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山路 (广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山路 (广州)
图片来自gushiciku

中山路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区的一条主干道,呈东西走向,被称为绿色交通走廊,因地面及地下分别建有无轨电车地铁基本穿梭于中山路全线行驶。广州历史上曾经有过100多家百年老店,而据文化部门统计在中山四、五、六路沿线,就曾集中过全市70多家老字号店铺。中山三路东山口到中山六路西门口,原为广州城历史最为悠久的东西轴线和商业街区,沿线分布着南越王公署、城隍庙番禺学宫、基督教堂等古迹及文物保护单位,和骑楼组合成统一的城市文化景观[1]

整体

中山路西面起点与珠江大桥连接,东面与黄埔大道连接,全长9,002米。全路分为8段,由东到西依次命名为中山一路至中山八路,在广州地铁5号线开通前,除中山八路外,均是地铁走线:

历史

中山四、五、六路位于广州旧城墙以内,在时期已经是贯通大东门越秀路口)到正西门人民路口)之间的一条主要街道,称为“惠爱街”,沿街分布有广州主要的官署衙门,如清代布政司巡抚部院、广东都司等。

唐宋时代,到广州做生意的大食(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不少,常年侨居广州的蕃商,多达12~20万人。唐开元二十九年(741),朝廷在广州城外划了一块地方,作为蕃商居住的“蕃坊”,并设“蕃坊司”和蕃长进行管理。惠爱街、光塔街都在蕃坊范围之内。蕃坊最繁盛时期,光塔街至惠爱西街一带,聚居著“蕃汉万家”,附近如玛瑙巷,就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玛瑙交易市场。 

1608年(万历三十六年),致美斋酱园于城内城隍庙对面创办。

1735-1795年(乾隆年间),老字号酒楼福来居,已在惠爱东城隍庙外营业,以酥鲫鱼、手撕鸡、红烧鱼头闻名。

1875年(清光绪元年),以经营小食店起家的陈惠如,在惠爱街创办惠如楼。

1914年(民国3年),澳大利亚华侨蔡兴、蔡昌在惠爱街与双门底(今北京路)十字街口兴建了“城内大新公司”,时称“大新公司支店”,除经营百货外,还配置了天台游艺场,并设有酒业部、饮冰室、浴室等。(1918年又在西堤建了规模更大的“城外大新公司”)。

1919年(民国8年),惠爱街拓宽改建为近代马路,两侧兴建骑楼,定名为惠爱东、中、西三路(今中山四、五、六路)。1921年(民国10年),向东开辟大东路(今中山三路);1925年(民国14年),筑成百子路(今中山二路)。1926年(民国15年),修筑了东山口黄埔的中山公路,因该公路按照孙中山建国方略》中的“实业计划”意图建筑,故而得名。

1921年,西园酒家在惠爱西路开业,是一座园林式酒家,号称广州四大园林酒家(其馀三个:文园、南园、谟觞)之一。西园有一道斋菜鼎湖上素,据说为了与六榕寺附近一家斋菜馆竞争,他们暗中用鸡和猪肉熬制上汤烹调,达致味道鲜美,引到不少食家。

1926年明星戏院(后改名为明星映画院、新星电影院)在惠爱中路开业。

1929年,当局接收惠爱东城隍庙一带,开始改造为国货市场。1931年,国货市场正式开张,分为“国货陈列室”、“国货商标展览”和“国货推销场”三个部分。原来的城隍神像则送往中山大学博物馆和越秀山市立博物馆收藏。

1931年(民国20年)陈济棠主政广东时期,拟建设西南铁桥(今珠江大桥位置处)以便交通粤西,并规划从正西门以西开辟马路直通铁桥。长庚路(今人民路)至光复北路一段叫石岗街,再往西是聚龙东路(光复北路至康王直街,今康王北路)、恩龙大街(至陈家祠门口)、陈家祠马路(陈家祠门口起至今中山八路荔湾南约)和荔湾南约马路(荔湾南约起至南岸车站,今中山八路),其中长庚路至荔湾路今属中山七路,原陈家祠马路一段和荔湾南约马路今属中山八路。

1932年新华影画院(1957年改建为广州第一家身历声宽银幕电影院)在惠爱中路开业。

1933年因市政经费紧缺停建,其后抗日战争爆发,广州沦陷,该段新路直至抗战胜利都未有彻底治理,因路面破烂不堪,被市民戏称为“烂马路”。1940年代后期,原中山公路西段(东山口杨箕)易名为中山一路,百子路、大东路、惠爱东、中、西三路和正西门以西的新路则分别被命名中山二、三、四、五、六、七路。

1950年代,中山七路西门口陈家祠高基段几经改造及开辟扩展,后再向西拓宽至三圣社(今荔湾路南段一带);1960年代,为配合珠江大桥通车,拓宽中山八路,直抵珠江大桥东广场。

骑楼街

1920年代始,惠爱路(今中山四、五、六路)一带商业繁华地段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和特色的骑楼街风貌。1990年代初,因中山路沿线建造地铁一号线,中山四、五、六路骑楼街被大肆清拆和破坏。当中被拆除的老字号包括:

艳芳照相馆惠如楼致美斋(唯一回迁,铺面大幅缩水)、大学鞋店、新陶芳大酒家、沧洲腊味店、妙奇香、一乐也理发店、华北饭店、菜根香北园、东江饭店、利南楼、新华戏院、新星戏院、鹤鸣鞋店、孔旺记、鸡林(食档)、精益眼镜店、永华家俱商场、刘富兴饭店、亨得利钟表等。

与之交汇道路

道路顺序由西往东排列,粗体字为主干道。

参考文献

  1. 倪文岩. 广州旧城历史建筑再利用的策略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 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