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肃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肃顺

{{{国家}}}
爵位 三等辅国将军
旗籍 满洲镶蓝旗
世系 郑亲王
出生 嘉庆二十一年十月初八 (1816年11月26日)
逝世 咸丰十一年九月 (1861年9月)(44岁)
配偶 嫡妻刘佳氏,内务府大臣阿克当阿之女,妾金氏,金福之女,妾孟氏,孟升之女。

肃顺满语ᡠᡴᡠᠨ
ᠰᡠᡧᡡᠨ
穆麟德Uksun Sušūn太清Uksun Suxvn;1816年11月26日-1861年9月),字雨亭爱新觉罗氏清朝宗室镶蓝旗人,郑献亲王济尔哈朗七世孙,郑慎亲王乌尔恭阿第六子,其兄端华郑亲王爵。

简介

道光中期历任御前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深为咸丰帝信用,与其兄郑亲王端华及怡亲王载垣相互倚重,煊赫一时。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咸丰帝驾崩前受命为赞襄政务王大臣,为指派的顾命八大臣之一,是年十月二日夜,肃顺在护咸丰帝梓宫回京途中,行至密云被捕。两宫太后会同恭亲王奕䜣发动祺祥之变,肃顺被斩首菜市口

生平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11月26日)十月初八出生于郑亲王府,为郑亲王乌尔恭阿第六子,庶出,野史称其母是回人[1]道光年间,考封三等辅国将军,授委散秩大臣、奉宸苑卿。咸丰帝即位,擢内阁学士,兼副都统、护军统领、銮仪使。咸丰四年(1854年),授御前侍卫,迁工部侍郎,历礼部、户部

咸丰七年(1857年),擢左都御史理藩院尚书,兼都统。英法联军入侵广州,肃顺主战,反对恭亲王主和。咸丰八年,调礼部尚书,仍管理藩院事,又调户部。

咸丰九年,构陷科场主考、军机大臣、文渊阁大学士柏葰斩立决。肃顺监斩,自此以后,“司文衡者懔懔畏法,科场清肃”,整整三十年[2]

咸丰十年(1860年5月),太平军攻陷苏常,咸丰帝准备调湖北巡抚胡林翼为两江总督,肃顺认为:“胡林翼在湖北措注尽善,未可挪动,不如用曾国藩督两江,则上下游俱得人矣。”[3] 是年,英法联军来犯京师,力劝咸丰帝置国际公约于不顾,绑架外交使节巴夏礼,后随咸丰帝“北狩”热河(今河北省承德市),授御前大臣、内务府大臣,至是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署领侍卫内大臣。咸丰十年(1860年)八月二十二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咸丰十一年七月,上疾大渐,召肃顺及御前大臣载垣端华景寿,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入见,受顾命。慈安慈禧两宫太后意图垂帘听政,肃顺严加反对,慈禧太后恭亲王等人于是发动祺祥之变夺权,慈禧命肃顺护咸丰帝梓宫回京,其实是牵制其行动。九月,肃顺在密云被捕,被斩杀菜市口。肃顺曾经上奏咸丰帝,要求减免八旗子弟的俸饷,就刑时,道旁观者争掷瓦砾,首都的百姓都纷纷称快[4]。肃顺临刑时骂道,“想不到,受了小娘们的算计。”[5] 其馀痛骂甚多,“将行刑,肃顺肆口大骂,其悖逆之声,皆为人臣子所不忍闻。又不肯跪,刽子手以大铁柄敲之,乃跪下,盖两胫已折矣。遂斩之。”[6]

妻妾

  • 嫡妻刘佳氏,内务府大臣阿克当阿之女。
  • 妾金氏,金福之女。
  • 妾孟氏,孟升之女。

四子

  • 长子熙善(1848-1870)无后。
  • 次子征善(1853-1896)嗣端华。
  • 三子承善(1854-1904)有1子。
  • 四子同善(1856-1899)无后。

后世纪念

肃顺府又称“肃王府”、“肃公爷府”,位于承德市头条胡同(今医学院家属院)。“肃王府”原为“罗王府”,咸丰君臣逃到热河后,此府遂改为肃顺的府第。该府邸占地约为4600平方米,建筑幽雅,装饰古朴。解放后“肃王府”被承德医专占用,1983年列为承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轶事典故

亲近君子

肃顺当国,近君子而远小人,惩贵近而励寒畯,拨乱反正,指挥若定,奠定“同光中兴”的基础,却远为和大人所不及。他身为八旗贵族,尝云:“咱们旗人浑蛋多,懂得什么,汉人是得罪不得的,他那枝笔厉害得很。” 借此可见他的度量与见识。

九字治国

肃顺初次面见咸丰帝时,曾提出“严禁令、重法纪、锄奸宄”的九字治国方针,此乱世用重典的思路深得咸丰认可。之后掌权,肃顺果然展开了一波声势浩大的“打老虎”运动,不过于反腐背后,却掩盖着其排除异己的意图。

专横跋扈

肃顺任户部尚书时,协办大学士周祖培亦任户部尚书,二人同堂办事。一日,周祖培将户部公文签署完毕。肃顺假装问道:“这份文书是何人签署?”司员答道:“乃周中堂签署也。”肃顺当众骂道:“唉,像他这么糊涂的人,只能多食国家的俸禄,哪懂得什么公事!”于是命司员重新拟稿,用红笔再次标记,将红笔涂抹于周祖培画诺之上。

此后遂形成定例,周祖培亦默然忍受。其他大臣也往往受其侵侮,无不饮恨在心,却敢怒而不敢言。大学士翁心存则干脆引病乞退。

龙气碎杯

据载,肃顺每天早晨起床前有个习惯,即坐在帐中饮人参汁一杯。有内侍小童专司其事,杯乃咸丰帝御赐的和田羊脂玉杯。一日,小童误将玉杯打碎,小童马上跑到陈孚恩府上向其请教,后得计而去。小童回到肃府,用胶将杯子粘固。肃顺醒后,小童来送参汤,甫一揭帐,即惊呼倒地而掷杯,肃顺觉得奇怪。小童解释道:“刚才看到老爷鼻孔中有两股黄气,如龙状,长五六尺,故不免骇异而碎杯。请老爷降罪。”肃顺却道:“起来吧,休得胡言乱语,龙气有什么可怕的?”竟然没有怪罪碎杯的事情。

这个故事,说明肃顺似乎还有想当皇帝的念头。

钩弋故事

咸丰帝病危之际,肃顺为防止慈禧日后以母后擅权,曾建议咸丰帝仿效汉武帝赐死太子生母钩弋夫人的做法,及早除掉那拉氏,以免后患。咸丰帝心有不忍,没有采纳肃顺的建议,事后又在无意中透露了风声,从而使慈禧对肃顺等人更加恨之入骨。

历史评价

清史稿》:“肃顺以宗潢疏属,特见倚用,治事严刻。其尤负谤者,杀耆英、柏葰及户部诸狱,以执法论,诸人罪固应得,第持之者不免有私嫌于其间耳。其赞画军事,所见实出在廷诸臣上,削平寇乱,于此肇基,功不可没也。自庚申议和后,恭亲王为中外所系望,肃顺等不图和衷共济,而数阻返跸。文宗既崩,冀怙权位于一时,以此罹罪。赫赫爰书,其能逭乎?”

翁心存:“所谓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也,可悯可戒。”

翁同龢:“种种欺罔跋扈状,真堪发指”。

曾国藩:“古来如李斯曹操董卓杨素,其智力皆横绝一世,而其祸败亦迥异寻常。近世如陆、何、肃、陈亦皆予知自雄,而俱不保其终。故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

薛福成:“肃顺于咸丰年间始为御前大臣,贵宠用事,后遂入值军机,屡兴大狱,窃弄威福,大小臣工,被其贼害,怨毒繁兴,卒以骄横僭似,获罪伏法,其人固无足论矣。”

蔡东藩:“若载垣、端华、肃顺辈,以宗室懿亲,不务安邦,但思擅政,何其跋扈不臣若此?无莽操才,而有莽操之志,卒之弄巧成拙,反受制于妇人之手,宁非可愧?”

肃顺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人物,《清史稿》对他颇有微词。但是近来研究发现肃顺有许多作为值得赞赏。铁腕吏治、整肃政风。果断处理戊午科场案户部宝钞案,“求起积弊于衰靡之世”[7]。主张发纸币、铸大钱,以通货膨胀,促进市场经济。

满人之中,肃顺的民族主义非常特别,他有大中华思想,重视汉族,对满人贪婪慵懒的态度非常不屑,对外国势力非常排斥。肃顺自己是旗人皇族,却最早提出应停止对旗人的供养,尝曰“咱们旗人混蛋多”,也说“满人糊涂不通,不能为国家出力,惟知要钱耳!”[8]用人不因民族,重视汉人,唯贤是尚[9],提拔重用郭嵩焘尹耕云王闿运高心夔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等汉族人才[10],“平时与座客谈论,常心折曾文正公之识量,故文忠公之才略。”[11]。另外也有爱国主义精神,对外国列强为鹰派,不仅英法联军态度强硬,对俄国主官伊格纳提耶夫签订《瑷珲条约》的贪婪要求也给予痛斥[12],“才识在满大臣中实无其比”[13]

相关影视作品

参考文献

  1. 其母故回民富商之女。乌尔恭阿羡其母美貌,计杀其外祖,更以其母为妾,生肃顺。见《清代笔记小说大観》(上海古籍出版社)。
  2. 清史稿.列传 ,389卷 载:“出于肃顺等之构陷。自此,司文衡者懔懔畏法,科场清肃,历三十年,至光绪中始渐弛,终未至如前此之甚者。”
  3. 薛福成:《庸庵笔记》第一
  4. 《清史稿》中记载:“肃顺奏减八旗俸饷,尤府怨。就刑时,道旁观者争掷瓦砾,都人称快。”
  5. 信修明. 《老太监的回忆》. 北京燕山出版社. 1987: 第11页. 
  6. 《正说清朝十二帝》
  7. 郭嵩焘:《郭嵩焘诗文集》,岳麓书社1984年版,第144页
  8. 黄浚:《花随人圣庵摭忆》,第49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出版
  9. 刘体仁《异辞录》:“皆肃顺匡辅之功。秋狝热河,以军符予曾文正,实开中兴之业。”
  10. 尚秉和:《辛壬春秋》清室禅政记第二十六
  11. 薛福成:《庸庵笔记》第一
  12. 布克斯盖夫登:《1860年〈北京条约〉》
  13. 李岳瑞:《春冰室野乘》卷中

书籍资料

  • 清史稿》卷三百八十七·列传一百七十四·宗室肃顺传
官衔
前任:
瑞麟
清朝礼部满尚书
咸丰八年九月壬午 - 咸丰八年十二月庚午
1858年10月16日 - 1859年2月1日
继任:
麟魁
前任:
瑞麟
清朝户部满尚书
咸丰八年十二月庚午 - 咸丰十一年九月乙卯
1859年2月1日 - 1861年11月2日
继任:
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