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棉團鐵線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棉團鐵線蓮
圖片來自GFingre

棉團鐵線蓮學名Clematis hexapetala英文名稱:Miantuantexianlian[1],別稱狹葉鐵線蓮鐵腳威靈仙山辣椒秧棉花繭子棉花團花棉花子花棉花花棉花團威靈仙靈仙山蓼山姜山棉花山棉花秧野棉花黑薇黑漢子腿搜山虎驢籠頭菜馬籠頭鐵掃帚依日會依日繪依日繪哈得衣日-查干-額布斯 哈得衣日音-查干-額布斯等,為毛茛科鐵線蓮屬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1]。 高可達100多厘米。老枝圓柱形,葉片近革質綠色,單葉至複葉。該種莖和根藥用,有行氣活血、祛風濕、止痛作用,治跌打損傷、痕滯疼痛、風濕性筋骨痛、肢體麻木等功用。

地理分佈

棉團鐵線蓮主要分佈於中國蒙古日本韓國俄羅斯西伯利亞東部[2][3],在中國主要分佈於東北等北方一帶如:山東山西陝西河北甘肅東部、吉林遼寧內蒙古黑龍江中南地區等省區[1][4]長江流域等南方地帶較為稀見[4],分佈於乾旱的荒漠、沙丘地帶,喜生於山坡草地或沙丘之上[2]

形態特徵

棉團鐵線蓮是一種直立多年生草本植物[5],高約30[2]-120[6]厘米,高可達1[7]。根莖粗壯,鬚根多數,黑褐色[8];莖直立[8],圓柱形[8],上部疏披短柔毛或近無毛[7],基部木質[7],具縱紋,基部處有時具1對單葉[8]或枯葉裂成纖維狀[9]

片綠色,乾後常變為黑色,近革質[6],對生[8],單葉至複葉,一至二回奇數[10]羽狀分裂[5],具柄,長可達15厘米[7]葉柄基部稍加寬,微抱莖[9],疏披長柔毛,長約0.5-3.5厘米;小葉5枚,上部小葉不分裂,中部小葉常為2裂,下部小葉為不等的2或3全裂或深裂[10];裂片長橢圓形、橢圓形、線狀披針形、披針形或線形[2][7],先端凸尖、銳尖或有時鈍[2][11],基部漸狹[7],表面暗綠色[7],背面綠色[7],兩面或沿葉脈疏披長柔毛或近無毛,兩面葉脈顯著,網脈突出,全緣,基部2-3[11]裂,長約1.5-10厘米,寬約0.1-3厘米[8],同一植株上可同時出現寬僅約1或可達2毫米的裂片[2]

為聚傘花序或為圓錐狀、總狀聚傘花序[2],頂生或腋生[8],常有花3枚[8],或有時花單生[2]白色[7],直徑約2[5]-5[11]厘米花梗披伸展的柔毛[8][10];苞葉線形[9]或線狀披針形[10]萼片白色,常為6枚,少為4-8枚[8],狹倒卵形或長橢圓形,先端圓形[8],外面密披白色棉毛[8],內部無毛,花蓄時呈棉花球狀,開花時萼片平展,後遂漸向下反折[8],長約1-3厘米 [6],寬約0.3-1.5 厘米[2];無花瓣[8]雄蕊多數,無毛,長約9毫米[8]花藥黃色,條形[8]花絲褐色,絲狀[7],無毛,與花藥近等長[8]或較長[7]藥室側向開裂[7]心皮密披柔毛,多數[8]子房密披白色長柔毛[7][9]

瘦果,多數[9],扁平,倒卵形或卵狀菱形[7],密披緊貼的短柔毛[7][8],長約45毫米[7],寬約8毫米[9];先端宿存花柱[9],羽毛狀,披灰白色長柔毛,長約2.2厘米[8]

醫藥用途

本屬中,多數植物含有毛茛甙及三萜皂甙,某些種類還含有香豆精及黃酮化合物;不少種類如威靈仙、小木通、山木通、甘青鐵線蓮等都為藥用植物;有的可作土農藥; 又有些花大美麗,可作觀賞植物。

棉團鐵線蓮以乾燥的及根莖入藥,中藥名為威靈仙,藥材主產於山東東北等地,味辛、鹹、微苦,性溫,小毒,具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等功效[1],主治風濕痹痛、屈伸不利、筋脈拘攣、肢體麻木、腳氣腫痛、骨哽咽喉、痰飲積聚等症狀,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棉團鐵線蓮具抗微生物、抗利尿、鎮痛、引產、保護心肌缺血、促進膽汁分泌等作用[1][4]

藥材鑑定

中藥威靈仙以乾燥根莖入藥,於秋季採挖,清除泥沙及地上部份等雜質後曬乾;本品根莖呈短柱狀,表面棕褐至棕黑色,長約1-4厘米,直徑約0.5-1厘米部斷面呈圓形,長約4-20厘米,直徑約0.1-0.2厘米[12][13][14]。本種與同屬的威靈仙Clematis chinensis )及東北鐵線蓮Clematis mandshurica)同時收錄於《中國藥典》2005年版中,定為中藥威靈仙的法定原植物來源種之一[4][12]。本種與威靈仙東北鐵線蓮的化學成份大致相同,只分別在本種不含威靈仙皂苷,另含有鐵線蓮苷B[4]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1.3 1.4 棉團鐵線蓮 Miantuantexianlian.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 
  2.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棉團鐵線蓮 (PDF). 中國植物誌 28: 156–158. 
  3. Clematis hexapetala Pall.. 美國種質資源信息網路. 美國農業部.. 
  4. 4.0 4.1 4.2 4.3 4.4 趙中振, 蕭培根. 《當代藥用植物典 1》. 香港賽馬會中藥研究院. 2006年8月: 222-225. ISBN 978-988-99226-0-3. 
  5. 5.0 5.1 5.2 棉團鐵線蓮 (PDF). 遼寧植物誌 遼寧植物誌: 525. 
  6. 6.0 6.1 6.2 棉團鐵線蓮 (PDF). 黑龍江植物誌 5: 61–62. 
  7.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棉團鐵線蓮 (PDF). 秦嶺植物誌 1(2): 292. 
  8.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8.08 8.09 8.10 8.11 8.12 8.13 8.14 8.15 8.16 8.17 8.18 8.19 棉團鐵線蓮 (PDF). 內蒙古植物誌 2: 519–520. 
  9. 9.0 9.1 9.2 9.3 9.4 9.5 9.6 棉團鐵線蓮 (PDF). 河北植物誌 1: 471–472. 
  10. 10.0 10.1 10.2 10.3 棉團鐵線蓮 (PDF). 河南植物誌 1: 448. 
  11. 11.0 11.1 11.2 棉團鐵線蓮 (PDF). 北京植物誌 上冊: 248–249. 
  12. 12.0 12.1 趙中振. 《香港中藥材圖鑑》.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2003年10月: 208. ISBN 988-97448-1-3. 
  13. 趙中振, 陳虎彪. 《常用中藥材鑑別圖典》. 萬里機構. 2010年1月: 143. ISBN 978-962-14-4150-8. 
  14.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典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藥彩色圖集(1995年版)》. 三聯書店. 1996年11月: 325-326. ISBN 962-04-13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