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太平公主」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Slf對話 | 貢獻
行 2: 行 2:
 
|名稱 =太平公主
 
|名稱 =太平公主
 
|身份 =唐朝公主
 
|身份 =唐朝公主
|國家 =
+
|國家 =[[File:太平公主.jpg|缩略图|center|[http://estimation.cang.com/200712/2007120910284610.JPG 原图链接]]]
 
|屆數 =
 
|屆數 =
 
|最高職務 =
 
|最高職務 =
行 85: 行 85:
 
}}
 
}}
 
'''太平公主'''({{bd||665年|713年|8月1日|}})是[[唐朝]]的女性[[政治家]],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小女兒,[[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妹妹,也是[[安定思公主]]的妹妹,[[唐玄宗]]的姑母,生平极受父母兄长尤其是其母武则天的宠爱,权倾一时<ref>《[[旧唐书]]·[[武攸暨]]传》:“二十餘年,天下独有太平一公主,父为帝,母为-{后}-,夫为亲王,子为郡王,贵盛无比。”</ref>。
 
'''太平公主'''({{bd||665年|713年|8月1日|}})是[[唐朝]]的女性[[政治家]],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小女兒,[[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妹妹,也是[[安定思公主]]的妹妹,[[唐玄宗]]的姑母,生平极受父母兄长尤其是其母武则天的宠爱,权倾一时<ref>《[[旧唐书]]·[[武攸暨]]传》:“二十餘年,天下独有太平一公主,父为帝,母为-{后}-,夫为亲王,子为郡王,贵盛无比。”</ref>。
 +
 +
== 人物生平 ==
 +
幼年经历
 +
'''太平公主'''出生年份尚无确切说法。根据她第一次结婚的时间和她的哥哥李旦出生的时间推定,她可能生于665年(麟德二年)前后<ref>[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oldtangsu/jts_005.htm 太平公主——几乎拥有天下的公主,趣历史 . 2016-8-3]</ref>, 是高宗和武后的最后一名子女<ref>[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oldtangsu/jts_005.htm 旧唐书 ,国学网 . 2016-8-3]</ref>。
 +
 +
'''太平公主'''5、6岁时,常常往来外祖母荣国夫人家,她随行的宫女(一说为太平公主本人)遭表兄贺兰敏之逼奸,此事引起武则天大怒,加上此前贺兰敏之曾奸污未定的未来太子妃,武则天最终决定,撤销贺兰敏之作为武家继承人的身份,流放并中途处死贺兰敏之。
 +
 +
'''太平公主'''8岁时,以替已经去世的外祖母荣国夫人杨氏祈福为名,出家为女道士,太平一名,乃是她的道号。虽然号称出家,她却一直住在宫中。一直到吐蕃派使者前来求婚,点名要娶走太平公主。[[李治]]和[[武则天]]不想让爱女嫁到远方去,又不好直接拒绝吐蕃,便修建了太平观让她入住,正式出家,借口公主已经出家来避免和亲。
 +
 +
== 首次婚姻 ==
 +
 +
过了很多年,有一次她穿上武官的服饰在唐高宗和武后面前跳舞。唐高宗和武后大笑着问她:“你又做不了武官,为何要这样?”她回答说:“将它赐给驸马可以吗?”唐高宗知道太平公主的意思,于是她挑选驸马。
 +
 +
公元681年(永隆二年,开耀元年),太平公主约16岁时,下嫁唐高宗的嫡亲外甥,城阳公主的二儿子[[薛绍]]。婚礼在长安附近的万年县馆举行,场面非常豪华,照明的火把甚至烤焦了沿途的树木,为了让宽大的婚车通过,甚至不得不拆除了县馆的围墙。
 +
 +
武则天对女儿非常宠爱,她认为薛绍的嫂嫂萧氏和成氏出身不够高贵,想逼薛家休妻,有人以萧氏出身兰陵萧氏,并非寒门相劝说,才使她放弃了这个打算。薛绍的兄长薛顗也曾因太平公主来头太大而怕惹来祸事。不过太平公主在第一次婚姻期间,安分守己,并未有不轨事件传出。
 +
 +
'''太平公主'''的第一次婚姻结束于688年。因为薛顗参与唐宗室李冲的谋反,牵连到薛绍,但薛绍本人并没有参加这次谋反,是武则天觉得太平公主嫁错郎了。武则天下令将薛顗处死,[[薛绍]]杖责一百,饿死狱中。当时太平公主最小的儿子才刚满月。事后,武则天为了安慰女儿,打破唐公主食封不过三百五十户的惯例,将她的封户破例加到一千二百户。
 +
 +
== 二次婚姻 ==
 +
不久,武则天曾打算将寡居的太平公主嫁给武承嗣,因武承嗣生病作罢(一说是因为太平公主看不中武承嗣)。
 +
 +
公元690年(载初元年),太平公主改嫁予武攸暨。武则天为了让太平公主嫁给武攸暨,而处死了[[武攸暨]]的妻子。这次婚姻被认为是武则天为了保护太平公主而采取的手段,武则天在太平公主第二次结婚的两个月后正式登基,太平公主因为成为了武家的儿媳而避免了危险,婚后太平公主替武攸暨生下两个儿子、两个女儿。
 +
 +
武攸暨性格谨慎谦退。太平公主在第二次婚姻期间,大肆包养男宠,与朝臣通奸,并曾将自己中意的男宠进献给母亲武则天(即莲花六郎[[张昌宗]])。
 +
 +
== 参与朝政 ==
 +
 +
'''​太平公主'''“喜权势”,武则天认为她长相,性格都像自己,常与之商议政事,但武则天生前从不让太平公主将她参与政事的事情外泄。'''太平公主'''畏惧母亲,因而行事比较收敛,对外只大肆装修府邸,购买别业。 武则天朝,太平公主见诸史书的建树只有为自卫而铲除来俊臣势力这一件。(有记载称,[[薛怀义]]也是她定计处死的,但也有说法称,处死薛怀义的是建昌王武攸宁。另有记载称,太平公主同相王[[李旦]]一起作为李家的代表参与了武李盟誓,同样的,这种说法也存在争议。)
 +
 +
武周末年,武李两家矛盾尖锐化,武则天召回庐陵王李显,立他为继承人,并通过一系列联姻将武李两家联系起来,以图能消弭未来的政治斗争。同时,她也开始让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以及她的两个男宠张昌宗、[[张易之]]掌握权力。太平公主本人虽是武家儿媳,但政治上一直是李家的拥护者。
 +
 +
公元701年(大足元年),二张因进谗言害死了两家的嫡系继承人而同时得罪武李两家。
 +
 +
公元702年(长安二年)八月,[[李显]]、[[李旦]]与太平公主联名表奏,请封张昌宗为王,为武则天拒绝,改封二张为国公。这次表奏缓和了双方关系。但不久后的公元703年(长安三年)九月,张昌宗诬告魏元忠与太平公主的情人司礼丞高戬,引起武则天大怒,将魏高二人下狱。二张与太平公主及李家的关系彻底破裂。
 +
[[File:Img339266132.jpg|缩略图|左|350px|[http://photocdn.sohu.com/20120329/Img339266132.jpg 原图链接][http://yule.sohu.com/20120329/n339266127.shtml 搜狐娱乐   剧照]]]
 +
公元705年(神龙元年),李家的拥护者、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诛杀二张,逼武则天逊位给太子李显。太平公主由于参与诛杀二张兄弟有功,而受封“镇国太平公主”,其兄李旦封“安国相王”,开府,封五千户。
 +
 +
== 权倾朝野 ==
 +
李显复位之后,太平公主逐渐走到幕前,积极参与政治。她受到李显的尊重,李显曾特地下诏免她对皇太子李重俊、长宁公主等人行礼。中宗朝,韦后与安乐公主乱权,唯惧太平公主多谋善断。
 +
 +
公元707年(景龙元年)七月,太子李重俊谋反。安乐公主与宗楚客想趁机陷害太平公主与相王李旦兄妹,遂诬告他们与太子同谋,因主审官[[御史中丞]]萧至忠对李显流泪进谏,“陛下富有四海,不能容忍一弟一妹,而让人罗织罪名残害吗!”太平公主与李旦而得以幸免于难,但太平公主与安乐公主的敌对已明显白热化。(也有野史记载称,上官婉儿因崔湜的原因,与太平公主成为情敌,并投入韦氏阵营)
 +
 +
公元710年(景龙四年)六月,李显被韦后与安乐公主毒死。[[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一起草拟遗诏,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皇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参谋政事,试图在韦后与皇族之间谋取平衡,但宗楚客与韦后党羽商议,改相王李旦为太子太师,架空了李旦,打破了这一平衡。七月,太平公主派其子薛崇简与[[刘幽求]]一起参与了[[李隆基]]等诛杀韦后的行动,清除了韦氏党羽,并亲手将李重茂拉下皇位,拥立相王李旦复位,是为[[唐睿宗]]。太平公主因此番功劳而晋封万户,为唐朝公主权势之顶峰。
 +
 +
'''太平公主'''屡立大功后,权势地位更加显赫重要,李旦经常同她商量朝廷的大政方针,每次她入朝奏事,都要和李旦坐在一起谈上一段时间;有时她没去上朝谒见,李旦会派宰相到她的家中征求她对某些问题的处理意见。每当宰相们奏事的时候,李旦就要询问:“这件事曾经与太平公主商量过吗?”接下来还要问道:“与三郎商量过吗?”在得到宰相们肯定的答复之后,李旦才会对宰相们的意见表示同意。三郎指的是皇太子李隆基。凡是太平公主想干的事,李旦没有不同意的,朝中文武百官自宰相以下,或升迁或降免,全在她的一句话,其余经过她的举荐而平步青云担任要职的士人更是不可胜数。由于太平公主的权势甚至超过了李旦皇帝,所以对她趋炎附势的人数不胜数。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行]]、[[薛崇敏]]、[[薛崇简]]三人都受封为王。太平公主的田产园林遍布于长安城郊外各地,她家在收买或制造各种珍宝器物时,足迹远至岭表及巴蜀地区,为她运送这类物品的人不绝于路。太平公主在日常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也处处模仿宫廷的排场。
 +
 +
李旦则试图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间寻求政治平衡,以避免伤害到任何一人。在此期间,太平公主曾劝说李旦下旨,搜集编撰了上官婉儿的著作,保留了这位才女的作品。
 +
 +
== 姑侄斗法 ==
 +
太平公主认为太子[[李隆基]]还很年轻,因而起初并未把太子放在心上;不久之后又因惧怕太子的英明威武,转而想要改立一位昏庸懦弱的人作太子,以便使她自己能长期保住现有的权势地位。太平公主屡次散布流言,声称“太子并非皇帝的嫡长子,因此不应当被立为太子。”
 +
 +
公元710年(景云元年)己亥(二十二日),李旦颁下制书晓谕警告天下臣民,以平息各种流言蜚语。太平公主还常常派人监视李隆基的所作所为,即使一些细微之事也要报知李旦,此外,太平公主还在李隆基身边安插了很多耳目,李隆基心里感到十分不安。
 +
 +
公元711年(景云二年),太平公主同益州长史[[窦怀贞]]等结成朋党,想加害于太子李隆基,便指使她的女婿唐邀请韦安石到自己的家中来,韦安石坚决推辞,没有前往。李旦曾经秘密地召见韦安石,对他说:“听说朝廷文武百官全都倾心归附太子,您应当对此多加留意。”韦安石回答说:“陛下从哪里听到这种亡国之言呢!这一定是太平公主的主意。太子为宗庙社稷立下了大功,而且一向仁慈明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实,希望陛下不要被谗言所迷惑。”李旦听过这话之后十分惊异地说:“朕明白了,您不要再提这件事了。”当时太平公主正在帘子后面偷听他们君臣之间的谈话,事后便散布各种流言蜚语对韦安石横加陷害,想把他逮捕下狱严加审讯,多亏了[[郭元振]]的救助才得以幸免。
 +
[[File:20111208145757 25GtQ.thumb.600 0.jpg|缩略图|右|350px|[http://img4.duitang.com/uploads/item/201112/08/20111208145757_25GtQ.thumb.600_0.jpg 原图链接]]]
 +
'''太平公'''主还曾乘辇车在光范门内拦住宰相,暗示他们应当改立皇太子,在场的宰相们全都大惊失色。宋璟大声质问道:“太子为大唐社稷立下了莫大的功劳,是宗庙社稷的主人,公主为什么突然提出这样的建议呢!”
 +
 +
[[宋璟]]与[[姚元之]]秘密地向李旦进言道:“宋王[[李成器]]是陛下的嫡长子,豳王[[李守礼]]是高宗皇帝的长孙,太平公主在他俩与太子之间互相构陷,制造事端,将会使得东宫地位不稳。请陛下将宋王和豳王两人外放为刺史;免去岐王李隆范和薛王李隆业所担任的左、右羽林大将军职务,任命他们为太子左、右卫率以事奉太子;将太平公主与武攸暨安置到东都洛阳。”李旦说:“朕现在已没有兄弟了,只有太平公主这一个妹妹,怎么可以将她远远地安置到东都去呢!至于诸王则任凭你们安排。”于是先颁下制命说:“今后诸王、驸马一律不得统率禁军,现在任职的都必须改任其他官职。”
 +
 +
'''太平公主'''得知[[姚元之]]与宋璟的计谋之后勃然大怒,并以此责备[[李隆基]]。李隆基感到害怕,便向李旦奏称[[姚元之]]和宋璟挑拨自己与姑母太平公主和兄长宋王[[李成器]]、豳王[[李守礼]]之间的关系,并请求对他们两人严加惩处。甲申(初九),李旦将姚元之贬为申州刺史,将宋璟贬为楚州刺史。丙戌(十一日),宋王李成器和豳王李守礼被任命为刺史的事也停止执行。
 +
 +
== 事败自尽 ==
 +
公元712年(延和元年),太平公主指使一个懂天文历法的人向李旦进言说:“彗星的出现标志着将要除旧布新,再说位于天市垣内的帝座以及心前星均有变化,所主之事乃是皇太子应当登基即位。”李旦说:“将帝位传给有德之人,以避免灾祸,我的决心已定。”太平公主和她的同伙们都极力谏阻,认为这样做不行,李旦说:“中宗皇帝在位时,一群奸佞小人专擅朝政,上天屡次用灾异来表示警告。朕当时请求中宗选择贤明的儿子立为皇帝以避免灾祸,但中宗很不高兴,朕也因此而担忧恐惧以至于几天吃不下饭。朕怎么能够对中宗可以劝他禅位,对自己却不能做到这一点呢!”于是在八月传位太子李隆基,自己退为太上皇,改元先天。同年,太平公主的丈夫武攸暨去世。
 +
 +
公元713年(先天二年),太平公主倚仗太上皇的势力专擅朝政,与[[李隆基]]发生尖锐的冲突,朝中七位宰相之中,有五位是出自她的门下,文臣武将之中也有一半以上的人依附她。太平公主与[[窦怀贞]]、岑羲、[[萧至忠]]、崔以及太子少保薛稷、[[雍州长史]]新兴王李晋、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知右羽林将军事李慈、左金吾将军李钦、中书舍人[[李猷]]、右散骑常侍[[贾膺福]]、鸿胪寺卿唐和胡僧慧范等一起图谋废掉[[唐玄宗]],此外,太平公主又与宫女元氏合谋,准备在进献给李隆基服用的天麻粉中投毒。李晋是李德良的孙子。常元楷和李慈多次前往太平公主的私宅与她订下作乱的计谋。
 +
 +
王琚对李隆基进言道:“形势已十分紧迫,陛下不可不迅速行动了。”[[尚书左丞]]张说从东都洛阳派人给李隆基送来了一把佩刀,意思是请玄宗及早决断,铲除太平公主的势力。[[荆州长史]]崔日用入朝奏事,对李隆基说:“太平公主图谋叛逆,是由来已久的事情。当初,陛下在东宫作太子时,在名分上还是臣子,如果那时想铲除太平公主,需要施用计谋。现在陛下已为全国之主,只需颁下一道制书,有哪一个敢于抗命不从?如果犹豫不决,万一奸邪之徒的阴谋得逞,那时候再后悔可就来不及了!”李隆基说:“你说得非常正确,只是朕担心会惊动太上皇。”崔日用又说道:“天子的大孝在于使四海安宁。倘若奸党得志,则社稷宗庙将化为废墟,陛下的孝行又怎么体现出来呢!请陛下首先控制住左右羽林军和左右万骑军,然后再将太平公主及其党羽一网打尽,这样就不会惊动太上皇了。”李隆基认为他说得很对,便任命他为[[吏部侍郎]]。
 +
 +
魏知古告发太平公主发动叛乱,指使常元楷、[[李慈]]率领羽林军突入武德殿,另派[[窦怀贞]]、[[萧至忠]]、岑羲等人在南牙举兵响应。李隆基于是与岐王[[李范]]、薛王[[李业]]、[[郭元振]]以及龙武将军王毛仲、殿中少监姜皎、太仆少卿李令问、尚乘奉御王守一、内给事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等人定计率先下手诛除太平公主集团。甲子(初三),李隆基通过王毛仲调用闲厩中的马匹以及禁兵三百余人,从武德殿进入虔化门,召见常元楷和李慈二人先将他们斩首,在内客省逮捕了[[贾膺福]]和[[李猷]]并将他们带出,又在朝堂上逮捕了萧至忠和岑羲,下令将上述四人一起斩首。窦怀贞逃入城壕之中自缢而死,唐玄宗下令斩戮他的尸休,并将他的姓改为毒氏。李旦听到事变发生的消息后,登上了承天门的门楼。[[郭元振]]上奏李旦说:“皇帝只是奉太上皇诰命诛杀窦怀贞等奸臣逆党,并没有发生什么其他的事。”李隆基也随后来到门楼之上,李旦于是颁发诰命列举窦怀贞等人的罪状,并大赦天下,只是逆臣的亲属党羽不在赦免之列。薛稷被赐死在万年县狱中。
 +
[[File:E7791592219de8665331f0238091f95a24847202aae1d-3VAZ6v fw658.png|缩略图|左|350px|[http://img.hb.aicdn.com/e7791592219de8665331f0238091f95a24847202aae1d-3VAZ6v_fw658 原图链接][http://huaban.com/pins/602843378/ 原图链接]]]
 +
'''太平公主'''逃入山寺,直到事发三天以后才出来,被李隆基下诏赐死在她自己的家中,她的儿子以及党羽被处死的达数十人。薛崇简因为平日屡次谏阻其母太平公主而受到责打,所以例外地被免于死刑,李隆基赐他姓李,并准许他留任原职。唐玄宗还下令将太平公主的所有财产没收充公,在抄家时发现公主家中的财物堆积如山,珍宝器玩可以与皇家府库媲美,厩中牧养的羊马、拥有的田地园林和放债应得的利息,几年也没收不完。胡僧慧范也拥有家产达数十万缗。
 +
 +
== 历史评价 ==
 +
《新唐书》:“主方额广颐,多阴谋,后常谓‘类我’。”
 +
 +
《[[资治通鉴]]》:“太平公主沉敏多权略,武后以为类己,故于诸子中独爱幸,颇得预密谋,然尚畏武后之严,未敢招权势;及诛张易之,公主有力焉。中宗之世,韦后、安乐公主皆畏之,又与太子共诛韦氏。既屡立大功,益尊重,上常与之图议大政,每入奏事,坐语移时;或时不朝谒,则宰相就第咨之。每宰相奏事,上辄问:‘尝与太平议否?’又问:‘与三郎议否?’然后可之。三郎,谓太子也。公主所欲,上无不听,自宰相以下,进退系其一言,其余荐士骤历清显者不可胜数,权倾人主,趋附其门者如市。”
 +
 +
王琚:“太平公主,武后之子,凶猾无比,大臣多为之用。”
 +
 +
刘肃:“太平公主,沉断有谋,则天爱其类己。诛二张,灭韦氏,咸赖其力焉。”
 +
 +
[[蔡东藩]]:“公主为天子元妹,宰相多出门庭,六军供其指挥,似亦可以止矣,而必猜忌玄宗,阴谋废立者何哉?妇女不必有才,尤不可使有功,才高功大,则往往藐视一切,一意横行,况有母后武氏之作为先导,亦安肯低首下心,不自求胜耶?卒之天授玄宗,心劳日拙,欲借口于星变,而反迫成睿宗之内禅,欲定期以起事;而又促成玄宗之讨逆,身名两败,不获考终,嗟何及哉?”
 +
 +
== 子女 ==
 +
'''太平公主'''共有四子四女,与薛绍生有二子二女:长子[[薛崇训]]、次子薛崇简,长女薛氏,次女万泉县主薛氏,十一岁嫁给豆卢氏,二十四岁去世。 与武攸暨生有二子二女:长女武氏,次女永和县主武氏,长子[[武崇敏]]、次子武崇行。太平公主死时,除次子薛崇简因是李隆基一党而幸免以外,其余子嗣均被处死。
 +
 +
另外,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174-175页《故沛郡夫人武氏墓志铭》明确记载武氏“故周定王驸马都尉攸暨太平公主第二女,封永和县主。”而史载:“公主薛氏二男二女,武氏二男一女。” 从其年龄推断,她出生时,太平公主与薛绍的婚姻仍然存在,因此她可能不是太平公主的所生下的女儿。她有可能是武攸暨与其它妻妾所生的女儿,出于太平公主是继母或嫡母的身份而记于她的名下。
 +
 +
==视频==
 +
{{#ev:youku|XMzcxOTMwMzgw|640|center|<big>太平公主秘史:《太平公主秘史》 01-02 预告</big>|frame}}
 +
 +
 +
== 参考资料 ==
 +
[[Category:中国古代人物]][[Category:太平公主]]
  
 
== 參考文獻 ==  
 
== 參考文獻 ==  
 
{{Reflist}}
 
{{Reflist}}

於 2019年4月30日 (二) 09:37 的修訂

太平公主
唐朝公主
國家
李姓
一說「令月」
封號 鎮國太平公主
出生 唐高宗麟德二年
665年
逝世 唐玄宗開元元年
713年(47-48歲)
長安
親屬
父親 高宗天皇大帝李治
母親 則天大聖皇后武則天
薛紹武攸暨
夫之父 薛瓘武懷道
夫之母 城陽公主
夫之元配 武攸暨妻某氏
姊妹 安定思公主
嫡兄弟 太子李弘
章懷太子李賢
中宗李顯
睿宗李旦
嫡姊妹 安定思公主
庶兄弟 燕王李忠
原悼王李孝
澤王李上金
許王李素節
庶姊妹 義陽公主
高安公主
薛崇訓薛崇簡武崇敏武崇行
薛氏、萬泉縣主薛氏、武靈覺、永和縣主武氏(存疑)
繼女 永和縣主武氏(存疑)
其他親屬 祖父:唐太宗
祖母:文德皇后
伯父:李承乾李泰
姑姑:高陽公主長樂公主城陽公主晉陽公主新城公主
姑表兄:薛顗薛紹
外祖父:孝明高皇帝武士彠
外祖母:孝明高皇后
姨母:韓國夫人武順、武氏
姨表兄:賀蘭敏之
姨表姊:魏國夫人
侄女:安樂公主
侄子:唐玄宗李隆基

太平公主(665年-713年8月1日)是唐朝的女性政治家,為唐高宗李治武則天的小女兒,唐中宗唐睿宗的妹妹,也是安定思公主的妹妹,唐玄宗的姑母,生平極受父母兄長尤其是其母武則天的寵愛,權傾一時[1]

人物生平

幼年經歷 太平公主出生年份尚無確切說法。根據她第一次結婚的時間和她的哥哥李旦出生的時間推定,她可能生於665年(麟德二年)前後[2], 是高宗和武后的最後一名子女[3]

太平公主5、6歲時,常常往來外祖母榮國夫人家,她隨行的宮女(一說為太平公主本人)遭表兄賀蘭敏之逼奸,此事引起武則天大怒,加上此前賀蘭敏之曾姦污未定的未來太子妃,武則天最終決定,撤銷賀蘭敏之作為武家繼承人的身份,流放並中途處死賀蘭敏之。

太平公主8歲時,以替已經去世的外祖母榮國夫人楊氏祈福為名,出家為女道士,太平一名,乃是她的道號。雖然號稱出家,她卻一直住在宮中。一直到吐蕃派使者前來求婚,點名要娶走太平公主。李治武則天不想讓愛女嫁到遠方去,又不好直接拒絕吐蕃,便修建了太平觀讓她入住,正式出家,藉口公主已經出家來避免和親。

首次婚姻

過了很多年,有一次她穿上武官的服飾在唐高宗和武后面前跳舞。唐高宗和武后大笑着問她:「你又做不了武官,為何要這樣?」她回答說:「將它賜給駙馬可以嗎?」唐高宗知道太平公主的意思,於是她挑選駙馬。

公元681年(永隆二年,開耀元年),太平公主約16歲時,下嫁唐高宗的嫡親外甥,城陽公主的二兒子薛紹。婚禮在長安附近的萬年縣館舉行,場面非常豪華,照明的火把甚至烤焦了沿途的樹木,為了讓寬大的婚車通過,甚至不得不拆除了縣館的圍牆。

武則天對女兒非常寵愛,她認為薛紹的嫂嫂蕭氏和成氏出身不夠高貴,想逼薛家休妻,有人以蕭氏出身蘭陵蕭氏,並非寒門相勸說,才使她放棄了這個打算。薛紹的兄長薛顗也曾因太平公主來頭太大而怕惹來禍事。不過太平公主在第一次婚姻期間,安分守己,並未有不軌事件傳出。

太平公主的第一次婚姻結束於688年。因為薛顗參與唐宗室李沖的謀反,牽連到薛紹,但薛紹本人並沒有參加這次謀反,是武則天覺得太平公主嫁錯郎了。武則天下令將薛顗處死,薛紹杖責一百,餓死獄中。當時太平公主最小的兒子才剛滿月。事後,武則天為了安慰女兒,打破唐公主食封不過三百五十戶的慣例,將她的封戶破例加到一千二百戶。

二次婚姻

不久,武則天曾打算將寡居的太平公主嫁給武承嗣,因武承嗣生病作罷(一說是因為太平公主看不中武承嗣)。

公元690年(載初元年),太平公主改嫁予武攸暨。武則天為了讓太平公主嫁給武攸暨,而處死了武攸暨的妻子。這次婚姻被認為是武則天為了保護太平公主而採取的手段,武則天在太平公主第二次結婚的兩個月後正式登基,太平公主因為成為了武家的兒媳而避免了危險,婚後太平公主替武攸暨生下兩個兒子、兩個女兒。

武攸暨性格謹慎謙退。太平公主在第二次婚姻期間,大肆包養男寵,與朝臣通姦,並曾將自己中意的男寵進獻給母親武則天(即蓮花六郎張昌宗)。

參與朝政

​太平公主「喜權勢」,武則天認為她長相,性格都像自己,常與之商議政事,但武則天生前從不讓太平公主將她參與政事的事情外泄。太平公主畏懼母親,因而行事比較收斂,對外只大肆裝修府邸,購買別業。 武則天朝,太平公主見諸史書的建樹只有為自衛而剷除來俊臣勢力這一件。(有記載稱,薛懷義也是她定計處死的,但也有說法稱,處死薛懷義的是建昌王武攸寧。另有記載稱,太平公主同相王李旦一起作為李家的代表參與了武李盟誓,同樣的,這種說法也存在爭議。)

武周末年,武李兩家矛盾尖銳化,武則天召回廬陵王李顯,立他為繼承人,並通過一系列聯姻將武李兩家聯繫起來,以圖能消弭未來的政治鬥爭。同時,她也開始讓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兒以及她的兩個男寵張昌宗、張易之掌握權力。太平公主本人雖是武家兒媳,但政治上一直是李家的擁護者。

公元701年(大足元年),二張因進讒言害死了兩家的嫡系繼承人而同時得罪武李兩家。

公元702年(長安二年)八月,李顯李旦與太平公主聯名表奏,請封張昌宗為王,為武則天拒絕,改封二張為國公。這次表奏緩和了雙方關係。但不久後的公元703年(長安三年)九月,張昌宗誣告魏元忠與太平公主的情人司禮丞高戩,引起武則天大怒,將魏高二人下獄。二張與太平公主及李家的關係徹底破裂。

公元705年(神龍元年),李家的擁護者、宰相張柬之發動兵變,誅殺二張,逼武則天遜位給太子李顯。太平公主由於參與誅殺二張兄弟有功,而受封「鎮國太平公主」,其兄李旦封「安國相王」,開府,封五千戶。

權傾朝野

李顯復位之後,太平公主逐漸走到幕前,積極參與政治。她受到李顯的尊重,李顯曾特地下詔免她對皇太子李重俊、長寧公主等人行禮。中宗朝,韋後與安樂公主亂權,唯懼太平公主多謀善斷。

公元707年(景龍元年)七月,太子李重俊謀反。安樂公主與宗楚客想趁機陷害太平公主與相王李旦兄妹,遂誣告他們與太子同謀,因主審官御史中丞蕭至忠對李顯流淚進諫,「陛下富有四海,不能容忍一弟一妹,而讓人羅織罪名殘害嗎!」太平公主與李旦而得以倖免於難,但太平公主與安樂公主的敵對已明顯白熱化。(也有野史記載稱,上官婉兒因崔湜的原因,與太平公主成為情敵,並投入韋氏陣營)

公元710年(景龍四年)六月,李顯被韋後與安樂公主毒死。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一起草擬遺詔,立溫王李重茂為皇太子,皇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參謀政事,試圖在韋後與皇族之間謀取平衡,但宗楚客與韋後黨羽商議,改相王李旦為太子太師,架空了李旦,打破了這一平衡。七月,太平公主派其子薛崇簡與劉幽求一起參與了李隆基等誅殺韋後的行動,清除了韋氏黨羽,並親手將李重茂拉下皇位,擁立相王李旦復位,是為唐睿宗。太平公主因此番功勞而晉封萬戶,為唐朝公主權勢之頂峰。

太平公主屢立大功後,權勢地位更加顯赫重要,李旦經常同她商量朝廷的大政方針,每次她入朝奏事,都要和李旦坐在一起談上一段時間;有時她沒去上朝謁見,李旦會派宰相到她的家中徵求她對某些問題的處理意見。每當宰相們奏事的時候,李旦就要詢問:「這件事曾經與太平公主商量過嗎?」接下來還要問道:「與三郎商量過嗎?」在得到宰相們肯定的答覆之後,李旦才會對宰相們的意見表示同意。三郎指的是皇太子李隆基。凡是太平公主想幹的事,李旦沒有不同意的,朝中文武百官自宰相以下,或升遷或降免,全在她的一句話,其餘經過她的舉薦而平步青雲擔任要職的士人更是不可勝數。由於太平公主的權勢甚至超過了李旦皇帝,所以對她趨炎附勢的人數不勝數。太平公主的兒子薛崇行薛崇敏薛崇簡三人都受封為王。太平公主的田產園林遍布於長安城郊外各地,她家在收買或製造各種珍寶器物時,足跡遠至嶺表及巴蜀地區,為她運送這類物品的人不絕於路。太平公主在日常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也處處模仿宮廷的排場。

李旦則試圖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間尋求政治平衡,以避免傷害到任何一人。在此期間,太平公主曾勸說李旦下旨,搜集編撰了上官婉兒的著作,保留了這位才女的作品。

姑侄鬥法

太平公主認為太子李隆基還很年輕,因而起初並未把太子放在心上;不久之後又因懼怕太子的英明威武,轉而想要改立一位昏庸懦弱的人作太子,以便使她自己能長期保住現有的權勢地位。太平公主屢次散布流言,聲稱「太子並非皇帝的嫡長子,因此不應當被立為太子。」

公元710年(景雲元年)己亥(二十二日),李旦頒下制書曉諭警告天下臣民,以平息各種流言蜚語。太平公主還常常派人監視李隆基的所作所為,即使一些細微之事也要報知李旦,此外,太平公主還在李隆基身邊安插了很多耳目,李隆基心裡感到十分不安。

公元711年(景雲二年),太平公主同益州長史竇懷貞等結成朋黨,想加害於太子李隆基,便指使她的女婿唐邀請韋安石到自己的家中來,韋安石堅決推辭,沒有前往。李旦曾經秘密地召見韋安石,對他說:「聽說朝廷文武百官全都傾心歸附太子,您應當對此多加留意。」韋安石回答說:「陛下從哪裡聽到這種亡國之言呢!這一定是太平公主的主意。太子為宗廟社稷立下了大功,而且一向仁慈明智,孝順父母,友愛兄弟,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實,希望陛下不要被讒言所迷惑。」李旦聽過這話之後十分驚異地說:「朕明白了,您不要再提這件事了。」當時太平公主正在帘子後面偷聽他們君臣之間的談話,事後便散布各種流言蜚語對韋安石橫加陷害,想把他逮捕下獄嚴加審訊,多虧了郭元振的救助才得以倖免。

太平公主還曾乘輦車在光范門內攔住宰相,暗示他們應當改立皇太子,在場的宰相們全都大驚失色。宋璟大聲質問道:「太子為大唐社稷立下了莫大的功勞,是宗廟社稷的主人,公主為什麼突然提出這樣的建議呢!」

宋璟姚元之秘密地向李旦進言道:「宋王李成器是陛下的嫡長子,豳王李守禮是高宗皇帝的長孫,太平公主在他倆與太子之間互相構陷,製造事端,將會使得東宮地位不穩。請陛下將宋王和豳王兩人外放為刺史;免去岐王李隆范和薛王李隆業所擔任的左、右羽林大將軍職務,任命他們為太子左、右衛率以事奉太子;將太平公主與武攸暨安置到東都洛陽。」李旦說:「朕現在已沒有兄弟了,只有太平公主這一個妹妹,怎麼可以將她遠遠地安置到東都去呢!至於諸王則任憑你們安排。」於是先頒下制命說:「今後諸王、駙馬一律不得統率禁軍,現在任職的都必須改任其他官職。」

太平公主得知姚元之與宋璟的計謀之後勃然大怒,並以此責備李隆基。李隆基感到害怕,便向李旦奏稱姚元之和宋璟挑撥自己與姑母太平公主和兄長宋王李成器、豳王李守禮之間的關係,並請求對他們兩人嚴加懲處。甲申(初九),李旦將姚元之貶為申州刺史,將宋璟貶為楚州刺史。丙戌(十一日),宋王李成器和豳王李守禮被任命為刺史的事也停止執行。

事敗自盡

公元712年(延和元年),太平公主指使一個懂天文曆法的人向李旦進言說:「彗星的出現標誌着將要除舊布新,再說位於天市垣內的帝座以及心前星均有變化,所主之事乃是皇太子應當登基即位。」李旦說:「將帝位傳給有德之人,以避免災禍,我的決心已定。」太平公主和她的同夥們都極力諫阻,認為這樣做不行,李旦說:「中宗皇帝在位時,一群奸佞小人專擅朝政,上天屢次用災異來表示警告。朕當時請求中宗選擇賢明的兒子立為皇帝以避免災禍,但中宗很不高興,朕也因此而擔憂恐懼以至於幾天吃不下飯。朕怎麼能夠對中宗可以勸他禪位,對自己卻不能做到這一點呢!」於是在八月傳位太子李隆基,自己退為太上皇,改元先天。同年,太平公主的丈夫武攸暨去世。

公元713年(先天二年),太平公主倚仗太上皇的勢力專擅朝政,與李隆基發生尖銳的衝突,朝中七位宰相之中,有五位是出自她的門下,文臣武將之中也有一半以上的人依附她。太平公主與竇懷貞、岑羲、蕭至忠、崔以及太子少保薛稷、雍州長史新興王李晉、左羽林大將軍常元楷、知右羽林將軍事李慈、左金吾將軍李欽、中書舍人李猷、右散騎常侍賈膺福、鴻臚寺卿唐和胡僧慧范等一起圖謀廢掉唐玄宗,此外,太平公主又與宮女元氏合謀,準備在進獻給李隆基服用的天麻粉中投毒。李晉是李德良的孫子。常元楷和李慈多次前往太平公主的私宅與她訂下作亂的計謀。

王琚對李隆基進言道:「形勢已十分緊迫,陛下不可不迅速行動了。」尚書左丞張說從東都洛陽派人給李隆基送來了一把佩刀,意思是請玄宗及早決斷,剷除太平公主的勢力。荊州長史崔日用入朝奏事,對李隆基說:「太平公主圖謀叛逆,是由來已久的事情。當初,陛下在東宮作太子時,在名分上還是臣子,如果那時想剷除太平公主,需要施用計謀。現在陛下已為全國之主,只需頒下一道制書,有哪一個敢於抗命不從?如果猶豫不決,萬一奸邪之徒的陰謀得逞,那時候再後悔可就來不及了!」李隆基說:「你說得非常正確,只是朕擔心會驚動太上皇。」崔日用又說道:「天子的大孝在於使四海安寧。倘若奸黨得志,則社稷宗廟將化為廢墟,陛下的孝行又怎麼體現出來呢!請陛下首先控制住左右羽林軍和左右萬騎軍,然後再將太平公主及其黨羽一網打盡,這樣就不會驚動太上皇了。」李隆基認為他說得很對,便任命他為吏部侍郎

魏知古告發太平公主發動叛亂,指使常元楷、李慈率領羽林軍突入武德殿,另派竇懷貞蕭至忠、岑羲等人在南牙舉兵響應。李隆基於是與岐王李范、薛王李業郭元振以及龍武將軍王毛仲、殿中少監姜皎、太僕少卿李令問、尚乘奉御王守一、內給事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等人定計率先下手誅除太平公主集團。甲子(初三),李隆基通過王毛仲調用閒廄中的馬匹以及禁兵三百餘人,從武德殿進入虔化門,召見常元楷和李慈二人先將他們斬首,在內客省逮捕了賈膺福李猷並將他們帶出,又在朝堂上逮捕了蕭至忠和岑羲,下令將上述四人一起斬首。竇懷貞逃入城壕之中自縊而死,唐玄宗下令斬戮他的屍休,並將他的姓改為毒氏。李旦聽到事變發生的消息後,登上了承天門的門樓。郭元振上奏李旦說:「皇帝只是奉太上皇誥命誅殺竇懷貞等奸臣逆黨,並沒有發生什麼其他的事。」李隆基也隨後來到門樓之上,李旦於是頒發誥命列舉竇懷貞等人的罪狀,並大赦天下,只是逆臣的親屬黨羽不在赦免之列。薛稷被賜死在萬年縣獄中。

太平公主逃入山寺,直到事發三天以後才出來,被李隆基下詔賜死在她自己的家中,她的兒子以及黨羽被處死的達數十人。薛崇簡因為平日屢次諫阻其母太平公主而受到責打,所以例外地被免於死刑,李隆基賜他姓李,並准許他留任原職。唐玄宗還下令將太平公主的所有財產沒收充公,在抄家時發現公主家中的財物堆積如山,珍寶器玩可以與皇家府庫媲美,廄中牧養的羊馬、擁有的田地園林和放債應得的利息,幾年也沒收不完。胡僧慧范也擁有家產達數十萬緡。

歷史評價

《新唐書》:「主方額廣頤,多陰謀,後常謂『類我』。」

資治通鑑》:「太平公主沉敏多權略,武后以為類己,故於諸子中獨愛幸,頗得預密謀,然尚畏武后之嚴,未敢招權勢;及誅張易之,公主有力焉。中宗之世,韋後、安樂公主皆畏之,又與太子共誅韋氏。既屢立大功,益尊重,上常與之圖議大政,每入奏事,坐語移時;或時不朝謁,則宰相就第咨之。每宰相奏事,上輒問:『嘗與太平議否?』又問:『與三郎議否?』然後可之。三郎,謂太子也。公主所欲,上無不聽,自宰相以下,進退系其一言,其餘薦士驟歷清顯者不可勝數,權傾人主,趨附其門者如市。」

王琚:「太平公主,武后之子,凶猾無比,大臣多為之用。」

劉肅:「太平公主,沉斷有謀,則天愛其類己。誅二張,滅韋氏,咸賴其力焉。」

蔡東藩:「公主為天子元妹,宰相多出門庭,六軍供其指揮,似亦可以止矣,而必猜忌玄宗,陰謀廢立者何哉?婦女不必有才,尤不可使有功,才高功大,則往往藐視一切,一意橫行,況有母后武氏之作為先導,亦安肯低首下心,不自求勝耶?卒之天授玄宗,心勞日拙,欲藉口於星變,而反迫成睿宗之內禪,欲定期以起事;而又促成玄宗之討逆,身名兩敗,不獲考終,嗟何及哉?」

子女

太平公主共有四子四女,與薛紹生有二子二女:長子薛崇訓、次子薛崇簡,長女薛氏,次女萬泉縣主薛氏,十一歲嫁給豆盧氏,二十四歲去世。 與武攸暨生有二子二女:長女武氏,次女永和縣主武氏,長子武崇敏、次子武崇行。太平公主死時,除次子薛崇簡因是李隆基一黨而倖免以外,其餘子嗣均被處死。

另外,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全唐文補遺》千唐志齋新藏專輯第174-175頁《故沛郡夫人武氏墓志銘》明確記載武氏「故周定王駙馬都尉攸暨太平公主第二女,封永和縣主。」而史載:「公主薛氏二男二女,武氏二男一女。」 從其年齡推斷,她出生時,太平公主與薛紹的婚姻仍然存在,因此她可能不是太平公主的所生下的女兒。她有可能是武攸暨與其它妻妾所生的女兒,出於太平公主是繼母或嫡母的身份而記於她的名下。

視頻

太平公主秘史:《太平公主秘史》 01-02 預告


參考資料

參考文獻

  1. 舊唐書·武攸暨傳》:「二十餘年,天下獨有太平一公主,父為帝,母為后,夫為親王,子為郡王,貴盛無比。」
  2. 太平公主——幾乎擁有天下的公主,趣歷史 . 2016-8-3
  3. 舊唐書 ,國學網 . 201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