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董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董卓
東漢相國太師
董卓.jpg
主君 漢桓帝漢靈帝漢少帝漢獻帝
仲颖
封爵 斄鄉侯
出生 2世纪
隴西臨洮
逝世 192年5月22日
長安北掖門

董卓(2世纪-192年5月22日),字仲穎涼州陇西临洮(今甘肅岷县)人,东汉末年军阀和权臣,自任相国太师,位極人臣,但其种种的暴行使之成为中國歷史上总体评价极其负面的人物之一。[1]

董卓于桓帝末年先后担任并州刺史,河東太守,利用汉末战乱和朝廷势弱占据京城,废少帝立汉献帝並挾持號令,东汉政权从此名存实亡。而且他生性凶残,施行暴政魚肉鄉民只為滿足一己之私,引致全国其它割据军阀發動董卓讨伐战,後來聯軍發生內鬨,转而成为各军阀互相争战的情況,董卓本人则被朝内大臣联合其部下设计诛杀,死後部下李傕郭汜兩人為了把持朝政互相火拼,皇帝与朝廷流离失所,各地州牧、刺史、太守、佔据屬地完全脱离中央控制,开启三国时代

董卓年輕時頗具豪俠之氣,好交朋友並樂於施捨且勇猛好鬥,許多豪俠勇將都樂於與他交往並聽其號令,入主京師後禁不住名利權勢的誘惑,失去往日豪氣而墮落為世人恨之入骨的暴虐虎狼。

生平

建基西北

董卓生來具備過人的怪力,能在馬上左右開弓。年少時遊歷羌胡聚居地,與豪帥結交。後從事耕作,豪帥來訪時以謀生的耕牛宰殺大宴,彼此禮尚往來。凉州刺史成就曾征辟董卓为从事,使领兵骑,讨捕胡人。後為兵馬,巡視塞下。漢桓帝末年,董卓被徵召為羽林郎,後又為中郎將張奐部下作軍司馬,討伐漢陽羌人,董卓作戰粗猛有謀,力建戰功。一共討殺一萬多名羌人,因此羌人們都非常懼怕董卓,絲毫不敢犯。後來董卓升為郎中,獲得絲娟九千匹,並將賞賜盡分部下。後為戊己校尉,但是因為犯罪而被革職。先後升為并州刺史河東太守

討伐黄巾军

中平元年(185年),漢靈帝封董卓为中郎将,命他讨伐黄巾军,却失败,然后被免职,后来韩遂边章起兵凉州,董卓再度被任为中郎将,隨破虜將軍張溫討伐。利用敵方因為出現流星而萌生退意,主動出擊,斬殺數千人。於追擊時為羌人圍困,利用水壩蓄水,表面用作捕魚,實則掩人耳目在水底行軍成功撤退,並且以水壩決堤阻止追兵。在張溫軍中唯一全師而還,封斄鄉(雍州武功,邑千戶。中平五年(188年),韩遂和边章再度來犯,封董卓為前將軍,與左將軍皇甫嵩大破韩遂等。中平六年(189年),先後封為少府、并州,因為不願意把兵權交給皇甫嵩,都拒絕領受。心知天下必將大亂,擁兵自重,駐兵河東,靜待時機。

入主雒陽

中平六年(189年),何进欲除宦官,但是為其妹何太后所阻挠,所以請董卓領兵入宫作兵諫,结果何进先被宦官杀掉。董卓見袁術放火燒宮的火光知道亂事已經生起,於是引兵急進,隨即找到被宦官虜出的少帝陳留王(未来的獻帝)二人。初入雒陽時兵力只有3千人,為求營造大軍壓境的場面以震懾鄰近諸侯,每晚令士兵出城,翌日再大張旗鼓入城,令到雒陽全城有大軍源源不絕進軍之虛況。不久令其弟董旻聯合吳匡殺掉上司何苗,又招攬呂布殺掉丁原,很快就吞併附近兩大軍閥兵力。隨後董卓废少帝,立刘协即位(是為汉献帝),且不久就弒害少帝及何太后,专断朝政。

董卓迁太尉,领前将军事,更封郿侯。董卓既已掌權,亦思拉攏豪傑賢士,協助遭黨錮之禍事件受到委屈的志士陳蕃竇武還有李膺等人申冤與平反。

不久进封为相国,董卓母为池阳君。後來命令荀爽蔡邕等人赴任朝廷官職;而後袁紹與董卓發生爭執,隻身離開雒陽,董卓本想殺害袁紹,經過手下伍瓊周毖等勸說,乃改以懷柔手段安撫之,命袁紹為渤海太守,同時也提拔另一批名士為官,如陈留太守張邈冀州刺史韓馥豫州刺史孔伷等人,後來這些人卻全部成為日後討伐董卓的主力。与此同时,董卓自己的亲信仅为列校,并未被董卓提拔。

聯軍討伐

獻帝初平元年(190年),關東聯軍以討董為名起兵[2],但大多並未對董卓發兵;190年1月17日,董卓遷都長安,曹操起兵追擊,在滎陽汴水遭受徐榮擊敗,隨後聯軍發生內讧而解散。

虎狼末路

衣中甲厚行何懼,
塢裡金多退足憑。
畢竟英雄誰得似,
臍脂自照不須燈。

蘇軾作诗《郿塢》讽董卓的下场

董卓在朝野內外都廣佈親信,僭用近似天子的服飾及車駕,呼召三台尚書以下官員自行繞過朝廷到董卓家中議事,董卓與官員言語間略有不合即被當場殺死,引起朝野不滿。司徒王允反間計,挑撥董卓大将吕布杀死董卓(在《三國演義》,呂布與董卓關係變得惡劣是因為受到義父王允所命的虛構人物美女貂蟬所挑撥),结果成功。根據史書記載,董卓身軀肥胖,棄屍後,陳屍示眾;守屍的士兵在董卓肚臍眼中插上燈芯,點燃照明,持續數天。

后事

董卓餘党李傕郭汜带兵进城,杀害王允,並把持朝廷大权。李傕等人把董卓骨灰合斂一棺殮葬,殮葬當天,大風大雨,雷電劈中其棺木,水流入墓穴,漂浮其棺木。

家庭

  • 董君雅,董卓之父,潁川綸氏
  • 池陽君,董卓之生母,只知封號,未知其姓氏(一說姓牛),年九十,於郿塢塢門被斬首。
  • 董擢,字孟高,董卓之兄,早卒。
  • 董旻,字叔穎,董卓之弟,隨董卓征戰,後為皇甫嵩斬殺於郿塢。
  • 董璜,董卓之姪,董擢之子,隨董卓征戰,於郿塢塢門被斬首。
  • 牛輔,董卓女婿,董卓死後帶領董卓餘部,後左右見財起殺機,獻其首級到長安。
  • 呂布,董卓義子,與董卓侍婢私通,又受到董卓擲戟羞辱,與王允同謀殺董卓。
  • 董氏,董卓之女,後嫁牛輔。
  • 董某(171年生),董卓子,早亡。[3]
  • 董某,董卓子,董白父。
  • 董某,董卓子,董卓孙(见下)之父。未详与董白父是否一人。
  • 董某(190年生),董卓幼子,妾室所出,襁褓中即封侯。
  • 董白(176年后生),董卓孫女,未行笄禮就被封為渭陽君,印綬為董璜作使者所授。
  • 董某(186年生),董卓孙,董卓爱之如亲子。被诛。[4]

部下

  • 華雄都督,胡軫與呂布內鬥被孫堅斬殺。
  • 劉囂,司隸校尉,領董卓命誅殺及充公為子不孝,為臣不忠,為吏不清,為弟不順者的財物。
  • 李儒,東漢時博士,曾為弘農王劉辯的郎中令,被董卓下令奉上毒酒害死劉辯,演義設定為董卓女婿。
  • 田儀,主簿,因與董卓奴婢投向其屍被王允等人所殺。
  • 牛輔,董卓女婿,董卓死後帶領董卓餘部,後左右見財起殺機,獻其首級到長安。
    • 董承,原牛辅的部将,牛辅死后开始与董卓旧部争夺长安的主导权。
    • 董越,中郎將,被牛輔懷疑欲忌害他而被殺。
  • 王允,與呂布同謀殺董卓。不寬恕董卓餘黨,導致餘黨反撲,王允和其家族亦被處死,關中亦大亂。
    • 徐榮,唯一擊敗孫堅和曹操的董卓部下,牛輔死後王允派徐荣和胡軫抵抗郭汜李傕張濟等,徐榮戰死。
    • 胡軫東郡太守,與呂布行軍時內鬥,被孫堅擊敗,牛輔死後隨王允抗郭汜、李傕等,胡軫戰敗投降。
  • 呂布,董卓義子,與董卓侍婢私通,又受到董卓擲戟羞辱,與王允同謀殺董卓。
    • 李肅,曾參與誅殺董卓,在攻擊牛輔時因戰敗被呂布誅殺。
  • 李傕,在董卓被呂布、王允聯合所殺之後,與同僚郭汜、張濟等人合作攻進長安。
    • 賈詡,董卓死后曾劝李傕等回击长安,有毒士之称,黄初四年六月去世。
    • 楊奉,原李傕部屬,後叛離李傕,護送天子東歸。
    • 段煨,護送天子東歸,和楊奉中途內閧,為郭汜領兵相救。
    • 楊定鎮南將軍,李傕殺樊稠後為求自保,護送天子東歸。投奔袁術和呂布,最終被劉備所殺。
    • 李蒙,與李傕攻入長安,後為李傕猜忌所殺。
    • 王方,與李傕攻入長安。
  • 樊稠,與李傕攻入長安,後為李傕猜忌所殺。
  • 郭汜,校尉,牛輔死後與李傕內鬥,大耗涼州軍力。
    • 伍習,郭汜的部將,反叛郭汜,並率軍襲殺了郭汜。
  • 張濟,校尉,牛輔死後李傕與郭汜內鬥,張濟從中調解。張濟引兵入荊州劉表攻南陽,中流矢而死。
    • 張繡,張濟侄子,張濟戰死,接管了張濟的軍隊,佔據宛城,與劉表聯合。
  • 張楊,多次迎接獻帝,後因欲助呂布對抗曹操,為部下楊醜所殺。
  • 周毖伍瓊,二人向董卓提拔一眾軍閥,但都聯合反董,董卓以通敵殺害。
  • 楊彪趙謙,二人反對遷都長安,不獲董卓接納。

艺术形象

戲劇

動漫遊戲

評價

  • 民謠曰:「千里草(董),何青青,十日卜(卓),尤不生(不得生)。」[5][6][7]
  • 王粲:「昔大人见临洮而铜人铸,临洮生卓而铜人毁;世有卓而大乱作,大乱作而卓身灭,抑有以也 。」
  • 郑泰:「董卓强忍寡义,志欲无餍。」
  • 盖勋:「昔伊尹、霍光权以立功,犹可寒心。足下小丑,何以终此?贺者在门,吊者在庐,可不慎哉!」(《后汉书·虞傅盖臧列传第四十八》)
  • 荀彧:「卓暴虐已甚,必以乱终,无能为也。」(《三国志·魏书·荀彧荀攸贾诩传第十》)
  • 荀攸:「董卓骄忍无亲,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资治通鉴·卷六十》)
  • 蔡邕:「董公性刚而遂非,终难济也。」(《后汉书·蔡邕列传》)
  • 王允:「卓,国之大贼,杀主残臣,天地所不祐,人神所同疾。」
  • 皇甫郦:「昔有穷后羿恃其善射,不思患难,以至于毙。近董公之强,明将军目所见,内有王公以为内主,外有董旻、承、璜以为鲠毒,吕布受恩而反图之,斯须之间,头县竿端,此有勇而无谋也。」
  • 孙权:「天降丧乱,皇纲失叙,逆臣乘衅,劫夺国柄,始於董卓,终於曹操,穷凶极恶,以覆四海,至令九州幅裂,普天无统,民神痛怨,靡所戾止。」(《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二·吴主传第二》)
  • 三國志》作者陳壽評曰:「董卓狼戾賊忍,暴虐不仁,自書契已來,殆未之有也。」
  • 刘渊:「黄巾海沸于九州,群阉毒流于四海,董卓因之肆其猖勃,曹操父子凶逆相寻。」(《晋书·卷一百一·载记第一》)
  • 陆机:「远惟王莽篡逆之事,近览董卓擅权之际,亿兆悼心,愚智同痛。」
  • 裴松之:「桀、纣无道,秦、莽纵虐,皆多历年所,然后众恶乃著。董卓自窃权柄,至于陨毙,计其日月,未盈三周,而祸崇山岳,毒流四海。其残贼之性,寔豺狼不若。」(《三国志·魏书·荀彧荀攸贾诩传第十》)
  • 後漢書》作者范晔對董卓早年的性格評為“麤[8]猛有謀”。又評曰:「董卓初以虓虎闞為情,因遭崩剝之埶,故得蹈藉彞倫,毀裂畿服。夫以刳肝斮趾之性,則腢生不足以厭其快,然猶折意縉紳,遲疑陵奪,尚有盜竊之道焉。及殘寇乘之,倒山傾海,昆岡之火,自茲而焚,版蕩之篇,於焉而極。嗚呼,人之生也難矣!天地之不仁甚矣!」
  • 常璩:「汉末大乱,雄杰并起。若董卓、吕布、二袁、韩、马、张、杨、刘表之徒,兼州董郡,众动万计,叱咤之间,皆自谓汉祖可踵,桓、文易迈。」
  • 李世民:「至如赵高之殒二世,董卓之鸩弘农,人神所疾,异代同愤。」(《全唐文·卷四》)
  • 高适:「董卓地兼形胜,手握兵钤,颠而不扶,祸则先唱。兴晋阳之甲,君侧未除;入洛阳之宫,臣节如扫。至乃发掘园寝,逼辱妃嫔。太后之崩,岂称天命!宏农之废,孰谓人心?敢讽朝廷,以自尊贵;大肆剽虏,以极诛求。焚烧都邑,驰突放横。衣冠冻馁,倚死墙壁之间;兆庶困穷,生涂草莽之上。於是天地愤怒,鬼神号哭。而山东义旗,攘袂争起,连州跨郡,皆以诛卓为名。故兵挫於孙坚,气夺於袁绍。僭拟与服,党助奸邪,驱蹙东人,胁帝西幸。淫刑以逞,有汤镬之甚,要之糜烂,刳剔异端。乃谓汉鼎可移,郿坞方盛,殊不知祸盈恶稔,未或不亡。故神赞允诚,天假布手,母妻屠戮,种族无留。悬首燃脐,遗臭万代,骨肉灰烬,不其快哉!」(《后汉贼臣董卓庙议》)
  • 刘知几:「汉之有董卓,犹秦之有赵高。」
  • 苏轼:「衣中甲厚行何惧,坞里金多退足凭;毕竟英雄谁得似,脐脂自照不须灯。」
  • 钱时:「卓,诚巨奸,无所逃罪也。若真能感悟自悔,其非收召诸贤,倾心委倚,使朝廷之上一变而为君子之规模,宗社奠安,海宇清晏,不特身免刑戮,亦可长保禄位。盖愆补过,尚庶几焉而卓则不如是也。呜呼!亦愚矣。」(《两汉笔记》)
  • 郝经:「卓为羿莽而奸计不足,其暴戾淫虐过之……自昔国亡驱除之际未有若斯之乱且酷也。」「召戎起衅。运极厄防。祲塞风饕,虎跃鲸沛。逆鈇淬日,凶锋扫孛。翻覆宗社,废立君主。血蔑咸京,金盈郿坞。岩岩公师,烈烈尚父。虽伏天诛,竟委皇纲。」(《续后汉书》)
  • 罗贯中:「董卓迁都汉帝忧,生灵滚滚丧荒丘。狗衔骸骨筋犹动,乌啄骷髅血尚流。郿坞追魂凭李肃,宫门取命有温侯。奸雄已死戈矛下,直到如今骂未休。」「霸业成时为帝王,不成且作富家郎。谁知天意无私曲,郿坞方成已灭亡。」
  • 丁耀亢:「卓近羌,粗勇无人理。当时不内召,直一番将耳。汉鼎将移,如篱落不牢,而虎狼入之,遂以成荼毒弑废之祸。及坞守虏,自谓大事不成则退以自老,何异曹爽不失富家翁之言?真一粗莽蠢之物耳!燃脐达旦,脂膏自煎,何快也!」(《天史》)
  • 蔡东藩:「山东兵起,董卓遣将出御,未闻败衄,而忽议西迁,意者其即由贼胆心虚,有以慑其魄而夺其气欤?然于伍孚行刺,则杀之;于周毖伍琼之进谏,则亦杀之;于袁隗袁基之有关绍术,则又杀之;穷凶极恶,何其残忍乃尔?且屠戮富人,焚毁宫室,二百里内,不留鸡犬,虽如秦政项羽立暴虐,亦未有过于是者。」

注释

  1. 《后汉书·董卓传》:“论曰:董卓初以虓虎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势,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夫以刳肝斫趾之性,则群生不足以厌其快,然犹折意缙绅,迟疑陵夺,尚有盗窃之道焉。及残寇乘之,倒山倾海,昆冈之火,自兹而焚,《版》、《荡》之篇,于焉而极。呜呼,人之生也难矣!天地之不仁甚矣!”
  2. 三國演義》中記述“十八路诸侯共讨董卓”,實際上只有13路
  3. 《三国志·司马朗传》载董卓对司马朗(生于171年)语“卿与吾亡儿同岁,几大相负!”
  4. 太平御览·卷356◎兵部八十七○甲下》引《卓别传》:卓孙年七岁,爱以为己子,为作小铠胄,使骑駃騠马,与玉甲一具,俱出入,以为麟驹凤雏;至杀人之子,如搔虱耳。
  5. 意思1:董卓,你活著還不如死了好。
  6. 意思2:董卓,你怎麼還沒死?
  7. 意思3:董卓,你做這般的壞事天地難容,快死吧!
  8. 粗的異體字

參考文獻