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人文主义」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5: 行 5:
 
 人文主义以理性推理为思想基础,以仁慈[[博爱]]为基本价值观。个人兴趣、尊严、思想自由、人与人之间的容忍和无暴力相处等,都是人文主义内涵范畴。同时,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人道主义]]关系密切。
 
 人文主义以理性推理为思想基础,以仁慈[[博爱]]为基本价值观。个人兴趣、尊严、思想自由、人与人之间的容忍和无暴力相处等,都是人文主义内涵范畴。同时,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人道主义]]关系密切。
  
 除了一般[[无宗教]]的世俗人文主义外,也存在有宗教的人文主义,在各个主要宗教中,人文主义一般与该宗教的信仰和传统相结合。有些人文主义还认为,人有需要参加仪式和规则,并组织一些团体来满足这种需要。相比[[唯物主义]],人文主义注重人的精神心灵;另一方面,人文主义注重理性。因此,有[[无神论]]的人文主义者认为,和理性精神相违背的神灵崇拜的宗教精神,并不是人文主义。
+
 除了一般[[无宗教]]的世俗人文主义外,也存在有宗教的人文主义,在各个主要宗教中,人文主义一般与该宗教的信仰和传统相结合。有些人文主义还认为,人有需要参加仪式和规则,并组织一些团体来满足这种需要。相比[[唯物主义]],人文主义注重人的精神心灵;另一方面,人文主义注重理性。因此,有[[无神论]]的人文主义者认为,和理性精神相违背的神灵崇拜的宗教精神,并不是人文主义。<ref>[https://hanyu.baidu.com/zici/s?wd=%E4%BA%BA%E6%96%87%E4%B8%BB%E4%B9%89&query=%E4%BA%BA%E6%96%87%E4%B8%BB%E4%B9%89&srcid=28232&from=kg0 人文主义_百度汉语] 人文主义 [拼音] [rén wén zhǔ yì] [释义]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代表资产阶级文化的主要思潮。有两方面含义:一是...</ref>
 
 
<br />
 
  
 
== 定义 ==
 
== 定义 ==
行 18: 行 16: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和[[弗里德里希·席勒]]的人文主义往往被称为[[历史主义]],而[[威廉·冯·洪堡]]的人文主义则与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完全不同。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和[[弗里德里希·席勒]]的人文主义往往被称为[[历史主义]],而[[威廉·冯·洪堡]]的人文主义则与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完全不同。
  
[[文艺复兴]]时期[[哲学]]被看作是思想的根本,而在洪堡的时期[[科学]]被看作思想的根本。
+
[[文艺复兴]]时期[[哲学]]被看作是思想的根本,而在洪堡的时期[[科学]]被看作思想的根本。<ref>[http://www.zzyjszs.com/Html/MingCiJieShi/1/3090.html 什么是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humanism)是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ref>
  
 
== 人文主义思想的历史 ==
 
== 人文主义思想的历史 ==

於 2020年2月7日 (五) 00:28 的修訂

原圖鏈接人文主義

人文主義(英文:Humanism),是一種基於理性和仁慈的哲學理論的世界觀。作為一種生活哲學,人文主義從仁慈的人性獲得啟示,並通過理性推理來指導[1]

人文主義以理性推理為思想基礎,以仁慈博愛為基本價值觀。個人興趣、尊嚴、思想自由、人與人之間的容忍和無暴力相處等,都是人文主義內涵範疇。同時,與人本主義心理學人道主義關係密切。

除了一般無宗教的世俗人文主義外,也存在有宗教的人文主義,在各個主要宗教中,人文主義一般與該宗教的信仰和傳統相結合。有些人文主義還認為,人有需要參加儀式和規則,並組織一些團體來滿足這種需要。相比唯物主義,人文主義注重人的精神心靈;另一方面,人文主義注重理性。因此,有無神論的人文主義者認為,和理性精神相違背的神靈崇拜的宗教精神,並不是人文主義。[2]

定義

人文主義並沒有統一定義,因為許多不同的人自稱或被稱為人文主義者,而他們的世界觀以及他們對人的觀念可能不相同。有些人文主義觀念互相之間非常矛盾。

古代中國孔子時代或者古希臘時一些思想被認為是很早期的人文主義思想。

馬克思列寧主義新教天主教思想學派中也有聲稱是人文主義的派別。

約翰·沃爾夫岡·歌德弗里德里希·席勒的人文主義往往被稱為歷史主義,而威廉·馮·洪堡的人文主義則與啟蒙運動的人文主義完全不同。

文藝復興時期哲學被看作是思想的根本,而在洪堡的時期科學被看作思想的根本。[3]

人文主義思想的歷史

古希臘

古希臘西方,古希臘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也提出一些早期人文主義思想觀點。

文藝復興時期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出現,不僅動搖中世紀社會基礎,也確立個人價值,肯定現實生活意義,促進世俗文化發展,由此形成與宗教神權文化對立之思想——人文主義。人文主義肯定人是生活創造者和主人,他們要求文學藝術表現人的思想和感情,科學為人生謀福利,教育發展人的個性,即要求把思想、感情、智慧都從神學的束縛中解放出來。

因此,人文主義的學者和藝術家提倡人性以反對神性,提倡人權以反對神權,提倡個性自由以反對人身依附。(參見《外國美術簡史》,第62頁,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第二版)

現代

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後,西方國家對人類自身反思越發明顯。隨着冷戰開始,1960年代後,美國西歐爆發一系列反傳統運動和民權運動女權運動、以及20世紀末崛起的LGBT權利運動後,西方國家趨向世俗化,無宗教信仰者的比例日益增加。人文主義的主張及理念,為無宗教信仰者提供一個近似宗教的信仰和價值觀。

作為概念的人文主義的歷史

歐洲歷史哲學史中,人文主義主要指14世紀到16世紀間,較中世紀先進之思想。今天一般歷史學家這時期文化和社會之變化稱為文藝復興,而將教育上的變化運動稱為人文主義。

人文主義這個詞出現的很早,來自拉丁文中的humanitas古羅馬作家西塞羅曾使用這個詞。德國啟蒙運動時代的哲學家,將人類統稱為Humanität。當時人文主義者稱自己為humanista。直到1808年,才出現Humanism這個詞。這個詞傳到東方,在日本譯為「人文主義」。後來,中國使用了日語的說法。

中國的人文主義思想

中國遠古時代已形成人文精神雛形。

易經》中已經有明確記載「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觀測天文星象,把握時間變化;觀察人情世故、風俗習慣、信仰等,施行教化改造和引導,有效控制地域空間,成就天下一統。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是《易經》人文精神核心思想。最高的善意志,如水一樣柔順,滋潤萬物;如大地一樣寬容,滋養蒼生。水和土地在《易經》屬至或至柔,表現一種深邃無窮的包容力和博大精深的智慧。

有明確文字和史料記載,中國人文主義思想可追溯到三代時期。

商、周之際,原來神靈崇拜風氣濃厚的殷商宗教社會在周代逐漸產生出理性思想,有了「天命靡常」、「惟命不於常」乃至「天不可信」等觀念。

周公在《易經》基礎上演化出《周易》,提出「皇天無親,惟德是輔」,主張「以德配天」。崇尚德化政治,重德行揚善罰惡。

周公還制定一整套祭祀禮儀制度,以人文精神結合原始氏族種族圖騰和祖先崇拜傳統,優化宗法制傳統。制定完備的法典《周禮》,相當於現在的民法典。提出「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敬天愛民」、「民之所欲,天必從之」等思想,便是早期人文主義思想雛形。

春秋時期老子自然天道觀進一步發展,創立的道家思想,《道德經》其實是對《易經》得註解,甚至選擇性吸收,並對《易經》中隱晦哲理,系統地概括「道」和「德」之學術。

孔子吸納《道德經》和《易經》思想,把「道」和「德」概念定義為「仁」和「禮」,對《易經》平民化和政治改良,孔子的「仁」、「智」、「泛愛眾」、「君子和而不同」等思想,進一步奠定人文主義思想。

劉心武認為,十八世紀中期,中國文學家曹雪芹紅樓夢通過塑造弱勢人物賈迎春的多舛命運也體現了人文主義關懷。

參見

概念

代表著作

參考文獻

  1. Definition by IHS: Humanism is a philosophy of life inspired by humanity and guided by reason.
  2. 人文主義_百度漢語 人文主義 [拼音] [rén wén zhǔ yì] [釋義]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代表資產階級文化的主要思潮。有兩方面含義:一是...
  3. 什麼是人文主義 人文主義(humanism)是指社會價值取向傾向於對人的個性的關懷,注重強調維護人性尊嚴,提倡寬容,反對暴力,主張自由平等和自我價值體現的一種哲學思潮與世界觀。

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