓋爾德納國際獎]](13人)、[[羅伯·柯霍獎]](11人)以及[[湯森路透引文桂冠獎]](26人)。
  
行 164: 行 56:
  
 
 在[[太空]]科技方面,日本[[东京大学]]在1955年发射了日本第一枚小型[[火箭]],隨後日本太空科技在[[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領導下開始逐步發展,于1970年成功將[[大隅號]]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使日本成为世界上继美国、[[苏联]]和英国后第四个發射[[人造衛星]]上天的國家。踏入21世紀,日本太空科技迅速發展,2007年,日本顺利发射绕月探测卫星[[輝夜姬 (人造衛星)|辉夜姬]],成为继美苏之后第3个成功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日本发射的[[小行星]]探测器[[隼鳥號]]在2010年從[[小行星25143]]返回地球,是首個在月球以外的星球着陆并安全歸來的人造航天器,已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健力士世界纪录]]认定為「世界上首架從小行星上帶回物質的探測器」。這些創舉都為日本跻身世界太空强国之列做出了貢獻。<ref>{{cite web | url=http://www.cssn.cn/gj/gj_gjwtyj/gj_rb/201310/t20131026_594501.shtml | title=日本太空事业发展探析 | publisher=国际观察 2011年6期| date=2012-09-06 | accessdate=2014-03-15}}</ref>
 
 在[[太空]]科技方面,日本[[东京大学]]在1955年发射了日本第一枚小型[[火箭]],隨後日本太空科技在[[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領導下開始逐步發展,于1970年成功將[[大隅號]]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使日本成为世界上继美国、[[苏联]]和英国后第四个發射[[人造衛星]]上天的國家。踏入21世紀,日本太空科技迅速發展,2007年,日本顺利发射绕月探测卫星[[輝夜姬 (人造衛星)|辉夜姬]],成为继美苏之后第3个成功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日本发射的[[小行星]]探测器[[隼鳥號]]在2010年從[[小行星25143]]返回地球,是首個在月球以外的星球着陆并安全歸來的人造航天器,已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健力士世界纪录]]认定為「世界上首架從小行星上帶回物質的探測器」。這些創舉都為日本跻身世界太空强国之列做出了貢獻。<ref>{{cite web | url=http://www.cssn.cn/gj/gj_gjwtyj/gj_rb/201310/t20131026_594501.shtml | title=日本太空事业发展探析 | publisher=国际观察 2011年6期| date=2012-09-06 | accessdate=2014-03-15}}</ref>
 +
==飲食文化==
 +
*日本的傳統早餐:鹹魚,乾飯,味増湯。乾飯上面會打上生雞蛋,或加上納豆,山藥泥攪拌之後吃。
 +
*松花堂便當:傳統上四格的便當叫做松花堂便當,包含各式菜色及米飯。
 +
*拉麵:以重鹹重油為主,客棧網友推薦的包括大阪金龍拉麵及九州博多的一蘭拉麵。吃麵時可以發出聲音吸食麵條。
 +
*日式甜點:茶點因為搭配煎茶或抹茶,甜味一般都很甜。京都的茶寮都路里,大原女家,宇治的中村藤吉,以及嵐山的老松都是有名的日式甜點店。
 +
*燒肉:無中文菜單店家
 +
*低價飲食:百貨公司或是超級市場打烊前半小時會特價供應,一般約打對折以下,可以撿到便宜,另外生鮮食品自己烹調也是省錢的方法。
 +
*屋台:路邊攤飲食,一般較為便宜。
 +
*食券:有些廉價的食堂前有販賣機,買食券之後再進去拿食物。
 +
*[[立食]]:車站前多,一般也較便宜,只是要站著吃。
 +
*[[迴轉壽司]]:有的店家會規定要在一定的時間內吃完一定的數量才可以。
 +
*[[懷石料理]]:量少而精緻的料理。通常價錢高昂需要預約,如京都的瓢樹。
 +
*[[會席料理]]:多道菜包括煮物炸物漬物等的精緻料理。
 +
*[[川床料理]]:夏日在河上搭起棚架邊乘涼邊吃飯發展出的料理。
 +
*[[精進料理]]:素食,有名如高野山的精進料理。
  
== 人口 ==
+
== 氣候==
{{main|日本人口|日本人口問題|日本縣份人口表}}
+
* 由於日本的 島嶼呈北 向延伸得很長 跨越緯 約20 度, 因此 多種溫 度帶。 氣候類型 是溫帶季風氣候 南部 九州 國、 琉球群 島有 副熱帶季風氣候;北部 島嶼夏天溫暖 冬天 漫長 寒冷 還時常 有大量 降雪;而 中西部地區則 冬天 較乾燥 很少下雪 夏天潮濕
 
+
* 日本是 國, 又深受黑潮影響 海洋性顯著
=== 民族語言 ===
+
*三月至四月 春季 五月至九月初 夏季 九月至十一月 秋季 月底 二月 冬季;盛夏至初秋常受熱帶氣旋(颱風)侵襲
| align =
 
| image1 = Japanese dialects-ja.png
 
| width1 = 185
 
| caption1 = 日本各地的[[方言]]分布
 
| image2 = Japan Population density map-zhtw.svg
 
| width2 = 175
 
| caption2 = 日本人口密度
 
}}
 
根據[[總務省]]統計局公布,1億2675万5千人(2017年8月確定值)<ref>{{cite web|url=http://www.stat.go.jp/data/jinsui/new.htm|title=統計局ホームページ/人口推計(平成30年(2018年)5月確定値,平成30年(2018年)10月概算値) (2018年10月22日公表)|first=|last=総務省統計局|date=|website=www.stat.go.jp|accessdate=2018-10-27}}</ref>。雖然[[大和族|大和民族]]佔日本人口的大多數,但嚴格意義上日本並非[[單一民族國家]]。 由於日本 在19世紀末以來開始接收移民和多次擴張領土,目前境內也存在數個少數民族,當中包括[[阿伊努族]](約3萬人)、[[日本朝鲜族|朝鮮人]](約60萬人)和[[日本華人|華人]](約70萬人),另有因沒有統計項而數量不明 [[琉球人]]等(估計約160萬人)<ref>{{cite web| author = {{lang|ja|総務省 統計局}}| url = http://www.e-stat.go.jp/SG1/estat/List.do?bid=000001034991&cycode=0| title = 2010年 国勢調査 全国結果| accessdate = 2011-10-30}}</ref>。在日本,大部分日本人和在日外國人都通[[日語]],現行的公用語言稱為標準語或共通語,以[[江戶]]山手地區(今[[ 京]]中心一帶)的中流階層方言為基礎<ref>{{cite web |url=http://umesakura.jp/20050628180224.html |title= 日本的標準語與共通語 |publisher={{lang|ja|梅と桜}} |date=2005-06-28 |accessdate=2014-01-22}}</ref>。在17世纪前,[[京都]]作為日本的政治和文化中心,當地的语言曾經是日本的标准语言。但是自從[[德川幕府]]统治日本後,[[江户]](即現今的[[東京]])的语言便成为日本的标准语。<ref name="kataa">{{cite web | url=http://web-japan.org/kidsweb/cn/explore/language/q5.html | title=日语中有方言吗? | |publisher=日本兒童網 | accessdate=2014-03-14}}</ref>日本各地也存在不同的方言,主要可分为{{link-ja|東日本方言|東日本方言}}和{{link-ja|西日本方言|西日本方言}}<ref name="kataa"/>,而兩者中較具代表性的包括了[[近畿方言]](關西腔) {{link-ja|東 方言 (日本)|東北方言|東北方言}}和混合了琉球語口音和詞彙的[[沖繩日語]]等。還有一些少數民族語言,主要有在[[琉球群島]]地區[[琉球人]]使用的[[琉球語]]及母語使用者不足100人的[[阿伊努人]]語言[[愛努語]]<ref>{{cite web | url=http://www.publicasian.com/texts-come-alive-at-ainu-culture-lecture/ | title=“Texts come alive” at Ainu culture lecture | publisher=PublicAsian | date=2010-10-08 | accessdate=2014-03-21 | deadurl=yes |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322001920/http://www.publicasian.com/texts-come-alive-at-ainu-culture-lecture/ | archivedate=2014-03-22 }}</ref>。[[英語]]是日本國民教育中標準的項目之一,但因日語[[音標]]一定會帶[[a]]、[[i]]、[[u]]、[[e]]、[[o]]五個[[母音]]音標的特性,加上日本人通常直接以[[日語假名|假名]]音譯外來詞,導致日本人在英語[[發音]]上面(尤其是[[r]]和[[l]]音)普遍有一定程 上的不準確<ref>{{citation|last=Goto|first=Hiromu|year=1971|title=Auditory perception by normal Japanese adults of the sounds "l" and "r""|journal=Neuropsychologia|volume=9|pages=317–323|doi=10.1016/0028-3932(71)90027-3|pmid=5149302|issue=3}}</ref><ref>{{citation|last=Hallé|first=Pierre A.|last2=Best|first2=Catherine T.|last3=Levitt|first3=Andrea|year=1999|title=Phonetic vs. phonological influences on French listeners' perception of American English approximants|journal=Journal of Phonetics|volume=27|pages=284|doi=10.1006/jpho.1999.0097|issue=3}}</ref>。
 
 
 
日本的[[人口密 ]]約為每平方公里336.8人 其中又以太平洋沿岸地區與南部地區最為密集。在日本,除了[[四國地方]],各地方均 人口在100萬以上的大都市。主要都市都集中在沿海地區的[[平原]],10%的日本國土集中了90%的日本人。全國80%的人口居住於城市或大城鎮,26%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南關東|首都圈]],49%以上的人口集中在大東京、[[京阪神]]、中京等三大都會圈,而東京都人口密 為每平方公里5,748人。現在東京[[城市群]](即首都圈)的人口達到3千6百70萬人以上,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都會區,但在都心地 也引發了地價昂貴等問題,東京更是全球最貴的辦公地點之一<ref>{{cite web | url=http://paper.wenweipo.com/2003/01/17/OT0301170063.htm | title=倫敦東京地價貴 |publisher=文匯報 | date=2003-01-17 | accessdate=2013-12-09}}</ref> 而在農漁村, 量的青年離開本地前往都市,使這些地區逐漸出現過疏化和[[老齡化]]問題<ref>{{cite web | url=http://www.xchen.com.cn/lylw/nyfzlw/603632.html | title=日本农业现状及危机 析 |publisher=新晨范文网| accessdate=2013-12-09}}</ref>。日本平均[[壽命]]位於世界前列,2016年平均壽命男性80.98歲 女性87.14歲。<ref>{{cite web|url=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2146891|title=日本平均壽命創新高 全球排名僅次於香港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author=|date=|publisher=|accessdate=2018-10-27}}</ref>[[厚生勞動省]]發布數據,截至2017年9月15日全日本100歲以上 人瑞高達6萬7824人,較去年增加了2132人<ref>{{cite web|url=http://zh.cn.nikkei.com/politicsaeconomy/politicsasociety/27058-2017-09-15-14-59-39.html|title=日本百歲以上老人超6.7萬 最高壽達……  日經中文網|first=|last=秦醒驪|date=|website=zh.cn.nikkei.com|accessdate=2018-10-27}}</ref>。隨著戰後首波[[嬰兒潮]]出生的人口開始退休,同時越來越多日本年輕人選擇不[[結婚]]或[[生育]]<ref>{{cite web|last=Ogawa|first=Naohiro|title=Demographic Trend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Japan's future|url=http://www.mofa.go.jp/j_info/japan/socsec/ogawa.html|work=Transcript of speech delivered on 7 March 1997|publisher=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Japan|accessdate=2016-01-07|language=en}}</ref>,日本的[[高齡化]]和[[少子化]]問題嚴重,人口持續減少<ref>{{cite web |url=http://www2s.biglobe.ne.jp/~kobayasi/area/population/popu_1.htm |title=日本の人口と人口問題 |publisher=Ryuichi Kobayashi |date=2013-03-31 | accessdate=2008-01-01|language=ja}}</ref>。人口下降將會影響日本的經濟及社會,日本即將面臨被扶養人口急劇增加 勞動力成本提高和福利體系負擔加重的危機。2017年6月2日,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的日本人口數字較前一年減少33萬786人,持續負成長。<ref>{{cite web|url=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2086988|title=日本去年新生兒首度未達百萬 人口自減數再創新高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author=|date=|publisher=|accessdate=2018-10-27}}</ref>也是世界勞動力缺口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但儘管面對如此嚴峻的情勢,日本政府目前婉拒大規模[[移民]]計劃<ref>{{cite web |url=https://tw.news.yahoo.com/人口減-日了解問題但不願解決-063251885.html |title=人口減 日了解問題但不願解決|publisher=路透社 |accessdate=2016-01-07|date=2014-06-13}}</ref>,僅開放少量臨時移工,而日本民眾更反對任何形式的長期居留,僅22%能夠接受移民<ref>[http://mlkj24.pixnet.net/blog/post/31659292-經濟學人-日本移民窄門-a-narrow-passage- 經濟學人 日本移民窄門 A narrow passage @ mlkj24 :: 痞客邦 PIXNET ::<!-- Bot generated title -->]</ref>,而日本的外 出生人口幾乎也都以鄰近的中國大陸 朝鮮半 移民為主。
 
 
 
=== 宗教信仰 ===
 
[[神道]]與[[日本佛教|佛教]]是日本的主要宗教。現在大多數[[日本人]]心理上并沒 特定 宗教信仰,但是日本人生活中的許多儀式和活動都與神道和佛教有著密切的關係,例如[[婚禮]] [[喪禮]]等<ref>{{cite web|url=http://ijs.cass.cn/uploadfile/2010/0621/20100621032253201.pdf |title=日本国民宗教信仰的现状、特点及其影响 |date=1994 |accessdate=2014-03-02 |author=张建立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4142323/http://ijs.cass.cn/uploadfile/2010/0621/20100621032253201.pdf |archivedate=2016-03-04 }}</ref>。《[[日本書紀]]》記述,佛教于552年傳入日本<ref>{{cite web |url=http://www.asuka-tobira.com/syotokutaishi/bukkyodenrai.htm |title=佛教傳入 |publisher={{lang|ja|飛鳥の扉}} |accessdate=2007-12-29}}</ref>,其後在[[圣德太子]]的積極推广下在日本迅速传播开来<ref>{{cite web | url=http://www.dafo7.org/html/2013/fxyj_0812/6204.html | title=佛教流布与诸宗派的发展 | publisher=雅安佛教 | date=2013-08-12 | accessdate=2014-03-02 | deadurl=yes |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0817002359/http://www.dafo7.org/html/2013/fxyj_0812/6204.html | archivedate=2013-08-17 }}</ref>。神道教 是在日本本土所發展出來的宗教,[[神社]]是祭神的場所,神道教認為自然界[[泛靈論|萬物皆為神]]<ref>{{cite web | url=http://niis.cass.cn/upload/2012/11/d20121130155344284.pdf | title=从日本人灵魂观看其宗教信仰 | accessdate=2013-12-09 |archivedate=2013-09-21|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0921123222/http://niis.cass.cn/upload/2012/11/d20121130155344284.pdf}}</ref>。目前最多日本人信奉神道教,佛教排第二<ref>{{cite web | url=http://web-japan.org/kidsweb/cn/explore/culture/q6.html | title=日本人信奉什么宗教? |publisher= 日本儿童网| accessdate=2014-03-02}}</ref>。
 
 
 
[[天主教]]在1549年進入日本,至17世紀初大約有75萬名教徒。然而後來[[德川幕府]]中後期實行禁教政策,並迫害日本信徒及[[傳道師]],直到19世紀後期,[[美軍]]強制日本開放貿易與外交的[[黑船來航]]事件以後,傳教活動才再次興盛於日本,現在日本經過正式[[受洗]]的[[基督宗教]]教徒不超過總人口的1%,但因其常佔有較高社會地位,故社會影響力遠大於1%<ref>{{cite web|title=Christianity's long history in the margins|url=http://www.japantimes.co.jp/news/2009/02/24/news/christianitys-long-history-in-the-margins/#.U1YPo17o6tw | author=Mariko Kato | publisher=[[日本時報|The Japan Times]] | date=2009-02-24 | accessdate=2014-04-22}}</ref>,其中最大的宗派為日本基督教会(新日基、新日キ)。
 
 
 
[[伊斯兰教]]在20世纪初期從[[奧斯曼帝國]]传入日本<ref>{{cite web|title=日本のイスラーム歷史|url=http://islamcenter.or.jp/history-and-publications/history-of-islam-in-japan/|publisher=Islamic Center Japan|accessdate=2014-05-06}}</ref>,目前日本的穆斯林约有12.6万人,以外籍人士居多,日籍穆斯林不足一万。 别在东京 神户、名古屋和福冈四地拥有一定规模的清真寺 其中以[[东京大清真寺|东京清真寺]]最为著名。<ref>{{cite web|author=店田廣文|title=世界と日本のムスリム人口 2011年|url=http://dspace.wul.waseda.ac.jp/dspace/bitstream/2065/39421/1/NingenKagakuKenkyu_26_1_Tanada.pdf|accessdate=2014-05-06|date=2012-08-29|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506120346/http://dspace.wul.waseda.ac.jp/dspace/bitstream/2065/39421/1/NingenKagakuKenkyu_26_1_Tanada.pdf|archivedate=2014-05-06}}</ref>
 
 
 
== 建筑 ==
 
日本建築擁 久遠的歷史,最早在6世紀受到[[中國建築]]的影響,[[佛教]]在傳入日本時同時帶入中國[[隋]][[唐朝|唐]]的建築技術與風格, 大量 興建[[佛寺]]和[[宮殿]],隨後慢慢發展出屬於日本的獨特風格。自16世紀起,府邸和城樓取代佛寺成為主要建築活動,[[城堡]]在江戶時代已演變為地方的政治與經濟 心,各大城市的富有人家也開始興建不同規模與風格的府邸<ref>{{cite web | url=http://www.kepu.net.cn/gb/civilization/architecture/asia/asa303.html | title=建築博物館:日本的建築 | publisher=中國科普博覽 | accessdate=2015-06-11}}</ref>。
 
 
 
日本在[[明治時代]]開始引入西方的建築技巧、材料和風格,建造與傳統風格有極大差別的[[鋼鐵]]和[[水泥]]建築<ref>{{cite web | url=http://ml.inuyama.gr.jp/zh-hant/must-see-sight-tw/523 | title=博物館明治村 |publisher=犬山觀光諮詢處 | accessdate=2013-12-09}}</ref>。二战前最早的日本建筑受到西方影响,材料、功能、结构和比例之间的关系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後,重建的城市與舊有的建築樣貌完全不同,逐而發展出現代的日本城市建築風格。1950至1960年代奠定日本建筑发展的基调,日本建築師開始在早期基礎上寻找日本建筑文化与 西 方建筑理念之间重叠的 分,互相替換<ref name="df"/>,得出的成品既和西方建筑融为一体,但也有日本自己的特色<ref>{{cite web|url=http://www.dfdaily.com/html/150/2014/3/26/1134113.shtml |title=坂茂获奖既意外,又在情理中 |publisher=东方早报 |date=2014-03-26 |accessdate=2014-03-26 |archiveurl=https://archive.is/20140326094851/http://www.dfdaily.com/html/150/2014/3/26/1134117.shtml |archivedate=2014-03-26 |deadurl=yes }}</ref>。同一時期,日本經濟快速成長,許多城市建築(例如[[東京鐵塔]])都是在20世紀中後期興建的,當時是日本建築[[粗野主义|粗野]][[现代主义建筑|现代主义建築]]的最興盛時期,代表建築包括在1961年落成的[[東京文化會館]]<ref>{{cite web | url=http://ider.idzoom.com/?action-viewnews-itemid-40001 | title=前川国男的粗野主义- 室内设计师 | publisher=idzoom 室内设计师 | accessdate=2013-12-09 | deadurl=yes |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218121610/http://ider.idzoom.com/?action-viewnews-itemid-40001 | archivedate=2013-12-18 }}</ref>。
 
 
 
日本建筑对自然环境的关注、日本传统文化的坚持以及东西方建築風格之间的平衡是其較為重要的特點<ref name="df">{{cite web | url=http://money.163.com/14/0326/08/9O8FNLB400253B0H.html | title=践行广义建筑学责任的纸管魔术师 | publisher=东方早报 | date=2014-03-26 | accessdate=2016-03-18 | via=网易财经}}</ref>。1991年,具[[后现代主义|後現代]]風格的[[東京都廳舍]]完工,掀起日本的[[摩天大樓]]風潮,其後[[東京國際論壇大樓]]、[[六本木新城]]、[[東京晴空塔]]等地標性建築逐一落成,標誌著日本建築已走出一条与西方建筑体系不同、充滿本土色彩的风格,正式踏入一個新時代<ref name="df"/><ref>{{cite book | title=日本後現代主義建築巡禮 | publisher=楓樹林出版社 | author=磯達雄 | year=2013 | isbn=9789866023774 }}</ref>。
 
 
 
== 社会 ==
 
=== 醫療 ===
 
日本的[[醫療保險]]制度始建于1922年,當時新通過的健康保險法建立了以受僱者爲對象的醫療保險制度,其後1938年頒布的《國民健康保險法》則建立了以自營業者、農民爲對象的國民健康保險制度。1961年,日本政府提出所有國民都有義務加入國民健康保險,從而日本實現了全民醫療保障<ref name="selfg">{{cite web | url=https://sites.google.com/site/selflearningcollege/hp_japan_intro | title=日本的醫療保險制度簡介 | accessdate=2014-03-13}}</ref>。1973年,70歲以上長者開始獲政府提供免費醫療服務<ref>{{cite web |url=http://www.nyu.edu/projects/rodwin/lessons.html |first=Victor|last=Rodwin|title=Health Care in Japan |publisher=[[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 |accessdate=2007-03-10}}</ref>,同年也新設了高額治療護理費支付制度和提高了[[分娩]]費和喪葬費。<ref name="selfg"/>日本的醫療保險主要分為國民健康保險( 地區 保險)和受僱者保險,前者覆蓋普通國民,如[[農民]]、[[自僱]]人士和[[退休]]人士等,後者 只覆蓋現職人士<ref name="selfg"/>。兩種保險均需要患者負擔一定 例的費用,但是只要在社會保障指定[[醫院]]看病,受僱者保險將會負擔其診療費80%,而地區保險也會負擔醫療費的70% [[門診]]費的70%和退休人員住院費的80%<ref name="selfg"/> 病人也可以自己選擇屬意的醫生和醫院<ref>{{cite web |url=http://www.ipss.go.jp/s-info/e/Jasos/Health.html |title=Health Insuranc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publisher={{link-ja|国立社会保障、人口問題研究所|国立社会保障・人口問題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Population and Social Security Research}} |accessdate=2007-03-28}}</ref>
 
 
 
=== 教育 ===
 
日本 實行小學校6年、中學校3年的義務教育,大部分學生在接受完義務教育後還會繼續進入[[高中|高等學校]]。2010年高等學校就學率為98%,位列全球第一<ref>{{cite web | url=http://www.mext.go.jp/component/a_menu/education/detail/__icsFiles/afieldfile/2011/09/27/1299178_01.pdf | title=高等学校教育の現状 | publisher=[[文部科學省|文部科学省]] | accessdate=2014-03-02}}</ref>,[[大學]]就學率也高達45.5%<ref>{{cite web |url=http://www.mext.go.jp/b_menu/hakusho/html/hpba200501/shiryo/008.htm |title=平成17年版 日本文部科學白皮書:“參考資料8 就学率・進学率(年次別) |publisher={{lang|ja|文部科学省}} |date=2005-01 |accessdate=2007-12-29|language=ja}}</ref>。日本的[[識字率]]亦為全球之冠,達到99%<ref>{{cite web |url=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fields/2103.html#136 |title=The World Factbook - LITERACY |publisher=[[CIA]] |accessdate=2015-03-21}}</ref>。[[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陆续开始普及6年[[小学]],3年中学的9年制义务教育。70年代,[[高中]]教育普及化,直到20世纪末,[[大学]]教育也开始逐步普及<ref name=" student">{{cite book |author=刘金钊 |title=《解读日本与日本人》|date=2009-08 |publisher=大连出版社 |location=大连市 |pages=17-18 |isbn=9787806847909 }}</ref>。21世纪開始,日本将教育大众化逐步迈向重点发展研究生教育,目標 要把研究生的人数從20世纪末的10万翻增加至20万<ref name=" student" />。国民[[终身教育]]也是21世纪日本教育的新亮点,{{link-ja|公民馆|公民館}}、[[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教育文化体系已经遍布日本全 各地。截至2006年 日本有青少年活动中心1,320个 公民馆17,143个,博物馆1,196个和公共图书馆2,979个<ref name=" student" />
 
 
 
=== 體育 ===
 
日本自古以來即重視各種武術,[[相撲]] 日本的傳統運動 在《[[古事記]]》和《[[日本書紀]]》中已有記載,且有「國技」之稱<ref>{{cite web |url=http://www.pbs.org/independentlens/sumoeastandwest/sumo.html |title=Sumo: East and West |publisher=[[PBS]] |accessdate=2007-03-10}}</ref>。現在日本每年舉行6次[[大相撲]]競賽;相撲運動員被稱為「[[力士]]」,其中等級最高者為「[[橫綱]]」。此外[[柔道]]、[[空手道]]、[[劍道]]和[[日本弓道|弓道]]也 日本的傳統體育項目 擁有很高的地位。 空手道是日本传统格斗术结合琉球武术唐手而形成的,起源于日本武道和其琉球地区的唐手。唐手 中国武术传入冲绳地区,结合当地武术琉球手发展而成的,而日本本土人又将九州、本州的摔、投等格斗技与唐手相结合,最终形成空手道。二战之后通过美军宣传而在全世界广泛传播。空手道当中包含踢、打、摔、拿、投、锁、绞、逆技、点穴等多种技术 ,一 些流派中还练习武器术。 [[柔道]]、[[空手道]]甚 影響不少外國[[武術]],如[[韓國]]的[[跆拳道]]就 來自[[空手道]]<ref>{{cite web | url=http://utf.whsites.net/history.htm | title=A History Of Taekwon Do | publisher=Universal Tae Kwon Do Federation | accessdate=2014-04-05}}</ref>,[[柔道]]則影響[[巴西柔術]]<ref name="stanlei12">{{cite book | last = Virgílio | first = Stanlei | title = Conde Koma&nbsp;– O invencível yondan da história | publisher = Editora Átomo | language = pt | year = 2002 | pages = 93–104  | isbn = 85-87585-24-X }}</ref>和[[俄羅斯擒拿術]]<ref>{{cite web | url=http://www5.ocn.ne.jp/~ysc2/sambotojudou.htm | title=サンボと柔道との関係 | publisher={{lang|ja|愛知県サンボ連盟}} | accessdate=2014-04-05 | language=ja | deadurl=yes |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407074315/http://www5.ocn.ne.jp/~ysc2/sambotojudou.htm | archivedate=2014-04-07 }}</ref>
 
  
[[明治維新]]後,西方體育運動透過教育系統進入日本并普及<ref>{{cite web |url=http://www.uk.emb-japan.go.jp/en/facts/culture_dailylife.html#sports |title=Culture and Daily Life |publisher=[[日本駐英國大使館|Embassy of Japan in the UK]] |accessdate=2007-03-27}}</ref>,其中以[[棒球]]最為發達盛行,始于1936年的[[日本棒球|日本職業棒球聯賽]]<ref>{{cite book |author=Nagata, Yoichi; Holway, John B. |editor=Palmer, Pete |title=Total Baseball |edition=4th |year=1995 |publisher=Viking Press |page=547 |chapter=Japanese Baseball |isbn=978-0670860999 }}</ref>孕育[[王貞治]]、[[長島茂雄]]、[[鈴木一朗]]等棒球巨星,在日本享有“國球”地位<ref name="xhsp">{{cite web | url=http://news.xinhuanet.com/2011-11/22/c_122319100.htm | title=甲子園,日本拼搏精神的象徵 |publisher=[[環球時報]]|via=新華社 | date=2011-11-22 | accessdate=2014-03-02}}</ref>。除了職業棒球之外,由高中生參加的[[選拔高等學校野球大會]]([[春季甲子園]]大賽)與[[全國高等學校野球選手權大會]]([[夏季甲子園]]大賽)也頗負盛名,全國超過4000所高中當中只有獲得各地區冠軍的49所學校能夠突圍而出,在兩周的比賽中決出冠軍,因此在甲子園登場代表高中生的“終極榮耀”,[[阪神甲子園球場|甲子園]]亦被視為日本體育乃至日本精神的一種象徵<ref name="xhsp"/>。
+
== 參考文獻 ==  
 +
{{Reflist}}
  
日本的[[日本職業足球聯賽|職業足球聯賽]]成立于1992年,平均每年有30萬人次入場觀賽<ref>{{cite web |url=http://www.tjf.or.jp/takarabako/PDF/TB09_JCN.pdf |title= Soccer as a Popular Sport: Putting Down Roots in Japan |publisher= The Japan Forum |format = [[PDF]] | accessdate=2007-04-01}}</ref>,而日本也在2002年與南韓共同舉辦[[2002年世界盃足球賽|韓日世界盃]]。[[ 日本國家足球隊]]是亞洲實力最強的足球隊之一<ref>{{cite web | url=http://app.gooooal.com/dataTeamProfile.do?tid=960&lang=tr | title=日本- 足球球隊簡介- 雪緣園資料庫 | publisher=雪缘园| accessdate=2014-03-02}}</ref>,總計贏得4次[[亞洲盃足球賽|亞洲盃]],並連續6屆殺入[[世界盃足球賽|世界盃]]-{zh-cn:决赛圈;zh-tw:決賽周;}-,水平與歐洲次級國家看齊<ref>{{cite web | url=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0605/9834960.html | title=日本名宿: 日本足球已達歐洲二流 仍非史上最強國家隊 |publisher=新浪網| date=2013-06-05 | accessdate=2014-03-02}}</ref>;[[日本國家女子足球隊]]也在2011年[[女足世界杯]]决赛取得冠军,成为首支赢得女足世界冠军的亚洲球队<ref>{{cite web | url=http://www.ablwang.com/2011/0719/211821.html | title= 日本 首夺世界杯狂喜 中国女足泪飞 | publisher=阿波罗新闻网 | date=2011-07-19 | accessdate=2014-03-02 | archive-url=https://archive.is/20140302093920/http://www.ablwang.com/2011/0719/211821.html | archive-date=2014-03-02 | dead-url=yes }}</ref>。時至今日,西方的[[高爾夫球]]<ref>{{cite web |url=http://archive.metropolis.co.jp/tokyo/604/sports.asp |title=Japanese Golf Gets Friendly |publisher={{lang|ja|メトロポリス}} |author=Fred Varcoe |accessdate=2014-03-14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archive.is/20131129002850/http://archive.metropolis.co.jp/tokyo/604/sports.asp |archivedate=2013-11-29 }}</ref>、[[網球]]、[[滑雪]]等運動在日本也頗為流行。
+
[[Category:731 日本]]

於 2022年10月6日 (四) 09:50 的最新修訂

日本國(英語 Japan ),(日語:日本国にっぽんこく、にほんこく Nippon-koku, Nihon-koku */?),通稱日本,是位於東亞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伊豆小笠原小笠原諸島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萬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鄂霍次克海日本海東海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俄屬遠東,東北接千島群島,西南面臺灣大陸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人居住於首都東京及周邊數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

國名

日語中「日本」一詞有多種讀法,時至今日,日本政府並無規定其標準讀音,因此兩種讀法並存。日本國名的意思為「朝陽升起的地方」,在《萬葉集》及《源氏物語》中都有出現;後來受到漢文化的影響,此名詞的發音由訓讀改為今日的音讀。而由於日本國土地處中國東面的海洋上,故此中文使用上又稱其為「東瀛」或「東洋」,中國古籍亦以「扶桑」代稱。根據《舊唐書·東夷伝》《新唐書·日本傳》的記載:咸亨元年(670年),日本遣使入唐,使者自言「因近日出,以為名。」 經承認後,『続日本紀』記述西元702年(大寶2年)定名稱為日本。

先史時代

日本列島最早在20萬年前出現人類[需要解釋],已知最早的日本人類化石可追溯到約3萬年前。今日的考古學證據則表明,古代的日本除了原住民外其他是由東南亞東北亞遷徙而來的各民族融合演變而成的。大約在公元前一萬年開始,日本進入新石器時期,是為繩紋時代(公元前一萬年至公元前3世紀)和彌生時代(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3世紀)。

伴隨著從東亞遷入日本的渡來人,日本在彌生時代初期出現陶器銅器以及水田等文化,逐漸成為一個農業社會,同時一些如奴國等的小國也開始與中國發展外交關係[1]

幕府時代

1192年,武家首領源賴朝被封為征夷大將軍,建立鎌倉幕府,並展開幕府統治,開始日本600多年的幕府時代。源賴朝過世後,其妻子的娘家北條氏實力擴大,開始操縱、暗殺或廢立之後的繼位者,幕府大權旁落執權的北條氏得宗家之手[2]承久之亂後,北條氏的合議制執權政治達於全盛。1232年(貞永元年),北條泰時制訂法典《御成敗式目》(又稱《貞永式目》)[3]。該法典最初僅適用於武家內部,後來適用於全國。1274年(文永十一年)與1281年(弘安四年),蒙元兩次侵日都未能成功,而戰後受貨幣經濟影響,無法恩賞抗元兵,導致御家人的貧困與御家人制度的解體[4]。北條氏實行一族獨裁,加深御家人和非御家人武士的反感,地方武士和農民積極進行反幕活動,幕府由盛轉衰。後醍醐天皇乘機發動正中之變元弘之變,倒幕號召得到各地武士響應。1333年5月新田義貞攻陷鎌倉,北條氏控制的鎌倉幕府滅亡[5]

後醍醐天皇掌握大權以後,並沒有滿足武士階層的期望。大軍閥足利尊氏成為所有武士的代表,於1336年攻陷京都,扶持兩統迭立中的持明院統光明天皇即位。大覺寺統的後醍醐天皇把持著日本皇室三神器逃到吉野山中,堅持自己才是正統[6],足利尊氏則在京都建立室町幕府,於是出現京都(北朝)和吉野(南朝)兩個對立的朝廷。南北朝的征戰持續將近60年,1392年,足利義滿逼南朝的後龜山天皇讓位,由室町幕府擁立的北朝後小松天皇成為天皇,也終止長達57年的南北朝時期[7]。1401年,室町幕府第三任將軍足利義滿為了經濟利益和抗衡天皇而向明朝朝貢,明廷遂封其為「日本國王」,但幕府於7年後與明朝斷交[8]

產業結構

第一產業

日本的農業實行小型機械化,單位耕地產量世界第一[9]。日本的稻米主要在日本海沿岸地區和東北地方生產[10],自給有餘[11],而在越光米富士蘋果等農產品均聞名於世界。日本政府的農業政策除了會確保國內糧食穩定供應外,也推動農業現代化、農民收入穩定[12]。日本是世界上第二大漁業資源生產國,捕魚技術和捕魚量居世界前列。日本的森林覆蓋率高達65%以上,是世界上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國家之一[13],但是由於林業主要著重於保護生態環境,因此工業上使用的木材基本使用進口資源,是世界上進口木材最多的國家[13]。此外,日本還是世界上填海造陸面積最大的國家之一,約有0.5%的國土面積來自填海[14]

第二產業

日本的主要工業範圍包括鋼鐵、汽車、造船、電子電器、化工、紡織和食品加工等[15],當中汽車工業佔日本製造業總產值16%,其產業鏈延伸到製造銷售、維修保養、材料等廣闊領域,與汽車工業相關的從業人員也佔了全國就業人數的10%,為日本國民提供了巨大就業機會,因而被稱為日本的「支柱產業」[16],也使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汽車出口國[17]。此外,日本是世界最大的碳纖維生產國,全球70%以上碳纖維產量均源自日本公司[18]。日本的核發電量居世界第三位,僅次於美國法國[19]

日本的電子機械市場在基本上是由日立松下索尼東芝NEC富士通三菱電機夏普三洋電機等九大製造商瓜分,以電子電器產業和汽車工業為代表的製造業高速發展。汽車工業方面,日本汽車的生產量位全球第三,僅次於美國中國[20],以豐田馬自達本田日產等公司的產品暢銷全球。由於電子機械包括了洗衣機、電冰箱、燈光設備以及個人電腦等多個範疇,總生產額超過了日本整個機械工業的10%,因此也被視為汽車工業以外的第二個支柱產業。[21]

第三產業

日本的第三產業,特別是銀行業金融業航運業保險業及商業服務業對GDP貢獻最大,佔全國GDP逾70%[22]。東京不僅是國內第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更是世界上最大工商城市和全世界生產總值名列第一的城市[23],同時也是世界頂級的金融、航運和服務中心。服務業是日本第三產業的核心,佔日本GDP逾70%[24];日本2011年的服務貿易出口佔世界出口3.4%,排名全球第七[25]

截至2016年,日本有219家公司名列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佔總數10.95%[26]東京電力NTT三菱UFJ瑞穗野村三菱地所東京海上三井住友JR東日本7&I日本航空均是世界規模數一數二的公司[27]。日本三菱是世界上僅次於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超級企業財閥,2013年世界五百強企業中上榜的62家日本企業當中,就有5家屬三菱旗下[28]三菱日聯金融集團為日本最大的金融機構,2013年時點的總資產達230兆日圓[29],旗下的三菱UFJ也是日本以至亞洲以資產計最大的銀行[30]郵貯銀行則是世界上存款總額最龐大的金融機構[31]三菱UFJ金融集團瑞穗金融集團三井住友金融集團在世界金融界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全球最大的海外貸款業者[32],而東京證券交易所也是僅次於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世界第二大證券交易所[33]

日本的旅遊產業也非常發達,聯合國世界觀光組織報告指日本在2013年以24%的成長率成為世界旅遊成長最快速地點[34],而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旅遊業競爭力報告2015》也指出,日本旅遊競爭力在全球141個經濟體中排行第9,位居亞洲第一[35]。同時,由於日本國內的服務和產品種類繁多,競爭激烈,因此日本的廣告業亦非常興盛[36],也造就了行業龍頭電通成為全球市佔率第五、淨收入第一的巨型廣告公司[37]

是日本文化藝術的重要表現形式,作品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38]。日本製作的動畫節目佔全球播放的60%,因此日本享有「世界動漫王國」的美譽[39]。1950年代以後,漫畫逐漸成為日本出版業的主要部分[40]。2006年日本漫畫業績達到4810億日圓[41],而日本動畫2011年的海外業績亦達到177億日圓[42]秋葉原則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動漫及電器集散地點[43]

日本的航空運輸業也相當發達,東京的羽田機場成田機場的客貨吞吐量均居世界前列,其中羽田機場2014年的旅客吞吐量在全球排前4名,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機場之一[44]。在2013年機場服務質量排名中,羽田機場位列世界第二[45],航班晚點率全球最低[46],而且是全球衛生情況最佳的機場[47]。日本的四大航空公司日本航空全日空北海道國際航空SKY(天馬航空)為日本空中交通的重要標誌。由於日本99.7%的原材料和商品均依賴海運進出口[48],水路交通一直被重視而且十分便利[49]。日本全國一共有1020個各式的港口,當中屬於指定重要港灣的超級中樞港灣スーパー中枢港湾包括了「京濱港」(東京港橫濱港)、「名四港」(名古屋港四日市港)以及「阪神港」(大阪港神戶港[50]

對外貿易

外貿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日本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51]。日本在1950年代確立了貿易立國方針,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開始跟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進行自由貿易,這為日本對外貿易規模的擴大創造了有利的國內和國際條件。此後,日本的對外貿易迅猛增長,主要貿易對象為中國美國澳大利亞南韓香港台灣沙地阿拉伯等國家和地區[51]。日本主要出口的商品包括汽車半導體鋼鐵塑膠、化工產品等,而主要進口的產品則是化石能源機械、影音產品和紡織品[51]。目前中國是日本最大的貿易夥伴[51]

交通建設

日本的交通以公路、鐵路、航空和水路為主[52],各種交通運輸方式的技術水平和運輸量均居世界前列。

儘管國土狹小,日本的道路總長度居世界第五位[53],每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長度居世界前列。日本的高速公路收費和徵稅都較其他國家高,但同時亦在公路維修和保養方面投放不少資源[54],節能方面也屬世界領先[55]

日本在2012年的鐵路運量達230.4億人次[56],為全球最繁忙的鐵路網[57]。東京是日本的海陸空交通總樞紐,同時擁有目前世界上最複雜、最密集且運輸流量最高的通勤鐵路系統,東京地鐵則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58]。此外,日本還是世界上地下街最多的國家[59]。日本的鐵路密度亦處世界領先水平,且客運路線基本實現電氣化

日本擁有1,020個港口[60],數量雄居世界前列,為世界海運大國[61]。為增加在國際海運市場的競爭力,目前日本政府將國內6大商港劃為3個「超級中樞港灣スーパー中枢港湾」,分別為「京濱港」(東京港橫濱港)、「名四港」(名古屋港四日市港)、以及「阪神港」(大阪港神戶港),以協同作戰的方式應對周邊國家港口崛起的挑戰。

日本的基礎建設完善,特別是交通建設上。1964年開通的新幹線是世界最早的高速鐵路[62],其中歷史最為悠久的東海道新幹線更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鐵道[63],全長515.4公里。連接本州北海道青函隧道為目前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全長3911米的明石海峽大橋則是世界上最長的吊橋[64]

科技發展

日本在全球百大創新力科研企業中佔28個席位,僅次於美國[65]。日本全國有約70萬的科研人員,每年的科研經費達1300億美元,高居全球第三[66]。日本在電子、手機通訊、低耗能環保車、機械、工業用機器人光學化學半導體金屬等多項領域具世界領先技術且屢獲殊榮[67][68][69],並在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各有11人、7人、4人獲獎,自然科學三大獎(22人)人數為亞洲第一[70][71]。此外,日本獲得其他國際科學大獎的人數,也都是亞洲第一。其包括沃爾夫獎(科學類8人)、富蘭克林獎章(12人)、拉斯克獎(7人)、蓋爾德納國際獎(13人)、羅伯·柯霍獎(11人)以及湯森路透引文桂冠獎(26人)。

日本工業用料的科技水平屬世界頂尖,目前日本為全球唯一能製造出第五代單晶的國家,如勞斯萊斯的Trent系列發動機就是使用了進口自日本的單晶製造[72],而且日本的高科技發展也減低了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每工業生產單位產值所使用的能源和原材料均為世界最低[73]。另外,日本的工業用機器人產量占了世界一半以上,比次位的美國多出逾4倍[74],在工業機器人的製造、傳動和伺服技術上也屬領先地位[73]。日本用於軍事技術的研究費用並不高,但相反地積極推行以民用技術為主的技術發展路線。在民用為主的技術發展路線之下,日本的科技研究以服務民生為首要目標,科技力量主要集中於民間企業的研究開發機構[73]

太空科技方面,日本東京大學在1955年發射了日本第一枚小型火箭,隨後日本太空科技在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領導下開始逐步發展,於1970年成功將大隅號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使日本成為世界上繼美國、蘇聯和英國後第四個發射人造衛星上天的國家。踏入21世紀,日本太空科技迅速發展,2007年,日本順利發射繞月探測衛星輝夜姬,成為繼美蘇之後第3個成功發射月球探測器的國家;日本發射的小行星探測器隼鳥號在2010年從小行星25143返回地球,是首個在月球以外的星球着陸並安全歸來的人造航天器,已被健力士世界紀錄認定為「世界上首架從小行星上帶回物質的探測器」。這些創舉都為日本躋身世界太空強國之列做出了貢獻。[75]

飲食文化

  • 日本的傳統早餐:鹹魚,乾飯,味増湯。乾飯上面會打上生雞蛋,或加上納豆,山藥泥攪拌之後吃。
  • 松花堂便當:傳統上四格的便當叫做松花堂便當,包含各式菜色及米飯。
  • 拉麵:以重鹹重油為主,客棧網友推薦的包括大阪金龍拉麵及九州博多的一蘭拉麵。吃麵時可以發出聲音吸食麵條。
  • 日式甜點:茶點因為搭配煎茶或抹茶,甜味一般都很甜。京都的茶寮都路里,大原女家,宇治的中村藤吉,以及嵐山的老松都是有名的日式甜點店。
  • 燒肉:無中文菜單店家
  • 低價飲食:百貨公司或是超級市場打烊前半小時會特價供應,一般約打對折以下,可以撿到便宜,另外生鮮食品自己烹調也是省錢的方法。
  • 屋台:路邊攤飲食,一般較為便宜。
  • 食券:有些廉價的食堂前有販賣機,買食券之後再進去拿食物。
  • 立食:車站前多,一般也較便宜,只是要站著吃。
  • 迴轉壽司:有的店家會規定要在一定的時間內吃完一定的數量才可以。
  • 懷石料理:量少而精緻的料理。通常價錢高昂需要預約,如京都的瓢樹。
  • 會席料理:多道菜包括煮物炸物漬物等的精緻料理。
  • 川床料理:夏日在河上搭起棚架邊乘涼邊吃飯發展出的料理。
  • 精進料理:素食,有名如高野山的精進料理。

氣候

  • 由於日本的島嶼呈北東向延伸得很長、南北跨越緯度約20度,因此有多種溫度帶。氣候類型大部分是溫帶季風氣候,南部的九州、四國、琉球群島有副熱帶季風氣候;北部的島嶼夏天溫暖、冬天則十分漫長、寒冷,還時常有大量降雪;而中西部地區則冬天比較乾燥、很少下雪,夏天潮濕。
  • 日本是島國,又深受黑潮影響,海洋性顯著。
  • 三月至四月是春季,五月至九月初是夏季,九月至十一月是秋季,十一月底至二月是冬季;盛夏至初秋常受熱帶氣旋(颱風)侵襲。

參考文獻

  1. 後漢書·卷八十五·東夷傳》
  2. 北條氏的專權. [2013-12-11]. 
  3. 御成敗式目の要點. [2008-01-12] (日語). 
  4. 鐮倉幕府的成立. [2013-12-09]. 
  5. 新田義貞とは - はてなキーワード. [2013-12-10]. 
  6. 後醍醐天皇. [2013-12-09]. 
  7. 南北朝(期). [2008-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05) (日語). 
  8. 中日邦交史值得研究 (PDF). 中國社會科學院. [2015-03-21]. [失效連結]
  9. Why Start A Business In Japan?. The Prysm group. [2013-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29). 
  10. お米の産地 ― 日本で美味しいお米ができる理由. お米とごはんの基礎知識. [2012-02-04]. 
  11. Japan Immigration Services - About Japan. SkillClear. [2013-12-10]. 
  12. 〈日本保護農業的現狀與未來〉. 《人民日報》. [2004-05-11]. 
  13. 13.0 13.1 Japan's Timber Trade and Forestry. 熱帯林行動ネットワークJATAN. [2013-12-10]. 
  14. Reclaimed Land in Japan. Japan Property Central. [2013-12-10]. 
  15. Japan Industry Sectors. Economy Watch. 2013-06-04 [2013-12-10]. 
  16. 日本汽車工業概況. 決策支持網. [2014-03-02]. 
  17. World Motor Vehicle Production by Country (PDF). OICA. [2011-01-16]. 
  18. CARBON FIBERS - A Dream Material Developed over 40 Years by Japanese Companies. [2013-12-10]. 
  19. Nuclear Share of Electricity Generation in 2011. IAEA. 2013-04-13 [2013-04-14]. 
  20. OICA » Production Statistics - 2012 Production Statistics. Organis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Constructeurs d'Automobiles. 2012 [2013-12-10]. 
  21. 瞭望日本 : 電子機械工業. J-CAST. 2004-11-01 [2014-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4). 
  22. Manufacturing and Construction. Statistical Handbook of Japan. Statistics Bureau. [2014-03-14]. 
  23. 國民経済計算(GDP統計). Cabinet Office of Japan. [2014-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10). GDP of Tokyo Metropolitan Area (Prefecture of Tokyo, Kanagawa, Saitama and Chiba) is 165 trillion yen (approximately US$1.9 trillion) 
  24. Japan : GDP Composition Breakdown. Mecometer. [2014-03-14]. 
  25. 日本重點服務業推動政策. 台灣服務業聯盟. [2014-03-15]. 
  26. The World’s Biggest Public Companies. Forbes. 2016-05-25 [2016-12-21]. 
  27. Japan Economic Conditions. Economic Watch. 2010-10-13 [2014-03-18]. 
  28. 2013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榜單(1-100). 新浪財經. 2013-07-08 [2014-03-25]. 
  29. US. SEC Annual Report (Form 20-F) (PDF). 2013-05 [2013-10-14]. 
  30. Top Banks in Asia. Relbanks. [2013-12-04]. 
  31. Finbarr Flynn and Shingo Kawamoto. Japan Post Bank Reports 150.1 Billion Yen Half-Year Profit. Bloomberg. 2008-11-27 [2010-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29). 
  32. 全球金融:日系銀行重回全球海外貸款龍頭地位--BIS. 路透社. 2013-09-16 [2014-03-26]. 
  33. Japan's Tokyo Stock Exchange is the second largest stock market with a market value of $3.8 trillion. India: The Economic TimesThe Economic Times. 2010-06-19 [2010-06-19]. 
  34. 全球旅遊最快成長地 台列第十. 中央通訊社. 2014-02-07 [2014-02-07]. 
  35. The Travel &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5. 2015-05-15: World Economic Forum. 2015 [2016-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1). 
  36. Japan : Country Studies. Federal Research Division, Library of Congress. [2014-05-21]. 
  37. Dentsu|About DENTSU INC.. Dentsu. [2014-05-21]. 
  38. 日本動漫業成功得益於「產業規劃」. 中國證券報. 2013-07-09 [2013-12-10]. 
  39. 日本動漫產業概述. 中華民國文化部. 2010-11-10 [2013-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8). 
  40. Schodt, Frederik L. Dreamland Japan: Writings on Modern Manga. Berkeley: Stone Bridge PressStone Bridge Press. 1996. ISBN 978-1880656235. 
  41. Japanese Manga Market Drops Below 500 Billion Yen. 2007-03-10 [2007-09-14]. 
  42. 日本動漫產業崛起基因:「酷」文化!. i黑馬網. 2013-07-08 [2013-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9). 
  43. 再次發現奇幻之境——秋葉原的魅力. 日本國家旅遊局. [2013-12-03]. 
  44. Passenger Traffic for past 12 months. [2014-03-14]. 
  45. World's Best Airport Staff Service Awards. [2013-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30). 
  46. Koyen, Jeff. World's most on-time airports. The Age (Melbourne). 2009-09-09. 
  47. Airport Award winners - by Category. Skytrax. [2013-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29). 
  48. Assistance to Asian Coastal Nations for Ensuring Maritime Safety.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Japan. [2013-12-10]. 
  49. 日本的交通. 株式會社 Creative Engine(玩轉日本). [2013-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3). 
  50. 指定特定重要港灣の指定について. 国土交通省. 2005-07-01 [2014-03-11] (日語). 
  51. 51.0 51.1 51.2 51.3 Japan Export, Import & Trade. [2013-12-10]. 
  52. Transport in Japan. Lonely Planet. [2014-03-22]. 
  53. Rank Order - Roadways CIA World factbook. [2013-12-10]. 
  54. Japan's Road to Deep Deficit Is Paved With Public Works. The New York Times. 1997 [2013-12-13]. 
  55. Phillip Y. Lipscy. A Casualty of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The Politics of Japanese Energy Efficiency in the Transportation Sector,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12:3 (PDF). 2012 [2013-12-13]. 
  56. 鉄道輸送統計年報 (PDF). 國土交通省: 6. 2012 [2014-03-25]. 
  57. 世界客運最繁忙的鐵路網. 鐵路博物館-. [2014-03-25]. 
  58. Katherine Schulz Richard. Busiest Subways- The World's Busiest Subway Systems. [2013-12-10]. 
  59. Golany, Gideon S.; Ojima, Toshio. Geo-Space Urban Design.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1996. ISBN 0-471-16252-3. 
  60. Ports from Japan. Japan Auto Pages. [2013-12-10]. 
  61. Japan, A Shipping Nation. 國土交通省. [2013-12-10]. 
  62. 0系新幹線電車. 鐵道之路. [2013-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29). 
  63. Transportation Data. JR Central. [2013-12-11]. 
  64. 明石海峽大橋ブリッジワールド:世界最長の吊橋を體験しよう!-JB本四高速-. 明石海峡大橋. [2013-08-10] (日語). 
  65. Thomson Reuters Names the World’s Top 100 Most Innovative Organizations for 2013. [2013-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3). 
  66. McDonald, Joe. China to spend $136 billion on R&D. BusinessWeek. 2006-12-04. 
  67. Japanese Nobel Laureates. 京都大學. 2009 [2009-11-07]. 
  68. Japanese Fields Medalists. 京都大学. 2009 [2009-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10). 
  69. Dr. Kiyoshi Ito receives Gauss Prize. 京都大学. 2009 [2009-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09). 
  70. All Nobel Prizes in Chemistry. Nobel Foundation. 2011-10-07 [2014-03-15]. 
  71. All Nobel Prizes in Physics. Nobel Foundation. [2014-03-15]. 
  72. 不屌中國! 日本實力的冰山一角 很多方面連美國都望塵莫及. 澳洲日報. 2013-01-21 [2014-03-15] –通過新浪網. 
  73. 73.0 73.1 73.2 馮昭奎. 日本節能技術發展的新動向 (PDF). 唐藤日本研究文庫. 2013-08-23 [2015-06-11]. 
  74. The Boom in Robot Investment Continues. The United Nations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Europe. 2000-10-17 [2006-12-28]. 
  75. 日本太空事業發展探析. 國際觀察 2011年6期. 2012-09-06 [2014-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