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海道」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added Category:731 日本 using HotCat
HLY對話 | 貢獻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2 次修訂)
行 1: 行 1:
[[File:北海 道1.jpg| 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 日本群岛/1815489/0/9d82d158ccbf6c8165d6a49bb43eb13532fa40e4?fr=lemma#aid=0&pic=3b6833f5727d6818bd310966 原图链接]北海道岛]]
+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 北海 道''' </p>
 +
|-
 +
|<center><img src="https://pic.pimg.tw/anrine910070/1686240955-797481478-g.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bobby.tw/blog/post/228924506-%E3%80%90%E5%8C%97%E6%B5%B7%E9%81%93%E6%99%AF%E9%BB%9E%E5%9C%B0%E5%9C%96%E3%80%9124%E5%80%8B%E5%BF%85%E5%8E%BB%E5%8C%97%E6%B5%B7%E9%81%93%E6%97%85%E9%81%8A%E6%99%AF%E9%BB%9E 圖片來自bobby]
 +
</small>
 +
|}
  
'''北海道''' ,又称''' 北海道 岛''', 是[[日本 列岛]]的一 部分 属于 日本 地域中的北海 ,位于 日本 北部,是 日本 第二大岛 <ref>刘晓丽,李敏.国外的旅游名景.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106</ref>
+
'''北海道''' (日語: 北海道 /ほっかいどう〔ほくかいだう〕) 是[[日本]] 最北 [[都道府縣| 級行政區]] 亦是 日本 现时唯一以「[[ (行政 划)# 日本|道]]」為名的[[ 日本 行政區劃|行政区划]],[[都道府縣廳所在地|首府]]為[[札幌市]]
  
 北海道 与本州岛隔津轻海峡相望,四 环海,被[[太 洋]]、[[ 鄂霍次克海]] 和[[日本海]]所环抱。幅员辽阔,约占日本总面积的22%。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有火山分布。自然资源丰富,拥有丰富的资源如煤矿等,拥有辽阔的森林、巍峨的山川等,气候寒冷,因樱花和雪景,以及薰衣草花海享誉全球。<ref>[https://www.e-stat.go.jp/stat-search/files?page=1&layout=datalist&toukei=00200521&tstat=000001080615&cycle=0&tclass1=000001110216  圏・都 圏( 町村 一覧)  .政府统计ポータルサイト[ 引用 期2019-05-05]]</ref>
+
 北海道面 積共83,423.84 方公里(包括有爭議的[[ 南千島群島]] 在內)<ref name="gsimenseki">{{cite web|url=http://www.gsi.go.jp/KOKUJYOHO/MENCHO/201710/01_hokkaido.pdf|script-title=ja:01北海道|date=2017-10-01|publisher={{lang|ja|国土地理院}}|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204070351/http://www.gsi.go.jp/KOKUJYOHO/MENCHO/201710/01_hokkaido.pdf|archivedate=2018-02-04|access-date=2018-02-03}}{{ja}}</ref>,是日本面積最 的一級行政區。全道共轄有35[[ 町村| ]]、129[[ 市町村|町]]、15[[ 村 ( 本)|村]] 。2022年時,北海道的人口有518萬人,是日本人口排名第八多的一級行政區。
  
[[File:北海道3.jpg| 缩略图| |[https://baike.baidu.com/pic/ 北海道/4604259/21953349/bd315c6034a85edf52b97f4743540923dd547599?fr=lemma&ct=cover#aid=21953349&pic=bd315c6034a85edf52b97f4743540923dd547599 原图链接]美丽的北海道风光]]
+
北海道亦可以指該行政區所在的島嶼,即北海道本島,其與[[本州]]、[[四国]]、[[ 九州 (日本)| 九州]]並列為[[日本地理| 日本本土]]四大島,該島面積為77,983.92平方公里,是日本面積第二大島嶼<ref>{{cite web |url=http://www.gsi.go.jp/KOKUJYOHO/MENCHO/201710/f3_shima.pdf|script-title=ja:島面積 |date=2017-10-01|publisher={{lang|ja|国土地理院}}|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204070404/http://www.gsi.go.jp/KOKUJYOHO/MENCHO/201710/f3_shima.pdf|archivedate=2018-02-04|access-date=2018-02-03}}{{ja}}</ref>,亦是世-{界}-面積第21大島嶼。除了北海道本島之外, 北海道 亦轄有[[渡島大島]]、[[利尻島]] 、[[禮文島]]等離島。日本有領土主張但未實際控制的[[南千島群島]]在日方行政區劃下亦由北海道管轄。
==岛屿简介==
 
[[File: 北海道5.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 北海道/26858/0/3812b31bb051f8199250dfffd4b44aed2e73e70a?fr=lemma&ct=single#aid=0&pic=3812b31bb051f8199250dfffd4b44aed2e73e70a 原图链接] 北海道 雪景]]
 
  
 北海道 日本 四个主岛中最 北的 岛屿 面积83,453.57km²,是日本除了本州岛外面积第二大的岛屿,在世界排名第21位 。北海道 和[[ 州岛]]以[[津轻海峡]]相隔,北面隔宗谷海峡与[[ 俄罗斯]][[萨哈林岛]]相望 东面则为[[千岛群岛]]。西临 日本 东南方面为太平洋 东北面则是鄂霍次克海。 <ref>[http://sports.sina.com.cn/golf/2010-07-01/15265082330.shtml  北海道 详细介绍-日本北海 高尔夫之旅  .新浪体育[引用日期2013-04-26]]</ref>
+
  由於 北海道 是在近代才進行開發 因此[[人口密度]]遠較 日本 其他地區為低。這使得 海道保有眾多未經人工干擾 自然環境 吸引眾多遊客到訪 。北海道 亦擁有日 四分之一的[[ 農地]], 成為 日本 食糧提供的重要基地。據品牌總和研究所的調查 自2009年開始 ,北海道 已連續14年位居都 府縣魅力度排行榜首位。
  
[[File: 北海 道6.jpg| 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 北海道/26858/0/f636afc379310a557d54f4d8ba4543a9822610ad?fr=lemma&ct=single#aid=0&pic=f636afc379310a557d54f4d8ba4543a9822610ad 原图链接] 北海道 交通]]
+
== 地名由來 ==
== 地形地势==
+
北海道的原住民[[阿伊努族]]在過去曾將北海道、[[庫頁島]]、[[千島群島]]等[[阿伊努人]]居住的地區統稱為[[阿伊努茅希利]]([[阿伊努語假名]]:アィヌモシㇼ,转写:Aynu-mosir),意為人類居住之處。而[[和人]](日本古代居民)則稱阿伊努人為[[ 蝦夷]],稱 北海 道為[[蝦夷地]]<ref name="Name">{{cite web|url=https://www.pref.hokkaido.lg.jp/sm/mnj/d/faq/faq02.html|script-title=ja:北海道の名前について|accessdate=2022-11-12|publisher={{lang|ja| 北海道}}|language=ja|deadurl=no|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907220625/http://www.pref.hokkaido.lg.jp/sm/mnj/d/faq/faq02.htm|archivedate=2014-09-07}}</ref>,並且還曾以渡島、越渡島等名稱代指北海道。
  
 北海道的 形状像一个去 腿的大王蟹。全岛地势中部 高, 四周低。在 北海道 中部有山地和山脉 故地形在整体上起伏较大 周围则是广阔 平原
+
  在[[明治政府]]設立[[開拓使]]之後,政府考慮修改蝦夷地這一名稱,對此曾多次在 北海道 探險 [[松浦武四郎]]向政府提出 北加伊道、海北道、海東道、日 見道、東北道、千島道等六個方案 最後政府決定採用「 加伊道」這一名稱,並效仿[[律令制]]時代[[五畿七道]]中的[[東海道]]、[[南海道]]、[[西 海道]] 將「加伊」(かい/カイ、kai)改為同音的「海」字 成為北海道這個名稱 [[北海道 (令制)|由來]]
  
[[ 火山带]] 由东、南开始延伸,构成了火山地形。山地占全岛面积的60%,其中火山占山地面积的40%。东部有阿寒、知床火山群;西部有天盐、夕张山地; 见、 高等山脉纵贯中央 有大雪山火山群;最高峰旭岳海拔2290米。沿岸多平原,西有石狩平原、勇拂平原,东有十胜平原。主要河流有石狩川、天盐川、十胜川等。森林覆盖面积占全岛的70% 上。 <ref>[http://sapporo.china-consulate.org/chn/lqgk/t210561.htm  北海道的 历史、文化、新闻媒体  .中华人 共和国驻札幌总领馆.2005-09-06[ 引用日期2013-04-26]]</ref>
+
== 象徵 ==
 +
[[ 北海道旗]] 海道徽均制定於1967年5月1 日, 其設計是 [[開拓使]]時代的北辰旗為理念的七稜星圖案<ref name="symbol">{{cite web|url=https://www.pref.hokkaido.lg.jp/overview/symbol.html|script-title=ja:北海道の概要/シンボル|accessdate=2022-11-12|publisher={{lang|ja|北海道}}|language=ja|deadurl=no|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1112082108/https://www.pref.hokkaido.lg.jp/overview/symbol.html|archivedate=2022-11-12}}</ref>。 北海道 道鳥是棲息於[[釧路湿原]]等地 [[丹頂鶴]],在1964年通過道 投票決定。道樹是北海道代表性針葉樹[[魚鱗雲杉]],在1964年通過道民投票決定。道花是[[ 玫瑰]] ,在1978年通過一般募集選出。
  
== 气候特征==
+
== 地理 ==
 +
北海道位於日本的北部,南部隔[[津輕海峽]]和[[本州]]相望,北面則隔[[宗谷海峽]]和[[庫頁島]](亦稱薩哈林島,日文稱樺太)相對,西面是[[日本海]],東面則是[[鄂霍次克海]]、[[千島群島]]和[[太平洋]]。北海道本島面積77,983.92平方公里,是日本面積第二大島嶼,在世界全部島嶼中則位列[[愛爾蘭島]]之後<ref>{{cite web |url=http://www.gov.ie/en/essays/geography.html |title=Geography of Ireland |accessdate=2014-09-05 |publisher=Government of Ireland |language=en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1124012641/http://www.gov.ie/en/essays/geography.html |archivedate=2009-11-24 }}</ref>,[[伊斯帕尼奧拉島]]之前,是世-{界}-面積第21大的島嶼。
  
 北海道 属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暖热多雨 四季分明 平均气温:1月 -4~-10℃;8月,18~20℃。年降水量800~1200毫米。12月至次年3月有积雪 最深达4米 夏季东南岸多 冬季 岸和东岸有流冰 。  
+
  在地圖上, 北海道 呈現菱形外形 位於北海道中部的石狩低地帶將北海道分為東西兩部分 西側是半島地區 東側則是主體地區 蝦夷山系自南方的[[日高山脈]]開始往北延伸 南北縱貫北海道的主體地區,在北海道中部分為往東延伸的石狩山地、[[北見山地]]<ref>{{cite web |url=http://www.kiso.co.jp/pdfs/jishin/2003tokachi/3chikei.PDF |script-title=ja:3.北海道の地形・地質 |accessdate=2014-09-05 |publisher={{lang|ja|基礎地盤コンサルタンツ株式会社}} |language=ja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907213548/http://www.kiso.co.jp/pdfs/jishin/2003tokachi/3chikei.PDF |archivedate=2014-09-07 }}</ref> 以及向西、向北延伸的夕張山地、天鹽山地 其中石狩山地是北 道地勢最高的地區 ,北 海道最高峰[[大雪山 (北海道)|大雪山]]的[[旭岳]](標高2,219米)也位於這一山系
  
==自然资源==
+
在這兩大山地之間是富良野盆地、上川盆地、名寄盆地等盆地。北海道東部地區的[[知床半島]]等地的山脈是千島弧的延長。在這一山地以南則是[[十勝平原]]、[[根釧台地]]等平原。主體地區和半島地區的分界線石狩低地帶北起[[石狩灣]],南至[[太平洋]],是北海道人口最集中的地區。而半島地區主要包括[[渡島半島]]和道南山地。渡島半島為東北日本弧內帶的延長,在地形和地質上與[[東北地方]]相似。渡島半島地形多山,並且其中有不少是[[火山]]。
  
===矿产资源===
+
北海道本島附近有多座離島,多分佈在日本海一側地區。北海道的主要離島包括了[[渡島小島]]、[[渡島大島]]、[[奧尻島]]、[[天賣島]]、[[燒尻島]]、[[利尻島]]、[[禮文島]]。
  
 北海道 矿藏丰富 岛上有 日本 煤矿储藏 煤炭储量与产量均占 日本 国一 半以上
+
 北海道 共有13條[[一級水系]]河流。在北海道的所有河流中,長度最長、流域面積最大的是[[石狩川]]。石狩川的長度達268公里,是日本第三長河流,位列[[信濃川]]、[[利根川]]之後;流域面積為14,330平方公里 僅次於利根川,是 日本 流域面積第二 河流。石狩川在過去曾是一條極易[[氾濫]]的河流。在[[明治]]時期,為了解決水患問題 ,日本 政府對石狩川進行截彎取直,使得石狩川的長度縮短了約100公里<ref>{{cite web |url=http://pucchi.net/hokkaido/closeup/ishikari_river.php |script-title=ja:石狩川は。除了石狩川之外,[[天鹽川]]、[[十勝川]]<ref>{{cite web |url=http://www.hkd.mlit.go.jp/zigyoka/z_kasen/kawa/pro_tokati.html |script-title=ja:十勝川 |accessdate=2014-09-05 |publisher={{lang|ja| 土交通省北海道開発局}} |language=ja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829131118/http://www.hkd.mlit.go.jp/zigyoka/z_kasen/kawa/pro_tokati.html |archivedate=2014-08-29 }}</ref>、[[釧路川]]等河流亦是北海道的 級水系中長度較長、流域面積較大的河流
  
===旅游资源===
+
北海道亦是日本湖泊較多的地區,日本面積前20大湖泊中有9個位於北海道。北海道的湖泊大致可分為兩種類型。一是[[火山口湖]],以[[阿寒湖]]、[[摩周湖]]、[[屈斜路湖]]、[[支笏湖]]、[[洞爺湖]]等湖泊為代表。另一類型是[[海跡湖]],典型例子包括[[佐呂間湖]]、[[網走湖]]、[[能取湖]]、[[風蓮湖]]。
  
  北海道拥有广阔的森林、山川、湿原,完整的被保 存在 几个国家公园之中 北海道还有一条 日本 大的河流 其最终注入[[ 石狩湾]]。 东部有千岛火山带 ,南 那须火山带、岛海火山带 ,因此 温泉多
+
=== 領土問題 ===
 北海道 是以其迷 人的 雪景闻名于世,故冬天是游览 海道的最佳季节
+
日本和[[俄羅斯]]之間 存在[[南千島群島主權問題]] [[南千岛群岛|南千島群島]]( 日本 稱為北方四島)是指[[擇捉島]]、[[國後島]]、[[色丹島]]、[[齒舞群島]]四個島嶼。在[[ 戰]]末期 ,[[ 蘇聯]] 派軍隊佔領了這一地區 日本認為在1855年簽訂[[日俄和親通好條約]]時,條約規定兩國國境位於擇捉島和得撫島之間 因此得撫島以南的 千島群島是日本的固 領土。而俄羅斯則認為四島被俄國統治是二戰的結果 ,因此 南千島群島理所應當是俄國的領土 南千島群島現在由俄羅斯實際統治,而日本自戰後開始就持續對俄羅斯要求歸還南千島群島<ref>{{cite web |url=http://www.hoppou.go.jp/gakushu/reclaim/ayumi1/ |script-title=ja:返還要求運動のはじまり |accessdate=2014-09-05 |publisher={{lang|ja|独立行政法人 北方領土問題対策協会}} |language=ja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1009014623/http://www.hoppou.go.jp/gakushu/reclaim/ayumi1/ |archivedate=2014-10-09 }}</ref>。現在日俄之間有舉辦無簽證交流等活動,試圖促進 北海道人 和南千島群島俄羅斯居民之間 交流<ref>{{cite web |url=http://www.hoppou.go.jp/exchange/method/ |script-title=ja:交流の実施概要 |accessdate=2014-09-05 |publisher={{lang|ja|独立行政法人  方領土問題対策協会}} |language=ja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1009014625/http://www.hoppou.go.jp/exchange/method/ |archivedate=2014-10-09 }}</ref>
  
  此外, 北海道 很多值得游览之 [[ 登别 ]] 北海道 最大 温泉,四周群山环抱,在狭窄的峡谷里涌出11种温泉 ,水 温由45℃至93℃不等 可治疗多种疾病 亦可在此游览著名之地狱谷、药师如来像、火山口褚色 绝崖及琉璜喷泉口等奇景
+
=== 氣候 ===
 +
 北海道 除了[[道南]]的部分沿海地區屬西岸海洋性氣候和[[副熱帶濕潤氣候|溫帶濕潤氣候]]之外,幾乎所 有地 區都屬於[[温 带大陆性湿润气候]] ,少数高海拔地区符合[[亚寒带]]标准。 北海道 的年平均氣溫在5至10度 年均降 量在800至1,800毫米之間 和日本其他地區相比 北海道 氣候較為涼爽乾燥
  
[[支笏湖]]为 北海道 第一 湖畔耸立着之樽前山及惠前岳 ,均 为活火山 ,曾 于1978 爆发
+
北海道 全年氣候溫差頗 大, 雖然夏季的北海道氣候頗為涼爽 但冬季時大部分地區的平 氣溫可達到零下8度以下 其中又尤以[[道北 (日本)|道北]]、[[道東]]地區更為寒冷。特別是內陸的盆地地區全年溫度變化劇烈,[[旭川市]] 在1902 錄得零下41度的記錄<ref>{{cite web |url=http://www.data.jma.go.jp/obd/stats/etrn/view/rankall.php |script-title=ja:歴代全国ランキング |accessdate=2014-09-05 |publisher={{lang|ja|全国積雪寒冷地帯振興協議会}} |language=ja |archive-date=2015-05-10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510040710/http://www.data.jma.go.jp/obd/stats/etrn/view/rankall.php |dead-url=yes }}</ref>,是日本的寒極。但這一地區也是北海道夏季較為炎熱的地區。此外北海道全境均被日本政府定為豪雪地帶,部分地區更被指定為特別豪雪地帶
  
附近之四方岭上有一熊牧场 饲养了珍贵棕熊二百多只 作精彩的表演 游客可 园内 由饲喂并拍照留念 还有有不少 滑雪场 地, 其中以真驹内滑 设备较为齐全 ,亦 较适合初学者使用 教练在此教导滑雪的技巧,可享受到滑雪的无穷乐趣
+
[[洋流]]給北海道的氣候帶來很大影響 對馬暖流、[[親潮]](千島海流)等洋流途徑北海道海域。按照氣候特徵 北海道 以分為鄂霍次克海沿岸、日本海沿岸、太平洋沿岸東部和太平洋沿岸西部四個氣候區。日本海沿岸地區比其他三個地區氣溫略高 ,在 夏季降水較少,冬季則受來 大陸的季風影響而降雪較多 太平洋沿岸西部地區包括了自渡島半島南部至日高 太平洋沿岸 區,夏季較為溫暖且降水較多 冬季則相對溫暖且降 較少。太平洋沿岸東部地區包括了十勝至根室 太平洋沿岸地區 夏季涼爽且降水較少。冬季雖頗為寒冷但降雪 少。這一地區還以多霧而聞名 [[釧路市]] 「日本霧都」之稱
  
== 追溯历史==
+
鄂霍次克海沿岸地區則全年降水相對較少。在冬季時鄂霍次克海海域會有流氷接近海岸<ref>{{cite web |url=http://www.giza-ryuhyo.com/ryuhyoinfo/Q&A.html |script-title=ja:わかるかな?流氷 Q&A |accessdate=2014-09-05 |publisher={{lang|ja|北海道立オホーツク流氷科学センター}} |language=ja |archive-date=2014-09-07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907214753/http://www.giza-ryuhyo.com/ryuhyoinfo/Q%26A.html |dead-url=yes }}</ref>,使得北海道成為世界上緯度最南的能見到流冰的地區。此外鄂霍次克海沿岸地區在夏季易發生[[焚風]]現象,因此這一地區在夏季時有出現溫度反而比北海道南部更高的情況。
  
北海道 旧称虾夷地 曾居住着[[阿伊努族]]人 长期被原住民虾夷人占据。16世纪末,松前氏渡海建造 福山城 占领了土地。后俄罗斯人南 ,出于国防需要,开展了对 北海道、 千岛、萨哈林岛 等地的 探险活动,不久北海道就成为幕府的直辖地
+
2018年8月17日,因 北海道 上空有冷空氣進入 大雪山系黑岳落下初雪 比平均值提早 約一個月 自1974年(昭和49年)以來最早降雪的紀錄<ref>{{cite web |url=https://www.asahi.com/articles/ASL8K30PML8KIIPE002.html |script-title=ja: 北海道 ・大雪山で初雪 平年より1カ月早く |accessdate=2019-02-25 |publisher={{lang|ja|朝日新聞}} |language=ja |archive-date=2019-02-25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225223901/https://www.asahi.com/articles/ASL8K30PML8KIIPE002.html |dead-url=no }}</ref>。但在同年冬季,稚內市 旭川市 等地的 初雪記錄均比往年平均值大幅延遲
  
1868年( 治元年) 明治新政府决定 虾夷地设置箱馆裁判所,随即把名称改为箱馆府。在1869年,明治政府要求为“虾夷地”取新 名称时 ,[[ 松浦武四郎]] 以北方 ”(きた)、“カイナー”(阿伊努族对当地 称呼)的“カイ”, 及日本对领土常使用 “道”(どう) 合并为“きたかいどう”,翻成汉字为“ 加伊 ”;最后并获得采用 但在考量配合律令制时 代的 五畿七 的“东 海道 ”、“南 海道 ”、“西 海道 因此转为“ 北海道 ”(ほっかいどう)
+
== 歷史 ==
 +
=== 古代歷史 ===
 +
現在的考古證據證 北海道自[[舊石器時代]]開始 就有人類活動。北海道內現 發現的最早 考古遺跡 是位於[[ 千歳市]] 祝梅的三角山遺跡。這一遺跡發現 石器製造距今兩萬年之前。在 海道亦發現了[[繩文時代]] 土器。但和本州 南地區不同 [[彌生時代|彌生文化]]並未傳播至 道, 取而 是續繩文文化。續繩文文化在北海 一直持續到7世紀。在續繩文文化時代之後,北 海道 進入[[擦文文化]]時期,這一時代一直持續到14世紀。擦文文化是北 海道 地區特有的文化,亦是北 海道 最後的陶器文化時期。在擦文文化興盛的同時 ,北海道 的鄂霍次克海沿岸地區則進入[[鄂霍次克文化]]時期<ref>{{cite web |url=http://www.okhotsk.org/news/kodaibunka.htm |script-title=ja:オホーツク古代文化浪漫 |accessdate=2014-09-06 |publisher={{lang|ja|オホーツク観光連盟}} |language=ja |archive-date=2015-02-18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218041519/http://www.okhotsk.org/news/kodaibunka.htm |dead-url=yes }}</ref>。但隨著阿伊努人勢力的逐漸擴大,鄂霍次克文化最終被擦文文化同化
  
== 交通状况==
+
14世紀後,北海道進入愛努文化時期。阿伊努人主要以狩獵和漁業為生,風俗習慣和和人大相徑庭。現在北海道多地仍有愛努式砦的遺跡。與此同時,自[[室町時代]]開始,和人亦到達渡島半島的南端,並且開始在北海道定居<ref name="Naritachi">{{cite web |url=http://www.pref.hokkaido.lg.jp/ks/bns/digest/1_syou.htm |script-title=ja:北海道民のなりたち |accessdate=2014-09-06 |publisher={{lang|ja|北海道}} |language=ja |deadurl=no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907220608/http://www.pref.hokkaido.lg.jp/ks/bns/digest/1_syou.htm |archivedate=2014-09-07 }}</ref>。
  
===陆上交通===
+
和人和阿伊努人之間雖頻繁展開貿易,但兩者之間的衝突也不少。隨著和人移居者的逐漸增加使得和人地的面積擴大,和人和阿伊努人之間的對立亦日益激化。1457年時,阿伊努人就和和人之間爆發[[坷相曼夷之戰]]。1669年,又爆發[[沙牟奢允之戰]],愛努人在這場戰爭中戰敗,從此在與和人關係中完全淪為從屬地位。但愛努人的反抗並未停止,1789年,又爆發[[國後目梨之戰]]。這場戰爭之後,愛努人口開始大幅減少,並且愛努人逐漸由和人的貿易對象轉變為被和人僱傭的人群,完全被融入和人的經濟體系之中,傳統的愛努社會開始解體。
  
  公路:以石狩平原为 中心 ,公路呈网状向四周伸展。 北海道 纵贯汽车公路(函馆—稚内) 、北海道 横断汽车公路(小樽—根室)
+
  在江戶時代後期,隨著俄羅斯的領土擴張至遠東地區,北海道近海海域亦開始時有俄羅斯船舶出現。俄國曾多次對日本要求通商,但被日本拒絕。為了加強對俄羅斯的防衛,幕府派出[[最上德內]]、近藤重藏、[[間宮林藏]]<ref>{{cite web |url=http://pucchi.net/hokkaido/history/mamiya_rinzou.php |script-title=ja:間宮林蔵は北海道を 中心 に活動した |accessdate=2014-09-06 |publisher={{lang|ja|北海道ファンマガジン}} |language=ja |deadurl=no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907234417/http://pucchi.net/hokkaido/history/mamiya_rinzou.php |archivedate=2014-09-07 }}</ref>、[[伊能忠敬]]等人探險 北海道、 庫頁島和千島群島地區,和人對 北海道 的地理狀況亦有了更多了解。1799年,幕府將東蝦夷地改為幕府直轄地。1807年又將西蝦夷地改為幕府直轄地。不過在俄羅斯的威脅減輕之後,1821年,全蝦夷地又重新成為[[松前藩]]領地
  
  铁路:石狩平原产业发达 铁路网密集 [[ 札幌]] 为中心 铁路通往四面八方。主要铁路有JR的函馆 线(函馆—旭川)、室兰本线(长万部—岩见泽)、根室本线(泷川—根室)、石 北本 线(旭川—纲青)、宗谷本线(旭川—稚内)
+
=== 開拓期至二戰時期 ===
 +
1868年 [[明治維新|明治新政府]]曾先後設立箱館裁判所、箱館府,由此將北海道地區納入新政府的統治之內。但在同年12月 舊幕府軍佔領[[ 五稜郭]] 進而統治北海道地區 其首領[[榎 武揚]]宣布成立[[蝦夷共和國]]政權,並和新政府軍之間爆發[[箱館戰爭]]。1869年6月,在舊幕府軍投降之後,新政府正式納入[[北海道 (令制)| 海道全境]],並使其成為[[五畿七道]]之後第八個以「[[道 (行政区划)#日 |道]]」作為統稱的地區,轄下設11國86郡
  
另外 随着津轻 峡线开通 ,本 和北海道 间的交通变得便利 联系更 紧密 了。
+
1869年 新政府設立[[開拓使]]治理北 由此北海道開始進入大規模開發時代。新政府鼓勵失去工作的[[武士 (日 )|武士]] [[士族 (日本)|士族]]移民 北海道, 並且為了 強國防,還設置 屯田兵制度<ref>{{cite web |url=http://www1.hokkaido-jin.jp/zukan/story/02/15.html |script-title=ja:開拓時代 |accessdate=2014-09-06 |publisher={{lang|ja|北海道デジタル図鑑}} |language=ja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313155617/http://www1.hokkaido-jin.jp/zukan/story/02/15.html |archivedate=2015-03-13 |df= }}</ref>。除了政府動員的移民之外,亦有自發性的大規模移民,其代表例為[[帶廣市|帶廣]]的晩成社<ref>{{cite web |url=http://www.city.obihiro.hokkaido.jp/seisakusuisinbu/kouhoukouchouka/shishi_03.html |script-title=ja:第三章 開拓使・札幌県時代(明治2年〜19年) |accessdate=2014-09-06 |publisher={{lang|ja|帯広市}} |language=ja |deadurl=no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907234154/http://www.city.obihiro.hokkaido.jp/seisakusuisinbu/kouhoukouchouka/shishi_03.html |archivedate=2014-09-07 }}</ref>
  
=== 上交通===
+
1882年,開拓使被廢止,政府改設[[函館縣]]、[[札幌縣]]、[[根室縣]]等三縣以及[[農商務省]]北 道事業管理局來管理北海道。但由於北海道人口分佈不均,使[[三縣一局時代|三縣一局]]的體制效率不彰。1886年,政府決定廢除三縣一局,改設由[[內務省 (日本)|內務省]]直轄的北海道廳 (1886-1947)。日本政府在這一時期聘請眾多[[御雇外國人|外籍顧問]]來到北海道,代表人物為札幌農學校教頭[[威廉·史密斯·克拉克]]。外國技師為北海道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思想,並培育出眾多人才,在北海道的現代化過程中做出了重大貢獻。
  
  贸易港 函馆港、小樽港、钏路港、苫小牧 。在 小樽、钏路间原 青函渡轮担当交通运输重任 后因青函 底隧 道的 开通,渡轮于1988年取消
+
  隨著開拓事業的進展,越來越多日本人移民北海道,其中又以和北海道氣候較為接近的[[東北地方]]和[[北陸地方]]最多<ref>{{cite web |url=https://www.jstage.jst.go.jp/article/grj1984a/64/7/64_7_447/_pdf |script-title=ja:第二次世界大戦前における北海道移民の空間移動と定着状況 |accessdate=2014-09-06 |publisher={{lang|ja|地理学評論}} |language=ja |deadurl=no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907214855/https://www.jstage.jst.go.jp/article/grj1984a/64/7/64_7_447/_pdf |archivedate=2014-09-07 }}</ref>,此外[[四國]]人也在北海道移民中 較高比重 自1869年至1936年的這段期間,共有約300萬人移居北海道。北海道的遼闊土地和煤炭資源使得農業和能源產業成為北海道戰前的重點開發產業。然而殘酷的勞動環境和沉重的工作量使得北海道成為工人運動頻發的地區。[[大正]]時期,受到[[大正民主]]浪潮的影響,北海道文化運動興盛,教育也日趨普及。[[北海道帝國大學]]就是成立 大正時期。並且這一時期 多份地方報紙創刊。在進入[[昭和]]時代之後 海道 接連受到[[昭和金融恐慌|金融恐慌]]和昭和農業危機 波及
  
=== 空中 交通===
+
隨著日本逐步偏重參與[[二戰]],日本開始在北海道發展軍需產業,並對言論自由和教育文化領域嚴格管控。雖然北海道是日本國內在二戰中受空襲較少的地區,但北海道仍在1945年7月遭到了美軍的空襲,[[室蘭市|室蘭]]、[[函館]]、[[根室市|根室]]、[[釧路市|釧路]]等都市在 受災嚴重。
  
[[ 岁机场]] 坐落在札幌 有飞往 本本州 各地的 定期航班
+
=== 戰後至今 ===
 +
在二戰末期和結束之初,北海道一度陷入空前混亂狀態。[[蘇聯]]軍隊在1945年8月佔領了[[樺太廳|庫頁島南部]]和[[千 島群島]]地區,造成大量難民湧入北海道,亦遺留下[[南千島群島]]的[[ 千島群島爭議|領土問題]]。[[史達林]]曾提出讓蘇聯以[[留萌市|留萌]]—[[釧路市|釧路]]為界佔領北海道北部的[[北海道登陸計畫|計畫]] 但被美國總統[[杜魯門]]拒絕。同年10月4 ,美軍的先遣部隊登陸函館,並迅速分駐北海道 各地 ,北海道進入被[[同盟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軍隊佔領時期。駐北海道 美軍數量最多時曾有24,000至25,000人。直到1954年,美軍才全面撤出北海道
  
== 北海道 (Hokkaido)==
+
另一方面, 北海道 成為因戰敗而從海外回到日本的日本人最大的移民目的地之一。在1945年和1946年,有24萬原本居住在外國的日本人移民北海道,這也為日後北海道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大量人手。在戰前,北海道並不適用於府縣制,地方自治體系和日本本土其他地區並不相同。直到1947年[[日本國憲法|新憲法]]及[[地方自治法 (日本)|地方自治法]]公佈之後,北海道於該年5月3日起正式以「[[道 (行政区划)#日本|道]]」作為其行政區名稱,成為和日本其他[[都道府縣|都府縣]]完全相等的自治體,並成立民選的北海道廳與[[北海道議會|道議會]]。1948年,日本政府制定了北海道綜合開發計劃,象徵北海道進入戰後新的開發時期。
  
  是日本47个都道府县中唯一的道 属于日本地域概念中的 北海道 地区,也 最北的一级行政区,为 日本 除了本州以外最大 也是世界面积第21大岛屿,略小于[[ 爱尔兰岛]] 。南以津轻海峡界本州岛 ,北 以宗谷 峡界库页岛 札幌 是北海道的 行政中心以及最大城市 以札幌为中心, 北海道 形成了日本三大都市圈以外著名 札幌都市圈
+
  在1960年代之前,由於出產煤炭 ,北海道 亦曾 是日本的 能源基地。但在1960年代之後 隨著[[ 石油]] 成為主要能源 ,北海 道的礦業陷入衰退 取而代之的 ,公共建設和服務業成為 北海道 經濟 支柱 然而這也導致 北海道 經濟出現依賴公共投資 問題
  
== 区域简介==
+
1972年,札幌舉辦了[[1972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冬奧會]]。這場賽事大幅提高了北海道的國際知名度,亦使得北海道的基礎設施建設有了飛躍性的進步。然而依賴公共投資的經濟模式卻使得北海道的經濟發展在1980年代之後逐漸放緩。1970年代時,北海道的經濟成長率和日本全國的平均水準相當。但在進入1980年代之後,北海道的經濟成長率和日本全國的平均水準的差距日益增大。1997年,北海道最大的銀行[[北海道拓殖銀行]]破產<ref>{{cite web |url=http://pucchi.net/hokkaido/economic/takugin.php |script-title=ja:北海道拓殖銀行経営破綻 |accessdate=2014-09-06 |publisher={{lang|ja|北海道ファンマガジン}} |language=ja |deadurl=no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907234419/http://pucchi.net/hokkaido/economic/takugin.php |archivedate=2014-09-07 }}</ref>,給北海道經濟帶來嚴重打擊。現在旅遊業、商業、資訊產業等新產業成為北海道發展較快的行業,但北海道仍面臨人口減少和轉變產業結構等諸多議題。
  
 北海道 日本第 二大岛屿(世界上第21大岛) 的北海道 岛和利尻岛、礼文岛、天卖岛、烧尻岛、奥尻岛等小岛构成日本行政单位“道” 介于 纬40度33分至45度33分,东经139度20分至148度53分之间;南北宽420公里,东西长540公里,西临[[ 日本 海]],南濒[[太平洋]] 东北滨鄂霍次克 ;西南以津轻海峡与本州毗邻, 隔拉彼鲁兹 峡(宗谷海峡)同库页岛(萨哈林岛)相望 为扼控两峡 战略要 地, 日本北部边防前哨 有“日本 门锁钥” 位于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和 日本北海道之 的国后岛 择捉岛、齿舞岛、色丹岛四个岛屿 称北方四岛,俄罗斯称其为南千岛群岛,长期以来,俄日两国在四个岛屿归属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严重争议
+
== 交通 ==
 +
=== 鐵路 ===
 +
 北海道 首條鐵路線路是小樽市和札幌市之間的[[手宮線]]。這條線路通車於1880年,也是 日本第 三條通車 鐵路路線<ref>{{cite web|url=http://www.city.otaru.lg.jp/simin/sumai/machidukuri/temiyasen/|script-title=ja:旧国鉄手宮線|accessdate=2014-09-07|publisher={{lang|ja|小樽市}}|language=ja|deadurl=no|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119180147/http://www.city.otaru.lg.jp/simin/sumai/machidukuri/temiyasen/|archivedate=2015-01-19}}</ref>。此後 北海道 鐵路事業快速發展。在1960年代之前 由於 海道是 日本 主要煤炭產地 因此當時修建了眾多將煤炭搬運出 的貨運鐵路。鐵路亦在 北海 道開拓歷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鐵路的修建使得沿線地區得到了快速發展 例如旭川市就是因為地處鐵路交通 結點而得到開發,成為道北 區的最大都市。1904年 隨著小樽和函館之間的鐵路開業 ,北 海道主要都市 間均已由鐵路聯通 同時 日本 郵船還開闢了青森至函館的鐵路輪渡航路,鐵路成為 北海道 和本州 間重要 交通手段。當時除了國有鐵道之外,亦有不少私人企業,如定鐵<ref>{{cite web|url=http://www.jotetsu.co.jp/about/ayumi.html|script-title=ja:じょうてつのあゆみ|accessdate=2014-09-07|publisher={{lang|ja|じょうてつ}}|language=ja|deadurl=no|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206082811/http://jotetsu.co.jp/about/ayumi.html|archivedate=2015-02-06}}</ref> 北海道拓殖鐵道等公司經營鐵路業務。1930年代時 北海道的鐵路線路網已基 完成
  
 北海道 面积占全日本的五分 人口 只有东京 一半 人口密度极低 多集中于 以[[ 札幌]] 为中心的小樽与旭川之间。 北海道的 省会城市 札幌 。北海道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中部有山地 山脉,故地形在整体上起伏较 大, 周围则是广阔的平地。火山带由东、南开始延伸 构成了火山地形。山地占总面积的60%,其中火山占山地面积的40%。东 有阿寒、知床火山群;西部有天盐、夕张山地; 见、日高等山脉纵贯中央,有大雪山火山群;最高峰旭岳 拔2290米。沿岸多平原,西有石狩平原、勇拂平原,东有十胜平原。主要河流有石狩川、天盐川、十胜川等。森林覆盖面积占 北海道 总面积的70%以上
+
  戰後初期, 北海道 仍修建了[[湧網線]]、[[松前線]]和[[羽幌線]]等鐵路新線,並且開始進行鐵路電氣化。但在1960年代 隨著汽車的逐漸普及、航空交通的發展、礦山相繼關閉、農村地區 人口 減少,北海道 鐵路事業陷入赤字。1970年代之後 國鐵為改善財政狀況 ,以[[ 根北線]] 為開始,陸續廢止 北海道的 眾多鐵路路線,即使 [[名寄本線]]這樣的幹線也被廢除 然而另一方面,1988年,[[青函隧道]]通車, 北海道和 本州之間的交通狀況 幅改善<ref>{{cite web|url=http://www.jrhokkaido.co.jp/seikan/03_02.html|script-title=ja:完成後のあゆみ|accessdate=2014-09-07|publisher={{lang|ja|JR北海道}}|language=ja|deadurl=no|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907212536/http://www.jrhokkaido.co.jp/seikan/03_02.html|archivedate=2014-09-07}}</ref>。1987年 國鐵分割民營化 北海道絕大 分鐵路都由[[ 北海 道旅客鐵道]](JR 北海道 )繼承經營
  
 北海道 属温带季风气候,气候寒冷。1月:4℃至10℃,8月:18℃至20℃, 平均温度6℃至10℃,年降水量800毫米至1200毫米。12月至次年3月 积雪,最深达4米 夏季东南岸多 冬季北岸和东岸有流冰。几乎不受梅雨和台风 影响,季节或日夜间温差的变化相当大,且具有雪国特有的季节性,春、夏、秋、冬分明。由于在 北海道 内设立了6个国立公园、5个准国立公园和12个 北海道 立自然公园 对自然环境进行了完善 保护 管理,大自然保持着野生 优美环境,一年四季景色优美
+
  然而由於人口稀少導致除札幌附近地區之外鐵路利用效率低,JR 北海道 的經營狀況長期嚴峻,1990 代後也仍 赤字的鐵路線路被廢止 現在JR北 道總共運營有14條路線 合計2,457.7公里 鐵路路線。2013年度,JR 北海道 總乘客數達1億3410萬6千人<ref>{{cite web |url=http://www.jrhokkaido.co.jp/corporate/company/com_2.html |script-title=ja:会社概要 |accessdate=2014-09-07 |publisher={{lang|ja|JR 北海道}} |language=ja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014023930/http://www.jrhokkaido.co.jp/corporate/company/com_2.html |archivedate=2013-10-14 }}</ref> 其中以[[札幌站|札幌]]至[[旭川車站|旭川]]之間 列車乘客數最多,其次是札幌和[[函館車站|函館]]、札幌 [[帶廣車站|帶廣]]之間 列車
  
 北海道 经济以钢铁 木桨 乳品和渔业为主,是日本的粮食基地之一,被称为日本食品原料基地,盛产各种新鲜美味的食品原料,小麦 马铃薯 、大 豆、乳牛与牛乳产量居日本最前 ,是日本 主要 农牧业基地。矿产资源丰富。采煤业发达,同时开采锰、铅、锌等。工业 食品、炼油、纸浆、造纸、木材加工、钢铁为主 木材产量居 本首位 。海 洋渔业发达 捕鱼量居日本首位 水陆交通便利,与本州间 青函火车轮渡与青函海底隧道相连
+
  札幌車站是 北海道 鐵路交通的核心,[[超級神威號列車|超級神威號]]、[[宗谷號列車|宗谷號]] [[鄂霍次克號列車|鄂霍次克號]] [[北斗號列車|北斗號]] [[十勝號列車|十勝號]] [[超級 空號 車]]等JR北海道運行的行駛於北海道各 主要 都市間的特急列車全部 札幌作為運行端點<ref name="Chishi" />{{rp|78}}。2013年 札幌站 均乘客數達93,152人<ref>{{cite web |url=http://www.jrhokkaido.co.jp/corporate/company/com_6.html |script-title=ja:各種データ |accessdate=2014-09-07 |publisher={{lang|ja|JR北海道}} |language=ja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201011157/http://www.jrhokkaido.co.jp/corporate/company/com_6.html |archivedate=2013-12-01 }}</ref> 除了JR北 道之外 北海道還有三家鐵路事業者 太平洋煤礦銷售運輸在釧路市經營 一條運煤的貨運鐵路
  
北海道最大的城 市是札幌,西 部城 较集中 城市除 札幌 外,有旭川、函馆、小樽、室兰等 。  
+
[[函館市企業局交通部]]經營[[函館市企業局交通部|函館市路面電車]]業務。[[札幌 交通局]] [[ 札幌 市營地下鐵]]的經營者 現在札幌市營地下鐵包括了[[南北線 (札幌市營地下鐵)|南北線]]、[[東 西 線 (札幌 營地下鐵)|東西線]]、[[東豐線]]三條線路 貫通日本本土的[[新幹線]]亦有開進北海道,[[北海道新幹線]]在2016年3月開通[[新青森站|新青森]]至[[新函館北斗車站|新函館北斗]]區間<ref>[http://www.jrhokkaido.co.jp/press/2015/150916-3.pdf 北海道新幹線 新青森~新函館北斗間開業に伴う運行計画の概 について JR北海道,2015年9月16日。] </ref>,預計2030年末從新函館北斗延伸至 札幌。
  
 北海道 以其迷人 雪景闻名于 世, 冬天 游览 北海道的 较佳季节 一度 的北海道 雪祭盛会于每年2月 旬展开 会场分别设于大 通公 园及真驹内自卫队广场两处 游客可在此参观。这时 国高 手云集 尽显身手 雕砌 冰雕艺术杰作 雄伟壮观 独具匠心
+
=== 公路 ===
 +
1870年時, 北海道 已有170公里長 公路。在19 紀末期 北海道政府曾修建自札幌至網走的公路。但直到大正時代中期,由於鐵路 是北海道 交通 主角,公路建設並不被重視 戰後隨著汽車開始普及,北海道亦急速開始了公路的建設。1971 ,[[千歲市|千歲]]至[[北廣島市|北廣島]]和札幌至小樽 [[高速公路]]通車,是為 北海道 首條高速公路。現在公路承擔北海道80%以 的客運量 是北海道交 的核心。目前北海道擁有[[道央自動車道]]、[[札樽自動車道]]、[[道東自動車道]]三條高速 路<ref>{{cite web|url=http://www.e-nexco.co.jp/road_info/open_schedule/hokkaido/|script-title=ja:開通予定区間 > 北海道|accessdate=2014-09-07|publisher={{lang|ja|NEXCO東日本}}|language=ja|deadurl=no|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812224206/http://www.e-nexco.co.jp/road_info/open_schedule/hokkaido/|archivedate=2014-08-12}}</ref>。2014年時 北海道共有高規格幹線道路1015公里 其中高速公路696公里<ref>{{cite web|url=http://www.hkd.mlit.go.jp/zigyoka/z_doro/h26keikaku/gaiyou/02.html|script-title=ja:高規格幹線道路の整備状況|accessdate=2014-09-07|publisher={{lang|ja| 土交通省北海道開発局}}|language=ja|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907212718/http://www.hkd.mlit.go.jp/zigyoka/z_doro/h26keikaku/gaiyou/02.html|archivedate=2014-09-07}}</ref>。北海道的 速公路建設情況仍遠滯後於日本平均水準。同時北海道一般國道長度為6,722公里,都道府縣道的長度為11,783公里,市町村道的長度為71,025公里,合計北海道共有一般公路89,530公里。另外 除了私家車之外 巴士也是北海道重要 都市間移動手段。2012年 北海道共有52條都市間路線巴士 其中有39條以札幌作為起點<ref>{{cite web|url=http://wwwtb.mlit.go.jp/hokkaido/kakusyu/toukei/suuji_unyu24/data/ryo4.xls|script-title=ja:都市間バスの運行状況|accessdate=2014-09-07|publisher={{lang|ja|国土交通省北海道運輸局}}|language=ja|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907233817/http://wwwtb.mlit.go.jp/hokkaido/kakusyu/toukei/suuji_unyu24/data/ryo4.xls|archivedate=2014-09-07}}</ref>
  
== 历史沿革==
+
=== 海運 ===
 +
在江戶時代,北海道和本州之間就通過北前船進行貿易往來。在明治初期,郵船汽船三菱會社曾一度壟斷北海道的海運市場。1882年,共同運輸會社成立,以和三菱展開對抗,爭奪北海道的海運市場。1885年,日本政府下令將兩家公司合併為日本郵船會社,北海道的海運市場再次進入壟斷狀態。這一時期還開通了由[[函館港|函館]]或[[小樽港|小樽]]出發,前往北海道各地的航線。進入大正時期後,小樽、[[室蘭港|室蘭]]、[[釧路港|釧路]]、[[根室港|根室]]等港亦開通了不途徑函館,直接前往本州的航線。
  
  北海道旧称虾夷地,曾居住着阿伊努族人。16世纪末 ,[[ 松前氏]] 渡海建造了福山城,占领了土 地。 后俄罗斯人南下 出于国防需 ,开展了对 北海道、 千岛 萨哈林岛等 的探险活动 不久 北海道 就成为幕府的直辖地
+
  戰後 日本政府決定將室蘭港、[[ 苫小牧港]] 、釧路港等太平洋沿岸的港口作為開發重點。而函館港和小樽港的 位則相對下降 同時隨著空運的發展 貨運取代客運成為海運的主 市場。現在 北海道 擁有苫小牧港和室蘭港兩個特定重要港灣,以及函館港 小樽港 釧路港等10個重要港灣和24個 方港灣。北海道現在和本州之間有15條定期貨運航線<ref name="Ferry">{{cite web|url=http://www.pref.hokkaido.lg.jp/ss/stk/P25-28.pdf|script-title=ja:①定期フェリー航路一覧|accessdate=2014-09-07|publisher={{lang|ja|北海道}}|language=ja|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907220621/http://www.pref.hokkaido.lg.jp/ss/stk/P25-28.pdf|archivedate=2014-09-07}}</ref>。就貨物進出口量來看 苫小牧港是 北海道 最大港口,之後則依次是函館港、室蘭港、釧路港、小樽港
  
1868 (明治元年) 明治新政府决 在虾夷地设置箱馆裁判所 随即把名称改为箱馆府。1869年虾夷地改称 北海道 ,设置11国86郡(地理分区) 同年7月设置 北海道 开拓使(箱馆府因此废除) ,北海道的 开拓正式进行。1882 废止开拓使,设置函馆 札幌,根室三县取代开拓使。1886年代替3县设置 北海道 厅。由于明治政府 政策许多日本 从内地的各地移住,开拓的热潮涌入了道内各地
+
在客運方面,北海道現在和本州之間有十條定期航線,其中有五條自苫小牧港出發,三條自小樽港出發,兩條自函館港出發。2011 年, 国土交通省指 国际散货戰略港湾 钏路港 北海道 和本州之間的渡輪有172.3萬人乘坐 渡輪也是 北海道 本島和離島 間重要的交通手段。現在北海道本島和[[奧尻島]]、[[天賣島]]、[[燒尻島]]、[[利尻島]]、[[禮文島]]之間有定期渡輪航線。2011年 ,北海道 本島和離島之間 定期航線乘客數為68.3萬人。在國際航運方面,北海道和俄羅斯之間開設有定期客運航線。2011 年,北海道 和俄羅斯之間 輪渡航線有乘客3,629 人。
  
  在1869 年, 明治政府要求为“虾夷地”取新 名称时 松浦武四郎以北方的“北”(きた)、“カイナー”(阿伊努族对当地的称呼)的“カイ” 以及 日本 对领土常使用 “道”(どう),合并为“きたかいどう”,翻成汉字为“北加伊道”;最后并获得采用,但在考量配合律令制时代的五畿七道 “东海道”、“南海道”、“西海道”,因此转为“北海道”(ほっかいどう)
+
=== 空運 ===
 +
在1937 年, 日本航空輸送曾開通札幌和[[羽田機場|羽田]]之間 定期航線 但在1940年停飛。1951年 [[ 日本 航空]]開設了千歲機場和羽田機場之間 定期航線。隨後[[全日空]]也在1958年開通了千歲-[[仙台機場|仙台]]-羽田 航線
  
== 行政区划==
+
1950年代中期之後,北海道內各地開始建設機場,北海道逐漸建設了以千歲機場為核心的道內航空網。1988年[[新千歲機場]]開業之後,北海道又相繼開通了飛往海外的航線。由於直接通過陸路交通方式到達北海道較為不便,因此空運成為北海道最重要的聯外交通方式<ref>{{cite web|url=http://www.hkd.mlit.go.jp/zigyoka/z_kowan/airport/profile2014/jp/airport_kokuyuso.html|script-title=ja:北海道の航空輸送|accessdate=2014-09-07|publisher={{lang|ja|北海道}}|language=ja|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829222221/http://www.hkd.mlit.go.jp/zigyoka/z_kowan/airport/profile2014/jp/airport_kokuyuso.html|archivedate=2014-08-29}}</ref>。2013年,羽田機場和新千歲機場之間的航線有8,838,667名乘客乘坐,是日本國內乘客數最多的航線。
  
 北海道 下设14个振兴局 ,其 中9个为综合振兴局 虽然没有明确 定义 北海道 常区分为四个地区:
+
  而關西至新千歲和[[中部國際機場|名古屋]]至新千歲的航線乘客數也在日本航線乘客數排名中位居前列。現在 北海道 內共有14座機場(其中[[禮文機場]]處在暫停使用狀態) ,其 中[[新千歲]]、[[旭川機場|旭川]]、[[函館機場|函館]]三座機場有定期國際航班運行。北海道內的機場中以新千歳機場乘客數最多 新千歲機場在2017年乘客數達22,717,980人,是日本乘客數第四多 機場。在新千歲機場之後 ,北海道 旅客較多的機場是函館機場和旭川機場。
  
 道 方:包括[[ 渡岛]]、 桧山振兴局辖区
+
  北海 內還有[[Air Do]]和[[北海道空中系統]]兩家航空公司。Air Do主要經營由羽田機場前往北海道各機場和自新千歲機場前往日本各 的航線<ref>{{cite web|url=http://www.airdo.jp/timetable/|script-title=ja:時刻表|accessdate=2014-09-07|publisher={{lang|ja|AIRDO}}|language=ja|deadurl=no|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907212922/http://www.airdo.jp/timetable/|archivedate=2014-09-07}}</ref>。北海道空中系統則經營[[丘珠機場]]至[[ 利尻機場]]、[[釧路機場]]、[[函館機場]]、[[三澤飛行場|三澤機場]]以及函館機場至[[奧尻機場]]和三澤機場的航線
  
  道央地方:包括[[石狩]]、后志、空知、胆振、日高等振兴局辖区。
+
==影片==
 +
<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
 +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g2zMuWICxE
 +
|alignment=center
 +
|dimensions=480
 +
|container=frame
 +
|description=夏の北海道2023|喬仔帶你睇薰衣草花海!夏天必去薰衣草園 《富田農場》《中富良野薰衣草園》 }}
 +
</div>
 +
{{-}}
  
道北地方:包括[[上川]]、留萌、宗谷等振兴局辖区。
+
== 考文 ==  
 
 
道东地方:包括[[钏路]]、鄂霍茨克、十胜、根室等振兴局辖区。
 
 
 
== 考文 ==
 
 
{{reflist}}
 
{{reflist}}
 
+
  [[Category: 731 日本]]
[[Category:730 亞洲史地總論]]
 
[[Category:731 日本]]
 

於 2023年7月12日 (三) 01:04 的最新修訂

北海道

圖片來自bobby

北海道(日語:北海道/ほっかいどう〔ほくかいだう〕)是日本最北的一級行政區,亦是日本現時唯一以「」為名的行政區劃首府札幌市

北海道面積共83,423.84平方公里(包括有爭議的南千島群島在內)[1],是日本面積最大的一級行政區。全道共轄有35、129、15。2022年時,北海道的人口有518萬人,是日本人口排名第八多的一級行政區。

北海道亦可以指該行政區所在的島嶼,即北海道本島,其與本州四國九州並列為日本本土四大島,該島面積為77,983.92平方公里,是日本面積第二大島嶼[2],亦是世界面積第21大島嶼。除了北海道本島之外,北海道亦轄有渡島大島利尻島禮文島等離島。日本有領土主張但未實際控制的南千島群島在日方行政區劃下亦由北海道管轄。

由於北海道是在近代才進行開發,因此人口密度遠較日本其他地區為低。這使得北海道保有眾多未經人工干擾的自然環境,吸引眾多遊客到訪。北海道亦擁有日本四分之一的農地,成為日本食糧提供的重要基地。據品牌總和研究所的調查,自2009年開始,北海道已連續14年位居都道府縣魅力度排行榜首位。

地名由來

北海道的原住民阿伊努族在過去曾將北海道、庫頁島千島群島阿伊努人居住的地區統稱為阿伊努茅希利阿伊努語假名:アィヌモシㇼ,轉寫:Aynu-mosir),意為人類居住之處。而和人(日本古代居民)則稱阿伊努人為蝦夷,稱北海道為蝦夷地[3],並且還曾以渡島、越渡島等名稱代指北海道。

明治政府設立開拓使之後,政府考慮修改蝦夷地這一名稱,對此曾多次在北海道探險的松浦武四郎向政府提出了北加伊道、海北道、海東道、日高見道、東北道、千島道等六個方案,最後政府決定採用「北加伊道」這一名稱,並效仿律令制時代五畿七道中的東海道南海道西海道,將「加伊」(かい/カイ、kai)改為同音的「海」字,成為北海道這個名稱的由來

象徵

北海道旗和北海道徽均制定於1967年5月1日,其設計是以開拓使時代的北辰旗為理念的七稜星圖案[4]。北海道道鳥是棲息於釧路濕原等地的丹頂鶴,在1964年通過道民投票決定。道樹是北海道代表性針葉樹魚鱗雲杉,在1964年通過道民投票決定。道花是玫瑰,在1978年通過一般募集選出。

地理

北海道位於日本的北部,南部隔津輕海峽本州相望,北面則隔宗谷海峽庫頁島(亦稱薩哈林島,日文稱樺太)相對,西面是日本海,東面則是鄂霍次克海千島群島太平洋。北海道本島面積77,983.92平方公里,是日本面積第二大島嶼,在世界全部島嶼中則位列愛爾蘭島之後[5]伊斯帕尼奧拉島之前,是世界面積第21大的島嶼。

在地圖上,北海道呈現菱形外形。位於北海道中部的石狩低地帶將北海道分為東西兩部分,西側是半島地區,東側則是主體地區。蝦夷山系自南方的日高山脈開始往北延伸,南北縱貫北海道的主體地區,在北海道中部分為往東延伸的石狩山地、北見山地[6],以及向西、向北延伸的夕張山地、天鹽山地。其中石狩山地是北海道地勢最高的地區,北海道最高峰大雪山旭岳(標高2,219米)也位於這一山系。

在這兩大山地之間是富良野盆地、上川盆地、名寄盆地等盆地。北海道東部地區的知床半島等地的山脈是千島弧的延長。在這一山地以南則是十勝平原根釧台地等平原。主體地區和半島地區的分界線石狩低地帶北起石狩灣,南至太平洋,是北海道人口最集中的地區。而半島地區主要包括渡島半島和道南山地。渡島半島為東北日本弧內帶的延長,在地形和地質上與東北地方相似。渡島半島地形多山,並且其中有不少是火山

北海道本島附近有多座離島,多分佈在日本海一側地區。北海道的主要離島包括了渡島小島渡島大島奧尻島天賣島燒尻島利尻島禮文島

北海道共有13條一級水系河流。在北海道的所有河流中,長度最長、流域面積最大的是石狩川。石狩川的長度達268公里,是日本第三長河流,位列信濃川利根川之後;流域面積為14,330平方公里,僅次於利根川,是日本流域面積第二大河流。石狩川在過去曾是一條極易氾濫的河流。在明治時期,為了解決水患問題,日本政府對石狩川進行截彎取直,使得石狩川的長度縮短了約100公里引用錯誤:缺少 <ref> 標籤的結束標籤 </ref>釧路川等河流亦是北海道的一級水系中長度較長、流域面積較大的河流。

北海道亦是日本湖泊較多的地區,日本面積前20大湖泊中有9個位於北海道。北海道的湖泊大致可分為兩種類型。一是火山口湖,以阿寒湖摩周湖屈斜路湖支笏湖洞爺湖等湖泊為代表。另一類型是海跡湖,典型例子包括佐呂間湖網走湖能取湖風蓮湖

領土問題

日本和俄羅斯之間存在南千島群島主權問題南千島群島(日本稱為北方四島)是指擇捉島國後島色丹島齒舞群島四個島嶼。在二戰末期,蘇聯派軍隊佔領了這一地區。日本認為在1855年簽訂日俄和親通好條約時,條約規定兩國國境位於擇捉島和得撫島之間,因此得撫島以南的南千島群島是日本的固有領土。而俄羅斯則認為四島被俄國統治是二戰的結果,因此南千島群島理所應當是俄國的領土。南千島群島現在由俄羅斯實際統治,而日本自戰後開始就持續對俄羅斯要求歸還南千島群島[7]。現在日俄之間有舉辦無簽證交流等活動,試圖促進北海道人和南千島群島俄羅斯居民之間的交流[8]

氣候

北海道除了道南的部分沿海地區屬西岸海洋性氣候和溫帶濕潤氣候之外,幾乎所有地區都屬於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少數高海拔地區符合亞寒帶標準。北海道的年平均氣溫在5至10度之間,年均降水量在800至1,800毫米之間,和日本其他地區相比,北海道的氣候較為涼爽乾燥。

北海道全年氣候溫差頗大,雖然夏季的北海道氣候頗為涼爽,但冬季時大部分地區的平均氣溫可達到零下8度以下,其中又尤以道北道東地區更為寒冷。特別是內陸的盆地地區全年溫度變化劇烈,旭川市曾在1902年錄得零下41度的記錄[9],是日本的寒極。但這一地區也是北海道夏季較為炎熱的地區。此外北海道全境均被日本政府定為豪雪地帶,部分地區更被指定為特別豪雪地帶。

洋流給北海道的氣候帶來很大影響,對馬暖流、親潮(千島海流)等洋流途徑北海道海域。按照氣候特徵,北海道可以分為鄂霍次克海沿岸、日本海沿岸、太平洋沿岸東部和太平洋沿岸西部四個氣候區。日本海沿岸地區比其他三個地區氣溫略高,在夏季降水較少,冬季則受來自大陸的季風影響而降雪較多。太平洋沿岸西部地區包括了自渡島半島南部至日高的太平洋沿岸地區,夏季較為溫暖且降水較多,冬季則相對溫暖且降雪較少。太平洋沿岸東部地區包括了十勝至根室的太平洋沿岸地區,夏季涼爽且降水較少。冬季雖頗為寒冷但降雪亦少。這一地區還以多霧而聞名,釧路市有「日本霧都」之稱。

鄂霍次克海沿岸地區則全年降水相對較少。在冬季時鄂霍次克海海域會有流氷接近海岸[10],使得北海道成為世界上緯度最南的能見到流冰的地區。此外鄂霍次克海沿岸地區在夏季易發生焚風現象,因此這一地區在夏季時有出現溫度反而比北海道南部更高的情況。

2018年8月17日,因北海道上空有冷空氣進入,大雪山系黑岳落下初雪,比平均值提早了約一個月,創下自1974年(昭和49年)以來最早降雪的紀錄[11]。但在同年冬季,稚內市、旭川市等地的初雪記錄均比往年平均值大幅延遲。

歷史

古代歷史

現在的考古證據證明北海道自舊石器時代開始,就有人類活動。北海道內現在發現的最早的考古遺跡,是位於千歳市祝梅的三角山遺跡。這一遺跡發現的石器製造距今兩萬年之前。在北海道亦發現了繩文時代的土器。但和本州以南地區不同的是,彌生文化並未傳播至北海道,取而代之的是續繩文文化。續繩文文化在北海道一直持續到7世紀。在續繩文文化時代之後,北海道進入擦文文化時期,這一時代一直持續到14世紀。擦文文化是北海道地區特有的文化,亦是北海道最後的陶器文化時期。在擦文文化興盛的同時,北海道的鄂霍次克海沿岸地區則進入鄂霍次克文化時期[12]。但隨著阿伊努人勢力的逐漸擴大,鄂霍次克文化最終被擦文文化同化。

14世紀後,北海道進入愛努文化時期。阿伊努人主要以狩獵和漁業為生,風俗習慣和和人大相徑庭。現在北海道多地仍有愛努式砦的遺跡。與此同時,自室町時代開始,和人亦到達渡島半島的南端,並且開始在北海道定居[13]

和人和阿伊努人之間雖頻繁展開貿易,但兩者之間的衝突也不少。隨著和人移居者的逐漸增加使得和人地的面積擴大,和人和阿伊努人之間的對立亦日益激化。1457年時,阿伊努人就和和人之間爆發坷相曼夷之戰。1669年,又爆發沙牟奢允之戰,愛努人在這場戰爭中戰敗,從此在與和人關係中完全淪為從屬地位。但愛努人的反抗並未停止,1789年,又爆發國後目梨之戰。這場戰爭之後,愛努人口開始大幅減少,並且愛努人逐漸由和人的貿易對象轉變為被和人僱傭的人群,完全被融入和人的經濟體系之中,傳統的愛努社會開始解體。

在江戶時代後期,隨著俄羅斯的領土擴張至遠東地區,北海道近海海域亦開始時有俄羅斯船舶出現。俄國曾多次對日本要求通商,但被日本拒絕。為了加強對俄羅斯的防衛,幕府派出最上德內、近藤重藏、間宮林藏[14]伊能忠敬等人探險北海道、庫頁島和千島群島地區,和人對北海道的地理狀況亦有了更多了解。1799年,幕府將東蝦夷地改為幕府直轄地。1807年又將西蝦夷地改為幕府直轄地。不過在俄羅斯的威脅減輕之後,1821年,全蝦夷地又重新成為松前藩領地。

開拓期至二戰時期

1868年,明治新政府曾先後設立箱館裁判所、箱館府,由此將北海道地區納入新政府的統治之內。但在同年12月,舊幕府軍佔領五稜郭進而統治北海道地區,其首領榎本武揚宣布成立蝦夷共和國政權,並和新政府軍之間爆發箱館戰爭。1869年6月,在舊幕府軍投降之後,新政府正式納入北海道全境,並使其成為五畿七道之後第八個以「」作為統稱的地區,轄下設11國86郡。

1869年,新政府設立開拓使治理北海道,由此北海道開始進入大規模開發時代。新政府鼓勵失去工作的武士士族移民北海道,並且為了加強國防,還設置了屯田兵制度[15]。除了政府動員的移民之外,亦有自發性的大規模移民,其代表例為帶廣的晩成社[16]

1882年,開拓使被廢止,政府改設函館縣札幌縣根室縣等三縣以及農商務省北海道事業管理局來管理北海道。但由於北海道人口分佈不均,使三縣一局的體制效率不彰。1886年,政府決定廢除三縣一局,改設由內務省直轄的北海道廳 (1886-1947)。日本政府在這一時期聘請眾多外籍顧問來到北海道,代表人物為札幌農學校教頭威廉·史密斯·克拉克。外國技師為北海道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思想,並培育出眾多人才,在北海道的現代化過程中做出了重大貢獻。

隨著開拓事業的進展,越來越多日本人移民北海道,其中又以和北海道氣候較為接近的東北地方北陸地方最多[17],此外四國人也在北海道移民中有較高比重。自1869年至1936年的這段期間,共有約300萬人移居北海道。北海道的遼闊土地和煤炭資源使得農業和能源產業成為北海道戰前的重點開發產業。然而殘酷的勞動環境和沉重的工作量使得北海道成為工人運動頻發的地區。大正時期,受到大正民主浪潮的影響,北海道文化運動興盛,教育也日趨普及。北海道帝國大學就是成立在大正時期。並且這一時期有多份地方報紙創刊。在進入昭和時代之後,北海道接連受到金融恐慌和昭和農業危機的波及。

隨著日本逐步偏重參與二戰,日本開始在北海道發展軍需產業,並對言論自由和教育文化領域嚴格管控。雖然北海道是日本國內在二戰中受空襲較少的地區,但北海道仍在1945年7月遭到了美軍的空襲,室蘭函館根室釧路等都市在空襲中受災嚴重。

戰後至今

在二戰末期和結束之初,北海道一度陷入空前混亂狀態。蘇聯軍隊在1945年8月佔領了庫頁島南部千島群島地區,造成大量難民湧入北海道,亦遺留下南千島群島領土問題史達林曾提出讓蘇聯以留萌釧路為界佔領北海道北部的計畫,但被美國總統杜魯門拒絕。同年10月4日,美軍的先遣部隊登陸函館,並迅速分駐北海道各地,北海道進入被同盟國軍隊佔領時期。駐北海道的美軍數量最多時曾有24,000至25,000人。直到1954年,美軍才全面撤出北海道。

另一方面,北海道成為因戰敗而從海外回到日本的日本人最大的移民目的地之一。在1945年和1946年,有24萬原本居住在外國的日本人移民北海道,這也為日後北海道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大量人手。在戰前,北海道並不適用於府縣制,地方自治體系和日本本土其他地區並不相同。直到1947年新憲法地方自治法公佈之後,北海道於該年5月3日起正式以「」作為其行政區名稱,成為和日本其他都府縣完全相等的自治體,並成立民選的北海道廳與道議會。1948年,日本政府制定了北海道綜合開發計劃,象徵北海道進入戰後新的開發時期。

在1960年代之前,由於出產煤炭,北海道亦曾是日本的能源基地。但在1960年代之後,隨著石油成為主要能源,北海道的礦業陷入衰退。取而代之的是,公共建設和服務業成為北海道經濟的支柱。然而這也導致北海道經濟出現依賴公共投資的問題。

1972年,札幌舉辦了冬奧會。這場賽事大幅提高了北海道的國際知名度,亦使得北海道的基礎設施建設有了飛躍性的進步。然而依賴公共投資的經濟模式卻使得北海道的經濟發展在1980年代之後逐漸放緩。1970年代時,北海道的經濟成長率和日本全國的平均水準相當。但在進入1980年代之後,北海道的經濟成長率和日本全國的平均水準的差距日益增大。1997年,北海道最大的銀行北海道拓殖銀行破產[18],給北海道經濟帶來嚴重打擊。現在旅遊業、商業、資訊產業等新產業成為北海道發展較快的行業,但北海道仍面臨人口減少和轉變產業結構等諸多議題。

交通

鐵路

北海道首條鐵路線路是小樽市和札幌市之間的手宮線。這條線路通車於1880年,也是日本第三條通車的鐵路路線[19]。此後北海道鐵路事業快速發展。在1960年代之前,由於北海道是日本主要煤炭產地,因此當時修建了眾多將煤炭搬運出海的貨運鐵路。鐵路亦在北海道開拓歷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鐵路的修建使得沿線地區得到了快速發展,例如旭川市就是因為地處鐵路交通的結點而得到開發,成為道北地區的最大都市。1904年,隨著小樽和函館之間的鐵路開業,北海道主要都市之間均已由鐵路聯通。同時日本郵船還開闢了青森至函館的鐵路輪渡航路,鐵路成為北海道和本州之間重要的交通手段。當時除了國有鐵道之外,亦有不少私人企業,如定鐵[20]、北海道拓殖鐵道等公司經營鐵路業務。1930年代時,北海道的鐵路線路網已基本完成。

戰後初期,北海道仍修建了湧網線松前線羽幌線等鐵路新線,並且開始進行鐵路電氣化。但在1960年代之後,隨著汽車的逐漸普及、航空交通的發展、礦山相繼關閉、農村地區人口減少,北海道的鐵路事業陷入赤字。1970年代之後,國鐵為改善財政狀況,以根北線為開始,陸續廢止北海道的眾多鐵路路線,即使是名寄本線這樣的幹線也被廢除。然而另一方面,1988年,青函隧道通車,北海道和本州之間的交通狀況大幅改善[21]。1987年,國鐵分割民營化,北海道絕大部分鐵路都由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繼承經營。

然而由於人口稀少導致除札幌附近地區之外鐵路利用效率低,JR北海道的經營狀況長期嚴峻,1990年代後也仍有赤字的鐵路線路被廢止。現在JR北海道總共運營有14條路線,合計2,457.7公里的鐵路路線。2013年度,JR北海道總乘客數達1億3410萬6千人[22],其中以札幌旭川之間的列車乘客數最多,其次是札幌和函館、札幌和帶廣之間的列車。

札幌車站是北海道鐵路交通的核心,超級神威號宗谷號鄂霍次克號北斗號十勝號超級大空號列車等JR北海道運行的行駛於北海道各主要都市間的特急列車全部以札幌作為運行端點[23]:78。2013年,札幌站日均乘客數達93,152人[24]。除了JR北海道之外,北海道還有三家鐵路事業者。太平洋煤礦銷售運輸在釧路市經營有一條運煤的貨運鐵路。

函館市企業局交通部經營函館市路面電車業務。札幌市交通局札幌市營地下鐵的經營者,現在札幌市營地下鐵包括了南北線東西線東豐線三條線路。貫通日本本土的新幹線亦有開進北海道,北海道新幹線在2016年3月開通新青森新函館北斗區間[25],預計2030年末從新函館北斗延伸至札幌。

公路

1870年時,北海道已有170公里長的公路。在19世紀末期,北海道政府曾修建自札幌至網走的公路。但直到大正時代中期,由於鐵路是北海道交通的主角,公路建設並不被重視。戰後隨著汽車開始普及,北海道亦急速開始了公路的建設。1971年,千歲北廣島和札幌至小樽的高速公路通車,是為北海道首條高速公路。現在公路承擔北海道80%以上的客運量,是北海道交通的核心。目前北海道擁有道央自動車道札樽自動車道道東自動車道三條高速公路[26]。2014年時,北海道共有高規格幹線道路101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96公里[27]。北海道的高速公路建設情況仍遠滯後於日本平均水準。同時北海道一般國道長度為6,722公里,都道府縣道的長度為11,783公里,市町村道的長度為71,025公里,合計北海道共有一般公路89,530公里。另外,除了私家車之外,巴士也是北海道重要的都市間移動手段。2012年,北海道共有52條都市間路線巴士,其中有39條以札幌作為起點[28]

海運

在江戶時代,北海道和本州之間就通過北前船進行貿易往來。在明治初期,郵船汽船三菱會社曾一度壟斷北海道的海運市場。1882年,共同運輸會社成立,以和三菱展開對抗,爭奪北海道的海運市場。1885年,日本政府下令將兩家公司合併為日本郵船會社,北海道的海運市場再次進入壟斷狀態。這一時期還開通了由函館小樽出發,前往北海道各地的航線。進入大正時期後,小樽、室蘭釧路根室等港亦開通了不途徑函館,直接前往本州的航線。

戰後,日本政府決定將室蘭港、苫小牧港、釧路港等太平洋沿岸的港口作為開發重點。而函館港和小樽港的地位則相對下降。同時隨著空運的發展,貨運取代客運成為海運的主要市場。現在北海道擁有苫小牧港和室蘭港兩個特定重要港灣,以及函館港、小樽港、釧路港等10個重要港灣和24個地方港灣。北海道現在和本州之間有15條定期貨運航線[29]。就貨物進出口量來看,苫小牧港是北海道最大港口,之後則依次是函館港、室蘭港、釧路港、小樽港。

在客運方面,北海道現在和本州之間有十條定期航線,其中有五條自苫小牧港出發,三條自小樽港出發,兩條自函館港出發。2011年,國土交通省指定 國際散貨戰略港灣 釧路港, 北海道和本州之間的渡輪有172.3萬人乘坐。渡輪也是北海道本島和離島之間重要的交通手段。現在北海道本島和奧尻島天賣島燒尻島利尻島禮文島之間有定期渡輪航線。2011年,北海道本島和離島之間的定期航線乘客數為68.3萬人。在國際航運方面,北海道和俄羅斯之間開設有定期客運航線。2011年,北海道和俄羅斯之間的輪渡航線有乘客3,629人。

空運

在1937年,日本航空輸送曾開通札幌和羽田之間的定期航線,但在1940年停飛。1951年,日本航空開設了千歲機場和羽田機場之間的定期航線。隨後全日空也在1958年開通了千歲-仙台-羽田的航線。

1950年代中期之後,北海道內各地開始建設機場,北海道逐漸建設了以千歲機場為核心的道內航空網。1988年新千歲機場開業之後,北海道又相繼開通了飛往海外的航線。由於直接通過陸路交通方式到達北海道較為不便,因此空運成為北海道最重要的聯外交通方式[30]。2013年,羽田機場和新千歲機場之間的航線有8,838,667名乘客乘坐,是日本國內乘客數最多的航線。

而關西至新千歲和名古屋至新千歲的航線乘客數也在日本航線乘客數排名中位居前列。現在北海道內共有14座機場(其中禮文機場處在暫停使用狀態),其中新千歲旭川函館三座機場有定期國際航班運行。北海道內的機場中以新千歳機場乘客數最多。新千歲機場在2017年乘客數達22,717,980人,是日本乘客數第四多的機場。在新千歲機場之後,北海道旅客較多的機場是函館機場和旭川機場。

北海道內還有Air Do北海道空中系統兩家航空公司。Air Do主要經營由羽田機場前往北海道各機場和自新千歲機場前往日本各地的航線[31]。北海道空中系統則經營丘珠機場利尻機場釧路機場函館機場三澤機場以及函館機場至奧尻機場和三澤機場的航線。

影片

夏の北海道2023|喬仔帶你睇薰衣草花海!夏天必去薰衣草園 《富田農場》《中富良野薰衣草園》

參考文獻

  1. 01北海道 (PDF). 国土地理院. 2017-10-01 [2018-02-0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8-02-04). 
    1. REDIRECT Template:Ja icon
  2. 島面積 (PDF). 国土地理院. 2017-10-01 [2018-02-0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8-02-04). 
    1. REDIRECT Template:Ja icon
  3. 北海道の名前について. 北海道. [2022-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7) (日語). 
  4. 北海道の概要/シンボル. 北海道. [2022-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2) (日語). 
  5. Geography of Ireland. Government of Ireland. [2014-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1-24) (英語). 
  6. 3.北海道の地形・地質 (PDF). 基礎地盤コンサルタンツ株式会社. [2014-09-0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09-07) (日語). 
  7. 返還要求運動のはじまり. 独立行政法人 北方領土問題対策協会. [2014-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9) (日語). 
  8. 交流の実施概要. 独立行政法人 北方領土問題対策協会. [2014-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9) (日語). 
  9. 歴代全国ランキング. 全国積雪寒冷地帯振興協議会. [2014-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0) (日語). 
  10. わかるかな?流氷 Q&A. 北海道立オホーツク流氷科学センター. [2014-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7) (日語). 
  11. 北海道・大雪山で初雪 平年より1カ月早く. 朝日新聞. [2019-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5) (日語). 
  12. オホーツク古代文化浪漫. オホーツク観光連盟. [2014-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8) (日語). 
  13. 北海道民のなりたち. 北海道. [2014-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7) (日語). 
  14. 間宮林蔵は北海道を中心に活動した. 北海道ファンマガジン. [2014-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7) (日語). 
  15. 開拓時代. 北海道デジタル図鑑. [2014-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3) (日語). 
  16. 第三章 開拓使・札幌県時代(明治2年〜19年). 帯広市. [2014-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7) (日語). 
  17. 第二次世界大戦前における北海道移民の空間移動と定着状況. 地理学評論. [2014-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7) (日語). 
  18. 北海道拓殖銀行経営破綻. 北海道ファンマガジン. [2014-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7) (日語). 
  19. 旧国鉄手宮線. 小樽市. [2014-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19) (日語). 
  20. じょうてつのあゆみ. じょうてつ. [2014-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6) (日語). 
  21. 完成後のあゆみ. JR北海道. [2014-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7) (日語). 
  22. 会社概要. JR北海道. [2014-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4) (日語). 
  23. 引用錯誤:無效的 <ref> 標籤, 未定義名稱為 Chishi 的參考文獻內容文字。
  24. 各種データ. JR北海道. [2014-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1) (日語). 
  25. 北海道新幹線 新青森~新函館北斗間開業に伴う運行計畫の概要について JR北海道,2015年9月16日。
  26. 開通予定区間 > 北海道. NEXCO東日本. [2014-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2) (日語). 
  27. 高規格幹線道路の整備状況. 国土交通省北海道開発局. [2014-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7) (日語). 
  28. 都市間バスの運行状況. 国土交通省北海道運輸局. [2014-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7) (日語). 
  29. ①定期フェリー航路一覧 (PDF). 北海道. [2014-09-0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09-07) (日語). 
  30. 北海道の航空輸送. 北海道. [2014-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29) (日語). 
  31. 時刻表. AIRDO. [2014-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7) (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