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维也纳」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水文特征
Vcr對話 | 貢獻
(added Category:992 旅遊;觀光 using HotCat
 
(未顯示由 1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4 次修訂)
行 1: 行 1:
 
[[File:维也纳1.jpg|350px|缩略图|右|维也纳[http://photocdn.sohu.com/20160301/mp61034652_1456819260242_3.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61034652_228012 来自搜狐网 的图片]]]
 
[[File:维也纳1.jpg|350px|缩略图|右|维也纳[http://photocdn.sohu.com/20160301/mp61034652_1456819260242_3.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61034652_228012 来自搜狐网 的图片]]]
  
'''维也纳'''(Vienna),位于[[多瑙河]]畔,是[[奥地利]]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全国9个联邦州之一,也是[[欧洲]]主要的文化中心,被誉为“世界音乐之都”。
+
'''维也纳'''(Vienna),位于[[多瑙河]]畔,是[[奥地利]]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全国9个联邦州之一,也是[[欧洲]]主要的文化中心,被誉为“世界音乐之都”<ref>[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imestamp=1577834667&ver=2069&signature=27mrobY2qaLKBVerExYHZUUjVmTr4DJpb8m5SY8h9LvQd5erDwABe0mK6e-oK6Q-97dlSOUpMPhEx2Kk3zZFLMyvaTdCutGbciSsDxmFD*YX9XD5LoG0pfowFvUqpnjw&new=1 走进维也纳:世界音乐之都,不只有音乐],奥地利国际青,2018-07-17</ref>
  
 
 维也纳是奥地利人口最多的城市,在2017年的人口普查中,维也纳已拥有超过187万的人口。维也纳也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德语城市,仅次于[[柏林]]。
 
 维也纳是奥地利人口最多的城市,在2017年的人口普查中,维也纳已拥有超过187万的人口。维也纳也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德语城市,仅次于[[柏林]]。
行 11: 行 11:
 
 维也纳既是一个城市,也是一个州,2016年,该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已达到663亿美元。
 
 维也纳既是一个城市,也是一个州,2016年,该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已达到663亿美元。
  
 维也纳以多瑙河为界又分为内城、外城和郊区三部分。维也纳的居民主要分布于维也纳的西部和东部。北部是维也纳的工业中心,而南部则是维也纳的政治、文化与交流中心。
+
 维也纳以多瑙河<ref>[http://amuseum.cdstm.cn/AMuseum/shuiziyuan/water/02/w02_b04_03.html 多瑙河]中国数字科技馆,2019-12-27</ref> 为界又分为内城、外城和郊区三部分。维也纳的居民主要分布于维也纳的西部和东部。北部是维也纳的工业中心,而南部则是维也纳的政治、文化与交流中心。
  
 
==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
行 31: 行 31:
 
File:慕尼黑.jpg|德国慕尼黑[https://cdf.fanquanwang.com/tripone/20180814/25120058fdbc.jpg 原图链結][https://www.fanquanwang.com/lvxing/tripnews/13373.html 来自惠游网]
 
File:慕尼黑.jpg|德国慕尼黑[https://cdf.fanquanwang.com/tripone/20180814/25120058fdbc.jpg 原图链結][https://www.fanquanwang.com/lvxing/tripnews/13373.html 来自惠游网]
  
File:匈牙利.jpg|匈牙利[http://p2-q.mafengwo.net/s9/M00/14/C0/wKgBs1hFYJ-ASAQbAA6E2zRHH3s33.jpeg?imageMogr2%2Fthumbnail%2F%211020x540r%2Fgravity%2FCenter%2Fcrop%2F%211020x540%2Fquality%2F100 原图链結][http://www.mafengwo.cn/travel-scenic-
+
File:匈牙利.jpg|匈牙利[http://p2-q.mafengwo.net/s9/M00/14/C0/wKgBs1hFYJ-ASAQbAA6E2zRHH3s33.jpeg?imageMogr2%2Fthumbnail%2F%211020x540r%2Fgravity%2FCenter%2Fcrop%2F%211020x540%2Fquality%2F100 原图链結][http://www.mafengwo.cn/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1094.html 来自马蜂窝]
  
 
File:乌克兰.jpg|乌克兰位于东欧平原西边[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7772319377&di=3ad9b9a497d66d3badfd1bf68a7e6a8a&imgtype=0&src=http%3A%2F%2Fcdn01.dcfever.com%2Fmedia%2Ftravel%2Fdestination%2F2015%2F04%2F2052_destination_banner.jpg 原图链結][https://www.dcfever.com/travel/world.php?nc=1&id=2052 来自世界旅攝景點]
 
File:乌克兰.jpg|乌克兰位于东欧平原西边[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7772319377&di=3ad9b9a497d66d3badfd1bf68a7e6a8a&imgtype=0&src=http%3A%2F%2Fcdn01.dcfever.com%2Fmedia%2Ftravel%2Fdestination%2F2015%2F04%2F2052_destination_banner.jpg 原图链結][https://www.dcfever.com/travel/world.php?nc=1&id=2052 来自世界旅攝景點]
行 46: 行 46:
  
 
 矿藏资源:维也纳的矿藏资源主要有[[石墨]]、[[镁]]、[[煤]]、[[铁]]、[[石油]]和[[天然气]]等。
 
 矿藏资源:维也纳的矿藏资源主要有[[石墨]]、[[镁]]、[[煤]]、[[铁]]、[[石油]]和[[天然气]]等。
 +
 +
[[File:松鸡.jpg|300px|缩略图|右|松鸡[http://dpic.tiankong.com/6a/zc/QJ8181232707.jpg?x-oss-process=style/shows 原图链接][https://m.quanjing.com/imginfo.aspx?pic_id=acp51100 来自全景 的图片]]]
  
 
==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
行 59: 行 61:
 
===巴本堡时代===
 
===巴本堡时代===
  
976年,[[巴本堡]]家族的[[利奥波德一世]]被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二世]]封为[[巴伐利亚]]东部边区(马克)的藩[[藩侯]]侯(封疆伯),这块匈牙利边境上的封地后来演变为奥地利。996年史书上第一次出现了“奥地利”这个名称,Ostarrichi意为“东部马克”。十一世纪维也纳已经是一座重要的贸易城市,1155年亨利二世将维也纳作为首都,一年后的1156年9月17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授予奥地利亨利二世一些特权,将奥地利从一个附属于巴伐利亚的藩侯领地提升到独立公爵国,而维也纳成为公国的首都。维也纳在1221年继恩斯之后成为奥地利第二座享有发展经济权利的城市,途径维也纳的商人必须将他们的货品在城市内提供销售,这使得维也纳很快成为多瑙河通往威尼斯道路上一座至关重要的贸易城市。
+
976年,[[巴本堡]]家族的[[利奥波德一世]]被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二世]]封为[[巴伐利亚]]东部边区(马克)的藩[[藩侯]]侯(封疆伯),这块匈牙利边境上的封地后来演变为奥地利。996年史书上第一次出现了“奥地利”这个名称,Ostarrichi意为“东部马克”。十一世纪维也纳已经是一座重要的贸易城市,1155年亨利二世将维也纳作为首都,一年后的1156年9月17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授予奥地利亨利二世一些特权,将奥地利从一个附属于巴伐利亚的藩侯领地提升到独立公爵国,而维也纳成为公国的首都。维也纳在1221年继恩斯之后成为奥地利第二座享有发展经济权利的城市,途径维也纳的商人必须将他们的货品在城市内提供销售,这使得维也纳很快成为多瑙河通往威尼斯道路上一座至关重要的贸易城市<ref>[https://www.peopleola.com/history/news/20190912/1e37d626d93ef96f.html 奥地利的历史:巴本堡家族的奥地利与士瓦本],人民看点,2019-09-12</ref>
  
 
===哈布斯堡===
 
===哈布斯堡===
  
 哈布斯堡王朝在维也纳有几百年的统治历史,维也纳在该时期发展成为欧洲的文化和政治中心。
+
 哈布斯堡王朝在维也纳有几百年的统治历史,维也纳在该时期发展成为欧洲的文化和政治中心<ref>[https://www.jianshu.com/p/35846cfdf475 中欧四国扫盲帖之三:哈布斯堡王朝和维也纳],简书,2019-12-27</ref>
  
 
1278年,哈布斯堡的[[德意志]]国王[[鲁道夫一世]](1273年至1291年在位)在多次征讨后战胜了巴本堡王朝[[波希米亚]]国王[[奥托卡二世]],开始了[[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奥地利的历史。但在维也纳,哈布斯堡王朝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建立统治地位,奥托卡二世在1278年的战斗中阵亡后,他在维也纳的支持者势力依旧强大,发动了多场反对德意志国王阿尔布雷希特一世(1298年至1308年在位)的起义,而接替阿尔布雷希特一世的卢森堡王朝亨利七世(1308年至1313年在位,1312年至1313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将首都定在布拉格,维也纳的城市发展进入了阴影。
 
1278年,哈布斯堡的[[德意志]]国王[[鲁道夫一世]](1273年至1291年在位)在多次征讨后战胜了巴本堡王朝[[波希米亚]]国王[[奥托卡二世]],开始了[[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奥地利的历史。但在维也纳,哈布斯堡王朝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建立统治地位,奥托卡二世在1278年的战斗中阵亡后,他在维也纳的支持者势力依旧强大,发动了多场反对德意志国王阿尔布雷希特一世(1298年至1308年在位)的起义,而接替阿尔布雷希特一世的卢森堡王朝亨利七世(1308年至1313年在位,1312年至1313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将首都定在布拉格,维也纳的城市发展进入了阴影。
行 73: 行 75:
 
===两次维也纳之围和巴洛克的辉煌时代===
 
===两次维也纳之围和巴洛克的辉煌时代===
  
1529年,[[奥斯曼帝国]]第一次围攻维也纳,奥地利人依靠中世纪时期遗留下的城墙,艰难地抵御了土耳其人的进攻,在流行病突发和冬季提前到来的情况下,土耳其人被迫撤军。土耳其人的围城暴露出了维也纳城防御的薄弱,因此从1548年起维也纳决定改造成一座由11栋堡垒和1条壕沟构成的要塞。1683年,土耳其人第二次围攻维也纳,改造后的要塞保卫了维也纳长达两个月,直到[[波兰]]国王[[扬·索别斯基]]出兵相援,解除了第二次维也纳之围,也导致奥斯曼帝国开始了衰落。
+
1529年,[[奥斯曼帝国]]第一次围攻维也纳,奥地利人依靠中世纪时期遗留下的城墙,艰难地抵御了土耳其人的进攻,在流行病突发和冬季提前到来的情况下,土耳其人被迫撤军。土耳其人的围城暴露出了维也纳城防御的薄弱,因此从1548年起维也纳决定改造成一座由11栋堡垒和1条壕沟构成的要塞。1683年,土耳其人第二次围攻维也纳,改造后的要塞保卫了维也纳长达两个月,直到[[波兰]]国王[[扬·索别斯基]]出兵相援,解除了第二次维也纳之围<ref>[https://mp.weixin.qq.com/s?src=3&timestamp=1577835104&ver=1&signature=dCQXd5f8t9ZCTNuclJ0LWpgAky5-ImDSJvSjxKBbR6WtzuAS42RRIKF45r*8zjlHnAoHdapNVQCh-jdYZzKqOpKsq3tA54*8K0DYaunhtUQA-0Dhx6Ri8dRCaE22XNzgrO7kIwlDTz7w7bk5v-Cyk2RSN1zX66b91*E9Zb-Zj5Y= 为什么1683年奥斯曼帝国在维也纳战败了?], 中世纪史实资料,2017-02-07</ref> ,也导致奥斯曼帝国开始了衰落。
  
 
 在经历了土耳其人的两次围攻之后,维也纳开始了辉煌的建设时代,在重建的过程中继续展现[[巴洛克]]艺术风格,贵族们纷纷在城墙内建造花园和宫殿,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王子[[欧根]]的[[贝尔佛第宫]]。
 
 在经历了土耳其人的两次围攻之后,维也纳开始了辉煌的建设时代,在重建的过程中继续展现[[巴洛克]]艺术风格,贵族们纷纷在城墙内建造花园和宫殿,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王子[[欧根]]的[[贝尔佛第宫]]。
行 93: 行 95:
 
===一战时期===
 
===一战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没有直接波及到维也纳,但是旷日持久的战争引起了粮食和衣物的供应危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宣告了哈布斯堡王朝六个世纪统治的终结和奥匈帝国的解体,1918年11月12日在维也纳议会前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成立,1919年改名为奥地利共和国,即奥地利第一共和国。
+
 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没有直接波及到维也纳,但是旷日持久的战争引起了粮食和衣物的供应危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宣告了[[ 哈布斯堡王朝]] 六个世纪统治的终结和[[ 奥匈帝国]] 的解体,1918年11月12日在维也纳议会前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成立,1919年改名为[[ 奥地利共和国]] ,即奥地利第一共和国。
  
奥地利几乎一半的人口居住在维也纳所在的下奥地利州,其他6个联邦州担心被下奥地利州长久掌握主导权,此外在社会民主主义的维也纳和保守主义的下奥地利州其他地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政治对立,1921年奥地利决定将维也纳从下奥地利州分立出来,维也纳在1922年成为奥地利的一个联邦州。与此同时,1919年维也纳引入男女平等选举,从此社会民主主义在城市参议院、州议会和地方议会的选举中始终获得绝对多数,维也纳因此被称为“红色维也纳”。奥地利第一共和国时期,维也纳经历了1918年至1925年的通货膨胀、1929的世界经济危机和高失业率。此外,保守主义的奥地利联邦政府逐年削减奥地利的税收支持。
+
[[ 奥地利]] 几乎一半的人口居住在维也纳所在的下奥地利州,其他6个联邦州担心被下奥地利州长久掌握主导权,此外在社会民主主义的维也纳和保守主义的下奥地利州其他地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政治对立,1921年奥地利决定将维也纳从下奥地利州分立出来,维也纳在1922年成为奥地利的一个联邦州。与此同时,1919年维也纳引入男女平等选举,从此社会民主主义在城市参议院、州议会和地方议会的选举中始终获得绝对多数,维也纳因此被称为“红色维也纳”。奥地利第一共和国时期,维也纳经历了1918年至1925年的通货膨胀、1929的世界经济危机和高失业率。此外,保守主义的奥地利联邦政府逐年削减奥地利的税收支持。
  
 
1933年[[希特勒]]上台,1938年作为德国帝国总理的希特勒进军并吞并奥地利,结束奥匈帝国的[[历史]],建立了纳粹的独裁统治。
 
1933年[[希特勒]]上台,1938年作为德国帝国总理的希特勒进军并吞并奥地利,结束奥匈帝国的[[历史]],建立了纳粹的独裁统治。
行 182: 行 184:
 
[[Category:740 歐洲史地總論]]
 
[[Category:740 歐洲史地總論]]
 
[[Category:990 遊藝及休閒活動總論]]
 
[[Category:990 遊藝及休閒活動總論]]
 +
[[Category:992 旅遊;觀光]]

於 2020年7月16日 (四) 12:29 的最新修訂

維也納(Vienna),位於多瑙河畔,是奧地利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全國9個聯邦州之一,也是歐洲主要的文化中心,被譽為「世界音樂之都」[1]

維也納是奧地利人口最多的城市,在2017年的人口普查中,維也納已擁有超過187萬的人口。維也納也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德語城市,僅次於柏林

位置境域

維也納坐落在阿爾卑斯山北麓的一個盆地里,城市中心坐標為北緯48°12′、東經16°22′,面積約414.65平方千米。

維也納既是一個城市,也是一個州,2016年,該市的地區生產總值已達到663億美元。

維也納以多瑙河[2]為界又分為內城、外城和郊區三部分。維也納的居民主要分布於維也納的西部和東部。北部是維也納的工業中心,而南部則是維也納的政治、文化與交流中心。

地形地貌

維也納的海拔從151米的多瑙河上的羅堡島,到542米的維也納森林中的最高峰。維也納的東面是三月河平原,東南面是多瑙河草原國家公園。維也納的西北面、西面和西南面被維也納森林環繞,森林一直延伸到市區。多瑙河流經維也納市內,除了多瑙河,從維也納森林中還有許多小河流入市區,其中包括維也納河。西面的山嶺連接着南面的冰河走廊,該地區是維也納的葡萄種植區。

氣候特點

維也納同時受到來自西面的海洋性氣候和來自東面的大陸性氣候的影響,屬於過渡性氣候。維也納的降水量很小,乾旱期較長,冬季較其他奧地利城市溫暖,城市中心的平均氣溫10.4℃,城市郊區約9.8℃,平均降水量約600毫米,一年約有60天是夏天,70天是冰凍期,天氣寒冷異常。

水文特徵

維也納的河流和湖泊面積共計19.1平方千米,占維也納面積的4.6%,僅次於布爾根蘭州

多瑙河是維也納的主要河流,河流長度在歐洲僅次於伏爾加河,是歐洲第二長河。它發源於德國西南部的黑林山的東坡,自西向東流經奧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羅地亞塞爾維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烏克蘭,在烏克蘭中南部注入黑海。它流經9個國家,是世界上幹流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支流廷伸至瑞士波蘭意大利波黑捷克以及斯洛文尼亞摩爾多瓦共七個國家,最後在羅馬尼亞東部的蘇利納注入黑海。多瑙河全長2850千米,流域面積81.7萬平方千米,河口年平均流量643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徑流量2030億立方米。

自然資源

水資源:維也納的水資源比較豐富,著名的多瑙河就流經於此。多瑙河從河源至維也納為上游,從維也納至鐵門為中游,鐵門以下為下游,流域面積約81.7平方千米,年均流量約2000多萬立方米。

植物資源:維也納的森林資源非常豐富,有松樹柏樹樺樹等樹木,植被覆蓋率約為43.2%,有林場約400公頃,木材蓄積量約99萬立方米。

動物資源:維也納的動物資源比較稀少,只有家燕喜鵲松雞等幾類常見的物種。

礦藏資源:維也納的礦藏資源主要有石墨石油天然氣等。

發展歷程

史前時代

考古發現維也納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新石器時代起已有人居住在維也納盆地,維也納良好的天氣條件和富饒的土地資源為新石器時代的農民提供了很好的居住環境,鑄造石器所需的赤褐色和綠色的石塊也能在維也納開採到。銅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同樣也在維也納留下了人類居住的痕跡。

羅馬人一直在該地生活到了5世紀,5世紀初維也納曾發生了一場毀滅性的火災,接下來的記載出881年同馬扎爾人的戰鬥。

955年,東法蘭克王國國王奧托一世勒赫菲爾德戰役中擊敗了馬扎爾人,標誌着維也納和奧地利的崛起。

巴本堡時代

976年,巴本堡家族的利奧波德一世被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奧托二世封為巴伐利亞東部邊區(馬克)的藩藩侯侯(封疆伯),這塊匈牙利邊境上的封地後來演變為奧地利。996年史書上第一次出現了「奧地利」這個名稱,Ostarrichi意為「東部馬克」。十一世紀維也納已經是一座重要的貿易城市,1155年亨利二世將維也納作為首都,一年後的1156年9月17日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授予奧地利亨利二世一些特權,將奧地利從一個附屬於巴伐利亞的藩侯領地提升到獨立公爵國,而維也納成為公國的首都。維也納在1221年繼恩斯之後成為奧地利第二座享有發展經濟權利的城市,途徑維也納的商人必須將他們的貨品在城市內提供銷售,這使得維也納很快成為多瑙河通往威尼斯道路上一座至關重要的貿易城市[3]

哈布斯堡

哈布斯堡王朝在維也納有幾百年的統治歷史,維也納在該時期發展成為歐洲的文化和政治中心[4]

1278年,哈布斯堡的德意志國王魯道夫一世(1273年至1291年在位)在多次征討後戰勝了巴本堡王朝波希米亞國王奧托卡二世,開始了哈布斯堡王朝統治奧地利的歷史。但在維也納,哈布斯堡王朝花費了相當長的時間建立統治地位,奧托卡二世在1278年的戰鬥中陣亡後,他在維也納的支持者勢力依舊強大,發動了多場反對德意志國王阿爾布雷希特一世(1298年至1308年在位)的起義,而接替阿爾布雷希特一世的盧森堡王朝亨利七世(1308年至1313年在位,1312年至1313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將首都定在布拉格,維也納的城市發展進入了陰影。

1438年,奧地利公爵阿爾布雷希特二世(1404年至1439年奧地利公爵,1438年至1439年德意志國王)被選為德意志國王后,維也納再次成為首都,但是他在任期間發生了1421年至1422年對維也納猶太人的第一次大規模驅逐和迫害。

1469年,腓特烈三世(1440年至1493年德意志國王,1452年至1493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457年至1493年奧地利大公)在與匈牙利國王匈雅提·馬加什的戰爭中,失去了包括維也納的幾乎全部奧地利領地。1556年匈牙利和波希米亞併入哈布斯堡後,維也納最終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

兩次維也納之圍和巴洛克的輝煌時代

1529年,奧斯曼帝國第一次圍攻維也納,奧地利人依靠中世紀時期遺留下的城牆,艱難地抵禦了土耳其人的進攻,在流行病突發和冬季提前到來的情況下,土耳其人被迫撤軍。土耳其人的圍城暴露出了維也納城防禦的薄弱,因此從1548年起維也納決定改造成一座由11棟堡壘和1條壕溝構成的要塞。1683年,土耳其人第二次圍攻維也納,改造後的要塞保衛了維也納長達兩個月,直到波蘭國王揚·索別斯基出兵相援,解除了第二次維也納之圍[5],也導致奧斯曼帝國開始了衰落。

在經歷了土耳其人的兩次圍攻之後,維也納開始了輝煌的建設時代,在重建的過程中繼續展現巴洛克藝術風格,貴族們紛紛在城牆內建造花園和宮殿,其中最為著名的是王子歐根貝爾佛第宮

隨着城市的迅速發展,維也納很快成了歐洲最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海頓薩列里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將維也納古典主義推向頂峰。

兩奧帝國

法國大革命戰爭中,維也納先後兩次被拿破崙的軍隊占領。

第一次發生在1805年11月13日,法國軍隊未受到抵抗,不費吹灰之力地進了維也納,維也納的市民們甚至好奇地歡迎了他們。弗朗茨二世在此前的1804年戴上奧地利皇冠,以回應拿破崙的稱帝,成為奧地利的第一位皇帝,開始了奧地利帝國的歷史。而拿破崙在1806年解散了神聖羅馬帝國,弗朗茨二世不得不摘下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冠,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末代皇帝(1792年至1806年在位)。

1809年拿破崙第二次占領維也納,但是這次他遭到了頑強的抵抗,攻占維也納後不久便在阿斯佩恩戰役中嘗到首次大敗的滋味。拿破崙最終戰敗後,1814年9月18日至1815年6月9日在維也納會議召開,這是一次由奧地利外交家克萊門斯·梅特涅發起的歐洲列強的外交會議,旨在為拿破崙戰敗後重新調整歐洲政治地圖。

1848年法國二月革命也對維也納產生了影響,3月13日首先爆發了德國三月革命,迫使總理克萊門斯·梅特涅下台,然後又在10月6日發生維也納十月起義,最終被皇帝的軍隊鎮壓。

維也納在1850年開始擴建,再次呈現輝煌,在奧匈帝國建立的1867年,著名音樂家小約翰·施特勞斯創作了圓舞曲《藍色多瑙河》。之後,奧匈帝國便進入了尾聲,在這段時期中,維也納攀上了以維也納現代主義為代表的文化巔峰。

一戰時期

第一次世界大戰雖然沒有直接波及到維也納,但是曠日持久的戰爭引起了糧食和衣物的供應危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宣告了哈布斯堡王朝六個世紀統治的終結和奧匈帝國的解體,1918年11月12日在維也納議會前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成立,1919年改名為奧地利共和國,即奧地利第一共和國。

奧地利幾乎一半的人口居住在維也納所在的下奧地利州,其他6個聯邦州擔心被下奧地利州長久掌握主導權,此外在社會民主主義的維也納和保守主義的下奧地利州其他地區之間存在着嚴重的政治對立,1921年奧地利決定將維也納從下奧地利州分立出來,維也納在1922年成為奧地利的一個聯邦州。與此同時,1919年維也納引入男女平等選舉,從此社會民主主義在城市參議院、州議會和地方議會的選舉中始終獲得絕對多數,維也納因此被稱為「紅色維也納」。奧地利第一共和國時期,維也納經歷了1918年至1925年的通貨膨脹、1929的世界經濟危機和高失業率。此外,保守主義的奧地利聯邦政府逐年削減奧地利的稅收支持。

1933年希特勒上台,1938年作為德國帝國總理的希特勒進軍併吞並奧地利,結束奧匈帝國的歷史,建立了納粹的獨裁統治。

納粹時期

1944年3月17日盟軍第一次空襲維也納,整個城市的五分之一被毀。1945年4月2日維也納被宣布成為納粹的防守區,女人和孩子被要求離開這座城市,這意味着戰爭到了白熱化的階段,蘇聯軍隊距離維也納僅剩下數千米。維也納戰役持續了八天,4萬人喪生。維也納的斯蒂芬大教堂在空襲和戰爭中未受損壞,但卻在一次洗劫中陷入火海。

盟軍占領

維也納在二戰結束後被蘇聯占領,不久蘇聯紅軍開始新建城市管理機構,先是由共產黨人擔任臨時市長,在3天後由奧地利社會民主黨人接替。1945年4月27日,奧地利社會民主黨、奧地利人民黨和奧地利共產黨的代表在維也納市政廳宣布奧地利獨立,4月29日占領當局將議會大廈移交給臨時新政府,「奧地利民主共和國」重建。1945年秋,蘇聯允許其他三個同盟國軍隊進入維也納,美國英國法國蘇聯共同占領維也納,直至1955年5月15日奧地利國家條約簽署,盟軍撤出,奧地利才完全獨立。

同奧地利和西歐的其他城市一樣,維也納在二戰後馬歇爾計劃的幫助下,經歷了經濟復甦和城市重建。

交通運輸

航空:維也納國際機場也稱施威夏特機場,機場距離市區16千米。從機場到市區有多種交通工具可以選擇,比如乘坐機場巴士、機場特快列車和出租車等。

鐵路:維也納是奧地利鐵路系統的一部分。維也納鐵路卡可適用於奧地利聯邦鐵路所有路線,憑維也納鐵路優惠卡可以在任何奧地利聯邦鐵路線和多瑙河航務運輸線上得到50%的優惠。

水運:多瑙河聯接維也納與匈牙利的布達佩斯兩個首都,水運是兩個首都之間主要的交通方式。從維也納順流航行到布達佩斯需要5小時,從布達佩斯逆流航行到維也納則需要6小時20分鐘。

風俗文化

維也納居民信仰的宗教主要有天主教伊斯蘭教東正教新教猶太教等,維也納是天主教總教區的所在地。

維也納的藝術和文化歷史悠久,著名的文藝有戲劇歌劇,古典音樂和美術等。

美食:維也納還有着悠久的蛋糕甜點傳統,糕點師通常用熱蘋果、奶油甜薄餅餃子做成一種巧克力蛋糕。這種蛋糕在歐洲有很高的知名度。

風景名勝

著名景點有維也納森林阿爾貝蒂娜博物館史蒂芬大教堂霍夫堡皇宮美泉宮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等。

維也納從內城向外城依次展開,分為3層。內城即老城,素有「維也納心臟」之稱,這裡街道狹窄,卵石鋪路,縱橫交錯,兩旁多為巴羅克式、哥特式和羅馬式建築,中世紀的聖斯特凡大教堂和雙塔教堂的尖塔聳立藍天。圍繞內城的內環城線,寬達50米,路邊生長着各種樹木,兩旁有博物館、市政廳、國會、大學和國家歌劇院等重要建築。內環城線與外環城線之間是城市的中間層,這兒是密集的商業區和住宅區,其間也有教堂、宮殿等建築。外環城路的南面和東面是工業區,西面是別墅區、公園區、宮殿等,一直延伸到森林的邊緣。座落在城市北面的多瑙公園,也是遊人雲集的地方。

維也納的內城即老城:老城的中心是維也納的斯蒂芬大教堂。老城內還有維也納國家歌劇院、霍夫堡皇宮、環城大街,爵士酒吧、舞廳和藝術畫廊等。維也納的大部分旅遊景點常年開放,比如美泉宮、霍夫堡皇宮、貝爾佛第宮和維也納博物館,遊客大多選擇夏季來旅遊,也有不少遊客在每年12月來到維也納參加聖誕市場。哈布斯堡王朝在維也納的美泉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而市中心的斯蒂芬大教堂則是維也納的標誌。

金色大廳:是維也納最古老、最現代化的音樂廳。是每年舉行「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法定場所。1939年開始,每年1月1日在此舉行「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金色大廳始建於1867年,1869年竣工。是意大利文藝復興式建築。外牆黃紅兩色相間,屋頂上豎立着許多音樂女神雕像,古雅別致。維也納交響樂團每季度至少在此舉辦12場音樂會。1870年1月6日,音樂廳的金色大演奏廳舉行首場演出。1872年到1875年間著名音樂家勃拉姆斯曾負責組織音樂會。金色大廳屬於奧地利音樂之友協會,該協會擁有會員 7000多人,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且人數最多的音樂組織。

著名人物

維也納養育了維也納新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勛伯格韋伯恩貝爾格。出生在維也納的還有舒伯特老約翰·施特勞斯小約翰·施特勞斯蘭納克熱內克等。無數音樂家曾在維也納學習、生活和投身音樂創作,其中包括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三位傑出代表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還有李斯特萊哈爾、布魯克納馬勒格魯克勃拉姆斯維瓦爾第等。

友好城市

特拉維夫 貝爾格萊德 蘇黎世 華沙
薩格勒布 莫斯科 布達佩斯 布拉迪斯拉發

城市榮譽

2017年的全球宜居城市調查報告顯示,維也納是歐洲最宜居住的城市。

維也納也享有「世界音樂之都」的美譽。

2018年11月,世界城市排名發布,維也納入選Alpha-級城市。

視頻

維也納 相關視頻

2分鐘旅行 奧地利維也納
走進維也納音樂廳《射鵰英雄傳》主題曲 太棒了!
漫步世界音樂之都維也納
中國民樂維也納金色大廳虐西洋樂,驚呆老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